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UML2.0在系统设计中的实际使用情况

        目前我在系统分析设计过程中主要使用UML2.0来表达,使用StarUML软件做实际设计,操作起来基本很顺手,下面整理一下自己的使用情况。

1. UML2.0之十三张图

         UML2.0一共13张图,可以分为两大类:结构图-静态图,行为图-动态图,6+7=13张,如上图所示,采用用例图来表达设计活动。

2. 需求分析阶段使用情况

        我们的太极讲究一阴一阳为之道,需求分析阶段就用两张图:用例图和活动图,足矣。

        虽然UML知识讲解里都把用例图归为动态图,它的用例确实也是讲一个个活动或操作的,但是我喜欢把它当静态角度的分析工具,因为它就没表达业务流程的交互嘛,至少很不明显。

        业务层面的流程设计,我用活动图,活动图比较简单灵活,可以天马行空地设计,也没讲究是什么组件、什么子系统参与的,所以客户能听得懂看得明,至少有这个条件。

        这也就是书上所说的场景视图。 

3. 系统设计阶段使用情况

        

        系统设计阶段按传统讲法就是四个视图,共包括12张图,如上图所示。

        实际上我平时最多只用8张图,另外4张图从来不用,感觉用不着,也可能是我理解不到位。 

  1.  逻辑视图:所谓逻辑视图角度就是从静态角度分解系统功能点,用类来实现表达这些功能,包图和子系统都是对类进行分层分模块管理。
  2. 开发视图:主要从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模块组织关联方式来表达,这里我们会画出关联的存储系统、第三方系统等,场景比类图包图要大一些,就是使用组件图。
  3. 进程视图:从系统运行角度去设计,动态视图角度,设计具体交互流程,时序图和活动图使用最广。
  4. 物理视图:主要设计系统怎么部署的,就是使用部署图。

        设计上四个视图不分先后,也不需要全部使用,具体采用什么、设计到什么程度,需要自己去把握,目标就是能指导好实际编码工作就OK, 所谓用兵之道、存乎一心,需要自己用心去揣摩。

        每张图具体怎么使用,留待后面文章再叙述。

http://www.lryc.cn/news/335263.html

相关文章:

  • django celery 异步任务 异步存储
  • apex0.1版本安装踩坑指南
  • HTML — 弹性布局(2)
  • MYSQL 8.0版本修改用户密码(知道登录密码)和Sqlyog错误码2058一案
  • Linux中磁盘管理
  • tailwindcss在manoca在线编辑智能感知
  • 通过本机调试远端路由器非直连路由
  • React路由快速入门:Class组件和函数式组件的使用
  • Pytorch数据结构:GPU加速
  • OpenHarmony开发-连接开发板调试应用
  • RabbitMQ如何保证消息的幂等性???
  • 【QT】Qt Charts的实际使用中的一些小细节完善如:resetZoom、fitInView
  • 上位机图像处理和嵌入式模块部署(qmacvisual缺失的颜色检测)
  • macOS制作C/C++ app
  • 学习笔记——C语言基本概念链表——(12)
  • 开发环境解决跨域问题
  • 物理服务器与云服务器的租用对比
  • Ubuntu Desktop Server -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 用Wireshark工具对gRPC接口进行本地抓包
  • 科技动态人工智能应用太空探索生物科技
  • 如何让MacOS「终端」走代理
  • 数码相框-显示JPG图片
  • PHP自带的密码加密函数Password_verify 和password_hash
  • UVA1596 Bug Hunt 找Bug 解题报告
  • Java编程题 | 提取整数的特定位数
  • 设置你的第一个React应用
  • 【黑马头条】-day07APP端文章搜索-ES-mongoDB
  • SSL数字证书
  • 番茄 abogus rpc调用
  • CSS设置元素的宽高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