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单播、组播、广播

​​​​​​

概念

单播(Unicast)

单播是网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通信方式。在单播通信中,数据包从一个节点发送到特定的另一个节点。换句话说,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一对一的连接,然后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你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访问某个网站时,你的计算机(发送端)会向服务器(接收端)发送请求,这就是单播通信。

组播(Multicast)

组播是一种在网络中进行组间通信的方式,即从一个节点发送到一组节点。发送者只发送一次消息,而网络负责复制并将该消息分发给所有属于目标组的成员。这种模式可以节省带宽,因为信息不需要被重复发送。

例如,视频会议软件如Zoom或Webex就使用了组播技术,允许一个人与多人视频通话。

广播(Broadcast)

广播是指从一个节点发送数据到网络中所有其他节点。在这种模式下,发送节点只发送一次数据,然后所有的节点都会接收到这个数据。

例如,在局域网内,如果一个设备要查找另一个设备,就会发送一个ARP广播请求,询问哪个设备拥有特定的IP地址。每台设备都会接收到这个广播消息,并检查自己是否拥有那个IP地址。如果有,则回复ARP请求。

以上,就是单播、组播和广播的基本概念。

组播

组播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义组播组:首先,需要确定一个特定的组播IP地址来定义一个组播组。这个组播IP地址就是用来标识这个组播组的。

  2. 加入组播组:如果一个设备(通常是一个网络应用程序)希望接收到某个组播组的信息,它需要加入到对应的组播组中。加入组播组通常是在应用程序层面上完成的,具体步骤包括创建socket,绑定端口,以及设置socket选项以加入组播组。

  3. 发送组播信息:当一个设备要发送组播信息时,它只需要将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设为组播组的IP地址并发送出去。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会负责复制和分发这个数据包,将其传送给所有加入了该组播组的设备。

  4. 接收组播信息:加入了组播组的设备会接收到所有发往该组播组的数据包。系统会根据数据包的目标端口号,将数据包传送给绑定了该端口的应用程序。

  5. 离开组播组:如果一个设备不再需要接收某个组播组的信息,它可以选择退出该组播组。

这就是组播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使用组播,我们可以实现一对多的通信,而且只需要发送一次数据包,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的效率。这种技术在很多场景下都很有用,比如视频会议、IPTV、在线游戏等。

//加入组播组的C++样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rpa/inet.h>int main() {int sockfd;struct sockaddr_in local_addr;struct ip_mreqn group;// 创建socket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if (sockfd < 0) {std::cerr << "Socket creation failed" << std::endl;return -1;} // 绑定端口memset(&local_addr, 0, sizeof(local_addr));local_addr.sin_family = AF_INET;local_addr.sin_port = htons(YOUR_PORT); // 将YOUR_PORT替换为你的端口号local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local_addr, sizeof(local_addr));// 加入组播组memset(&group, 0, sizeof(group));inet_pton(AF_INET, "MULTICAST_GROUP_IP", &group.imr_multiaddr); // 将MULTICAST_GROUP_IP替换为你的组播IP地址group.imr_ifindex = 0;setsockopt(sockfd, IPPROTO_IP, IP_ADD_MEMBERSHIP, &group, sizeof(group));// 接收数据char buf[1024] = {0};while(1) {memset(buf, 0, sizeof(buf));recvfrom(sockfd, buf, sizeof(buf), 0, NULL, NULL);std::cout << buf << std::endl;}close(sockfd);return 0;
}

组播地址和广播地址

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

广播地址是网络中用于将信息发送到网络上所有设备的特殊IP地址。在IPv4环境中,广播地址通常设置为主机地址部分全为1的地址。例如,在一个192.168.1.0/24的子网中,广播地址为192.168.1.255。

当一台设备向广播地址发送数据包时,网络上的所有设备都应接收和处理这个数据包。广播主要用于ARP请求、DHCP等无法预知目标主机具体地址的情况。

组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

组播地址是在Internet协议族中指定的一类特殊IP地址,用于实现组播的服务。其主要用途是让单个网络主机能将数据包传送至多个主机。

在IPv4中,组播地址范围在224.0.0.0至239.255.255.255之间。在IPv6中,组播地址以"ff00::/8"开始。加入到特定组播组的设备会接收到发送到该组播地址的数据。

总结一下,广播是将信息发送给网络中的所有设备,而组播则是将信息仅发送给加入特定组的设备。

Q/A

Q:加入组播组的设备一定会收到发往组播地址的数据包吗?与端口相关吗?

A:是的,只要某个IP地址加入了组播组,该设备就一定能收到组播数据包,这一步与端口无关。至于设备收到组播数据后,会检测数据包的目标端口,如果当前设备有绑定了目标端口的应用程序,则系统会将收到的数据包转发给指定的应用程序;如果没有,则丢弃。


Q:单播、组播、广播 只针对udp吗

A:单播、组播、广播这些术语主要描述的是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的方式,而不仅仅针对于某一种特定的协议。然而,在实践中,这些概念主要应用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单播:无论是TCP还是UDP都支持单播。在单播通信中,数据包从一个节点发送到特定的另一个节点。TCP的连接就是典型的一对一通信模型。

广播:广播只在UDP协议中有效。例如,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和ARP(地址解析协议)等网络服务使用了UDP广播。

组播:组播主要在UDP协议中使用。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主要用于建立两个端点之间的稳定连接,所以TCP并不直接支持组播。然而,某些技术如多播TCP(Multicast TCP)可以实现类似组播的功能,它们通常涉及到更复杂的设置和协议扩展。

总的来说,单播、广播和组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UDP协议中,但是这些概念并不完全限制于特定的协议。


Q:广播能跨网段吗

A:在默认情况下,广播信息不会跨越网络段。这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

安全性:如果允许广播信息随意穿越网络边界,那么可能会导致敏感信息的泄露,或者使网络更容易受到一些类型的攻击(如拒绝服务攻击)。

网络流量控制:限制广播范围可以有效控制网络流量,防止大量的广播信息占用过多的带宽,影响网络性能。

然而,虽然默认情况下广播信息不能跨网段,但通过一些特殊的配置和技术,例如使用广播转发器(Broadcast Relay)、VPN、或者Layer 3 Switch等,可以实现跨网段的广播。但这通常需要对网络架构有深入的理解,并且由于上述的安全和性能问题,一般不推荐在生产环境中随意使用。

http://www.lryc.cn/news/346652.html

相关文章:

  • 吴恩达深度学习笔记:深度学习的 实践层面 (Practical aspects of Deep Learning)1.13-1.14
  • 笔试强训未触及题目(个人向)
  • 【YOLO改进】换遍MMDET主干网络之EfficientNet(基于MMYOLO)
  • uniapp下拉选择组件
  • 高斯数据库创建函数的语法
  • 【.NET Core】你认识Attribute之CallerMemberName、CallerFilePath、CallerLineNumber三兄弟
  • ubuntu删除opencv
  • K8s源码分析(二)-K8s调度队列介绍
  • OpenGL ES 面试高频知识点(二)
  • 2024第十六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数学建模A题B题思路分析
  •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 目标检测YOLO实战应用案例100讲-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场景多尺度目标检测算法研究与应用(中)
  • 前端GET请求下载后端返回数据流文件,并且处理window.open方法跳转白屏方法
  • SD321放大器3V输入电流电压保护二极管25C电源电流
  • geoserver SQL注入、Think PHP5 SQL注入、spring命令注入
  • scrapy的入门
  • 大数据Scala教程从入门到精通第七篇:Scala在IDEA中编写Hello World
  • 设计模式之数据访问对象模式
  • Spring aop切面编程
  • 如何更好地使用Kafka? - 事先预防篇
  • 如何解决 IPA 打包过程中的 “Invalid Bundle Structure“ 错误
  • Vuex:Vue.js 的状态管理库
  • 【简单介绍下Sass】
  • IM 是什么?
  • 俄罗斯方块的代码实现
  • 出海企业哪种组网方案更省事?
  • triton编译学习
  • 源码知识付费系统,在线教学平台需要优化什么?
  • 后端常用技能:解决java项目前后端传输数据中文出现乱码、问号问题
  • SpringBoot中使用Mongo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