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为什么要梯度累积

文章目录

    • 梯度累积
      • 什么是梯度累积
      • 如何理解理解梯度累积
        • 梯度累积的工作原理
      • 梯度累积的数学原理
        • 梯度累积过程
        • 如何实现梯度累积
      • 梯度累积的可视化

梯度累积

什么是梯度累积

随着深度学习模型变得越来越复杂,模型的训练通常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特别是在训练期间需要更多的内存。在训练深度学习模型时,在硬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难使用大批量数据进行有效学习。大批量数据通常可以带来更好的梯度估计,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内存。

梯度累积是一种巧妙的技术,它允许在不增加内存需求的情况下,有效地使用更大的批量数据来训练深度学习模型。

如何理解理解梯度累积

梯度累积本质上涉及将大批量划分为较小的子批量,并在这些子批量上累积计算出的梯度。这一过程模拟了使用较大批量训练的情况。

梯度累积的工作原理

以下是梯度累积过程的逐步分解:

  1. 分而治之:将你的硬件无法处理的大批量划分为更小的、可管理的子批量。
  2. 累积梯度:不是在处理每个子批量后更新模型参数,而是在几个子批量上累积梯度。
  3. 参数更新:在处理了预定义数量的子批量后,使用累积的梯度来更新模型参数。

这种方法使得模型能够利用大批量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而不必提高内存成本。

梯度累积的数学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梯度累积过程

在深度学习模型中,一个完整的前向和反向传播过程如下:

  • 前向传播:数据通过神经网络,层层处理后得到预测结果。

  • 损失计算:使用损失函数计算预测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以平方误差损失函数为例:

    L ( θ ) = 1 2 ( h ( x k ) − y k ) 2 L(\theta) = \frac{1}{2} (h(x_k) - y_k)^2 L(θ)=21(h(xk)yk)2

    这里 L ( θ ) L(\theta) L(θ) 表示损失函数, θ \theta θ 代表模型参数, h ( x k ) h(x_k) h(xk) 是对输入 x k x_k xk 的预测输出, y k y_k yk 是对应的真实输出。

  • 反向传播:计算损失函数相对于模型参数的梯度(对上式求导):

    ∇ θ L ( θ ) = ( h ( x k ) − y k ) ⋅ ∇ θ h ( x k ) \nabla_\theta L(\theta) = (h(x_k) - y_k) \cdot \nabla_\theta h(x_k) θL(θ)=(h(xk)yk)θh(xk)

  • 梯度累积:在传统的训练过程中,每完成一个批次的数据处理后就会更新模型参数。而在梯度累积中,梯度不是立即用来更新参数,而是累加多个小批次的梯度:

    G = ∑ i = 1 n ∇ θ L i ( θ ) G = \sum_{i=1}^{n} \nabla_{\theta} L_i(\theta) G=i=1nθLi(θ)

    这里 G G G 是累积梯度, L i ( θ ) L_i(\theta) Li(θ) 是第 i i i 个batch的损失函数。

  • 参数更新:累积足够的梯度后,使用以下公式更新参数:

    θ = θ − η ⋅ G \theta = \theta - \eta \cdot G θ=θηG
    其中 l r lr lr 是学习率,用于控制更新的步长。

如何实现梯度累积

以下是在 PyTorch 中实现梯度累积的示例:

# 模型定义
model = ...
optimizer = ...# 累积步骤数
accumulation_steps = 4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optimizer.zero_grad()for i, (inputs, labels) in enumerate(dataloader):outputs = model(inputs)loss = criterion(outputs, labels)loss.backward()# 只有在处理足够数量的子批量后才更新参数if (i + 1) % accumulation_steps == 0:optimizer.step()optimizer.zero_grad()# 如果批量大小不是累积步数的倍数,确保在每个epoch结束时更新if (i + 1) % accumulation_steps != 0:optimizer.step()optimizer.zero_grad()

这个例子中,accumulation_steps 定义了在参数更新前需要累积的batch数量。

梯度累积的可视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梯度累积的影响,可视化可以非常有帮助。以下是一个例子,说明如何在神经网络中可视化梯度流,以监控梯度是如何被累积和应用的: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绘制梯度流动的函数
def plot_grad_flow(named_parameters):ave_grads = []layers = []for n, p in named_parameters:if (p.requires_grad) and ("bias" not in n):layers.append(n)ave_grads.append(p.grad.abs().mean())plt.plot(ave_grads, alpha=0.3, color="b")plt.hlines(0, 0, len(ave_grads)+1, linewidth=1, color="k")plt.xticks(range(0, len(ave_grads), 1), layers, rotation="vertical")plt.xlim(xmin=0, xmax=len(ave_grads))plt.xlabel("层")plt.ylabel("平均梯度")plt.title("网络中的梯度流")plt.grid(True)plt.show()# 在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后调用此函数以可视化梯度流
plot_grad_flow(model.named_parameters())

参考资料:

  1. Gradient Accumulation Algorithm

  2. Performing gradient accumulation with 🤗 Accelerate

  3. 梯度累加(Gradient Accumulation)

http://www.lryc.cn/news/341792.html

相关文章:

  • 知识图谱在提升大语言模型性能中的应用:减少幻觉与增强推理的综述
  • P8800 [蓝桥杯 2022 国 B] 卡牌
  • MySQL商城数据表(80-84)
  • 使用Gitbook生成电子书
  • 设计模式之传输对象模式
  • Re69:读论文 LaMDA: Language Models for Dialog Applications
  • 算法学习:二分查找
  • github提交代码失败解决方案
  • 连锁收银系统总仓到门店库存调拨操作教程
  • 公网tcp转流
  • 【Linux 基础 IO】文件系统
  • Chrome浏览器安装React工具
  • React常用组件分享
  • JSON原生AJAX
  • Go图片列表
  • 1.4 初探JdbcTemplate操作
  • React 第二十一章 Portals
  • ADS基础教程9-理想模型和厂商模型实现及对比
  • 从零开始学AI绘画,万字Stable Diffusion终极教程(二)
  • electron 通信总结
  • [基础] Unity Shader:顶点着色器(vert)函数
  • 什么是数据库的三大范式?
  • ASP.NET网上图书预约系统的设计
  • 双色球案例【C#】
  • 【LeetCode刷题】739. 每日温度(单调栈)
  • Docker-Consul容器服务更新与发现
  • 练习题(2024/5/6)
  • 利用matplotlib和networkx绘制有向图[显示边的权重]
  • Springboot+Vue项目-基于Java+MySQL的教学资料管理系统(附源码+演示视频+LW)
  • 从NoSQL到NewSQL——10年代大数据浪潮下的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