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qt各种锁使用讲解

在Qt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锁的类型:

1. QMutex(互斥锁):

是最常见的锁类型,用于实现简单的互斥访问。可以通过lock()和unlock()手动控制锁的加锁和解锁。

QMutexLocker:是一个RAII类,用于简化对QMutex的加锁和解锁过程。在创建QMutexLocker对象时,会自动加锁,离开作用域时会自动解锁,确保资源在合适的时候被解锁,避免忘记解锁或异常导致未解锁的情况。

#include <QCoreApplication>
#include <QMutex>
#include <QMutexLocker>
#include <QDebug>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QCoreApplication a(argc, argv);QMutex mutex;int count = 0;for (int i = 0; i < 1000; ++i) {QMutexLocker locker(&mutex);++count;}qDebug() << "Final count:" << count;return a.exec();
}

2. QReadWriteLock(读写锁):

用于实现读写分离的锁机制,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取共享资源,但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进行写入操作。可以通过lockForRead()和lockForWrite()手动控制读取锁和写入锁。

QReadLocker和QWriteLocker:是QReadWriteLock的RAII类,用于简化对QReadWriteLock的加读锁和加写锁过程。在创建QReadLocker或QWriteLocker对象时,会自动加读锁或加写锁,离开作用域时会自动解锁,确保资源在合适的时候被解锁。

QReadLocker会锁定读写锁,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进行读取操作。在每次迭代结束时,QReadLocker的析构函数会自动解锁读写锁,释放锁定,以便其他线程可以继续访问共享数据。
同样,QWriteLocker也是类似的。在每次写入操作之前,QWriteLocker会锁定读写锁,确保写操作是独占的。在每次写入操作完成后,QWriteLocker的析构函数会自动解锁读写锁,使得其他线程可以读取写入共享数据。

可参考博客:Qt读写锁(QReadWriteLock)的使用、读写锁的验证(含源码+注释)-CSDN博客

#include <QCoreApplication>
#include <QReadWriteLock>
#include <QDebug>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QCoreApplication a(argc, argv);QReadWriteLock rwLock;int data = 0;// 读取操作for (int i = 0; i < 100; ++i) {QReadLocker locker(&rwLock);qDebug() << "Read data:" << data;}// 写入操作for (int i = 0; i < 10; ++i) {QWriteLocker locker(&rwLock);data += 10;qDebug() << "Write data:" << data;}return a.exec();
}

3. QSemaphore(信号量):

允许控制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数量。可以通过acquire()和release()手动控制资源的获取和释放。

这个可能用得少。

4. QWaitCondition(条件变量):

用于线程间的等待和唤醒,允许一个线程等待特定条件的发生,并在其他线程满足条件时发出信号。

总体来说,Qt提供了丰富的锁机制来帮助开发者实现线程安全的并发编程。选择合适的锁类型取决于具体的并发场景和资源访问需求。在使用锁时,一定要小心避免死锁和竞态条件等问题,确保线程间安全的共享资源访问。同时,使用RAII类(如QMutexLocker、QReadLocker、QWriteLocker)可以简化锁的管理,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这个还没有用到过,不清楚具体实际用途。

示例参考博客:

详细介绍 QT的 各种锁机制_qt 锁-CSDN博客 重点看这个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ybqjymy/p/17996935

http://www.lryc.cn/news/332041.html

相关文章:

  • 5.111 BCC工具之ext4dist.py解读
  • Rust 的 termion 库控制终端光标的位置
  •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操作命令详解及示例
  • 书生浦语训练营2期-第二节课笔记作业
  • 【日常积累】指定ruby版本环境安装
  • SOC内部集成网络MAC外设+ PHY网络芯片方案:MII/RMII 接口与 MDIO 接口
  • 简单了解HTTP和HTTPS
  • 系列学习前端之第 9 章:一文搞懂 Node.js 和 nvm,掌握 npm
  • 超强命令行解析工具Apache Commons CLI
  • JAVAEE——多线程进阶,锁策略
  • 富文本编辑器Quill全套教程
  • Swift 代码注释的使用
  • 蓝桥杯—DS1302
  • nginx: 集群环境配置搭建
  • Linux:进程终止和等待
  • 一、next-auth 身份验证凭据-使用电子邮件和密码注册登录
  • 2.SpringBoot利用Thymeleaf实现页面的展示
  • devtool: ‘source-map‘ 和 devtool: ‘#source-map‘的区别
  • Flutter Boost 3
  • ElementUI响应式Layout布局xs,sm,md,lg,xl
  • 机器学习——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
  • 速通数据结构与算法第四站 双链表
  • 51单片机学习笔记12 SPI接口 使用1302时钟
  • php编辑器 ide 主流编辑器的优缺点。phpstorm vscode atom 三者对比
  • 【动手学深度学习】深入浅出深度学习之RMSProp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大转盘抽奖小程序源码
  • 数据结构(无图版)
  • 软件测试中的顶级测试覆盖率技术
  • vscode使用技巧
  • 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