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的分层理论
数据仓库的分层理论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数据,支持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在这一理论中,数据仓库被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设计原则。以下是每一层的详细介绍,以及以销售人员为例的Doris建表实例。
ODS层(操作数据存储层)
作用: ODS层是数据仓库的原始数据层,它存储从各个源系统抽取的原始数据。这层数据通常未经清洗和转换,保持与源系统相同的格式和结构。
设计原则:
- 保持原貌:不改变源数据的结构和内容。
- 可追溯性:确保数据的来源可追溯,便于问题定位。
- 可访问性:提供足够的接口和工具,以便数据可以被抽取和访问。
DWD层(数据仓库详细层)
作用: DWD层是数据仓库的详细数据层,它存储经过初步清洗和转换的数据。这层数据是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提供基础的。
设计原则:
- 清洗转换:对ODS层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格式化等处理。
- 一致性:确保同一数据在DWD层中的一致性。
- 可扩展性:设计时考虑未来可能的数据扩展需求。
DIM层(维度数据层)
作用: DIM层是数据仓库的维度数据层,它存储维度数据,如时间、地理位置、产品、销售人员等。维度数据用于数据分析时的切片和切块。
设计原则:
- 规范化:维度表应该规范化设计,减少数据冗余。
- 可查询性:维度数据应该易于查询和理解。
- 历史记录:对于缓慢变化的维度,保留历史记录。
DWS层(数据仓库服务层)
作用: DWS层是数据仓库的服务数据层,它存储经过进一步加工和聚合的数据。这层数据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和查询优化。
设计原则:
- 业务导向:根据业务需求设计数据模型。
- 性能优化:优化数据结构和索引,提高查询性能。
- 可维护性:保持数据模型的简洁和可维护性。
ADS层(应用数据服务层)
作用: ADS层是数据仓库的应用数据层,它存储为了特定应用或报表优化的数据。这层数据通常是高度汇总的,可以直接被业务应用消费。
设计原则和注意问题:
- 应用特定: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设计数据模型。
- 高效访问:优化数据存储和访问路径,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 数据安全:实施适当的数据安全措施,保护敏感数据。
- 数据质量:在ODS层,需要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整个数据仓库的质量。
- 性能优化:在DWD层,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分区、索引等技术提高查询性能。
- 维度表维护:在DIM层,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维度表,以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数据服务层设计:在DWS层,需要考虑服务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以支持不同的前端应用。
- 安全性和权限控制:在ADS层,需要对数据访问进行严格的权限控制,保护敏感数据。
- 数据一致性:在整个数据流转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特别是在多个系统间同步数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