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文章目录

  • 结构
  • 优点
  • 缺点
  • 使用责任链的步骤
  • 示例
  • 有哪些知名框架采用了责任链模式
  • 责任链模式和链表有什么关联
  • 常见面试题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你创建一个对象链。请求将沿着这个链传递,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这种模式可以使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
当想让一个以上的对象有机会能够处理同一请求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责任链模式(Chan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m)

结构

  1. 抽象处理者(Handler):定义了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通常包含一个指向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
  2. 具体处理者(Concrete Handler):实现了处理请求的具体逻辑。如果能够处理请求,就处理之;否则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

优点

  • 解耦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 可以动态地增加或修改处理者。
  • 简化了对象,每个具体处理者只需关注自己的业务逻辑。

缺点

  • 请求的处理可能会传递到链的末端仍未被处理。
  • 可能会影响性能,特别是在链较长时。
  • 如果链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循环引用。

使用责任链的步骤

为请求创建一个对象链,每个对象依次检查此请求,并对其进行处理,或者将其传递给链中的下一个对象;
链中的每一个对象都需要扮演一个处理器,并且有一个后继对象,如果他可以处理请求,就进行处理,如果不能,就将请求转发给后继者

示例

考虑一个简单的审批流程,包括经理、部门主管和CEO三个级别的审批。在这个场景中,责任链模式可以很好地应用。

// 抽象处理者
abstract class Handler {protected Handler successor;public void setSuccessor(Handler successor)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request);
}// 具体处理者1
class Manager extends Handler {@Override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request) {if (request.equals("manager")) {System.out.println("Manager approved the request.");} else {System.out.println("Manager cannot handle the request.");if (successor != null)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具体处理者2
class DepartmentHead extends Handler {@Override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request) {if (request.equals("department_head")) {System.out.println("Department Head approved the request.");} else {System.out.println("Department Head cannot handle the request.");if (successor != null)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具体处理者3
class CEO extends Handler {@Override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request) {if (request.equals("CEO")) {System.out.println("CEO approved the request.");} else {System.out.println("CEO cannot handle the request.");if (successor != null)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客户端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具体处理者对象Handler manager = new Manager();Handler departmentHead = new DepartmentHead();Handler ceo = new CEO();// 设置责任链manager.setSuccessor(departmentHead);departmentHead.setSuccessor(ceo);// 发送请求manager.handleRequest("department_head");manager.handleRequest("manager");manager.handleRequest("CEO");manager.handleRequest("other");}
}

在这个示例中,**Handler**是抽象处理者,包含了一个指向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 **Manager** DepartmentHeadCEO是具体的处理者,它们实现了handleRequest`方法来处理请求。在客户端代码中,首先创建具体处理者对象,然后设置责任链,并发送请求。

有哪些知名框架采用了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在许多知名的框架和库中都有应用。以下是一些采用责任链模式的知名框架和库的例子:

  1. Java Servlet 中的 Filter Chain:Java Servlet 中的过滤器(Filter)是一个典型的责任链模式的实现。多个过滤器按照顺序组成一个链,每个过滤器都有机会处理请求,或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过滤器。
  2. Spring 框架中的拦截器(Interceptor):Spring 框架中的拦截器也是一种责任链模式的应用。拦截器可以在控制器方法执行之前或之后执行特定的逻辑,多个拦截器按照配置顺序形成一个链。
  3. Node.js 中的 Connect 和 Express 框架:Connect 和 Express 框架中的中间件(Middleware)也采用了责任链模式的思想。多个中间件按照顺序组成一个链,每个中间件都有机会处理请求,或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中间件。
  4. .NET Core 中的中间件:在 .NET Core 中,使用中间件来处理 HTTP 请求。类似于 Node.js 中的中间件,中间件按照顺序形成一个链,每个中间件都有机会处理请求,或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中间件。
  5. Android 中的事件传递机制:在 Android 中,事件传递机制也可以看作是责任链模式的一种应用。当用户触摸屏幕时,事件首先传递给顶层的 View,然后逐级向下传递,直到某个 View 处理了事件为止。

这些是一些采用责任链模式的知名框架和库的例子,它们充分利用了责任链模式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代码更加模块化和易于维护。

责任链模式和链表有什么关联

责任链模式和链表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结构特点和数据流动方式上。具体来说,它们的关联在于:

  1. 链式结构:
  • 责任链模式中的处理者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成链,每个处理者都持有对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这种结构类似于链表中节点之间的链接。
  • 链表也是一种链式结构,由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对下一个节点的引用。
  1. 数据流动:
  • 在责任链模式中,请求沿着责任链流动,每个处理者都有机会处理请求或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这种数据的传递和处理方式类似于链表中数据元素的遍历。
  • 链表中的数据元素通过节点之间的引用进行流动和访问,可以顺序地遍历整个链表。

虽然责任链模式和链表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并且都涉及到数据的顺序流动,但它们的目的和应用场景不同。责任链模式用于实现请求的传递和处理,而链表用于组织和存储数据。因此,虽然有关联,但它们在概念上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常见面试题

在面试中,关于责任链模式的问题可能涉及其原理、优缺点、应用场景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答案:

  1. 责任链模式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其中多个对象按照顺序组成链,每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或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对象。请求在链上传递,直到被处理或者达到链的末端。
  2. 责任链模式的优点有哪些?
    答案:
  • 解耦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可以动态地增加或修改处理者,无需修改客户端代码。
  • 简化了对象,每个具体处理者只需关注自己的业务逻辑。
  1. 责任链模式的缺点是什么?
    答案:
  • 可能会导致请求的处理延迟,特别是在链较长时。
  • 如果责任链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请求无法被处理或形成循环引用。
  • 请求可能会到达链的末端仍未被处理。
  1. 责任链模式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答案:
  • 当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请求,但具体处理者未知时。
  • 当需要在运行时动态确定处理请求的对象时。
  • 当想要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时。
  1. 能否举例说明一个实际应用场景中如何使用责任链模式?
    答案: 例如,在一个在线购物系统中,可以应用责任链模式来处理退款请求。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可以处理不同金额范围的退款请求,如普通员工可以处理小额退款,主管可以处理中额退款,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处理大额退款。当有退款请求时,系统首先将请求发送给普通员工,如果金额超出其处理范围,则将请求传递给主管,以此类推,直到有人处理请求或者到达责任链的末端。
http://www.lryc.cn/news/332786.html

相关文章:

  • 文件服务器之二:SAMBA服务器
  • 20.安全性测试与评估
  • 阿里巴巴实习面经
  • javaweb学习(day11-监听器Listener过滤器Filter)
  • 教你快速认识Java中的抽象类和接口
  • Linux第5课 Linux目录介绍
  • GitHub要求2FA?不慌,有它(神锁离线版)帮你!
  • C语言第四十弹---预处理(下)
  • SYS-2722音频分析仪SYS2722
  • 下载页面上的视频
  • 静态路由协议实验综合实验
  • qt MVC软件设计模式
  • 代码随想录刷题随记15-二叉树回溯
  • 基于SpringBoot Vue养老院管理
  • 盘点编程方法论中的一些思想
  • 通过电机转速计算主轴旋转单圈所需时间(CODESYS ST代码)
  • 多线程的入门(二)线程实现与初步使用
  • 数据结构(初阶)第二节:顺序表
  • 鸿蒙OS元服务开发:【(Stage模型)设置应用主窗口】
  • lua学习笔记6(经典问题输出99乘法表)
  • 物联网行业中,我们如何选择数据库?
  • openstack云计算(一)————openstack安装教程,创建空白虚拟机,虚拟机的环境准备
  • Linux存储的基本管理
  • Python yield解析:深入理解生成器的魔力
  • 【Linux】GCCGDB
  • InternLM2-Chat-1.8B 模型测试
  • Flutter 关键字
  • Java常用API之Collections类解读
  • KV260 BOOT.BIN更新 ubuntu22.04 netplan修改IP
  • Android 代码自定义drawble文件实现View圆角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