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理解机器学习算法】之Clustering算法(K-Means)

实现 K-means 聚类从零开始涉及几个关键步骤:初始化质心、将点分配给最近的质心、根据分配更新质心,以及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收敛。这里是一个基本的 Python 实现:

K-means 算法步骤:

  1. 初始化质心:从数据点中随机选择 `k` 个初始质心。
  2. 将点分配给最近的质心:对于数据集中的每个点,找到最近的质心并将该点分配到那个簇中。
  3. 更新质心:重新计算作为每个簇中所有点的平均值的质心。
  4. 重复:重复步骤 2 和 3,直到质心不再显著变化,表明算法已经收敛。
import numpy as npdef initialize_centroids(points, k):"""从数据点中随机初始化质心。"""indices = np.random.choice(points.shape[0], k, replace=False)return points[indices]def closest_centroid(points, centroids):"""返回一个数组,包含每个点到最近质心的索引。"""distances = np.sqrt(((points - centroids[:, np.newaxis])**2).sum(axis=2))return np.argmin(distances, axis=0)def update_centroids(points, closest, centroids):"""更新质心为每个簇分配的所有点的平均值。"""new_centroids = np.array([points[closest==k].mean(axis=0) for k in range(centroids.shape[0])])return new_centroidsdef k_means(points, k, max_iters=100):"""实现 K-means 算法。"""centroids = initialize_centroids(points, k)for _ in range(max_iters):closest = closest_centroid(points, centroids)new_centroids = update_centroids(points, closest, centroids)# 检查收敛if np.all(centroids == new_centroids):breakcentroids = new_centroidsreturn centroids, closest# 示例用法
if __name__ == "__main__":# 生成一些数据(例如,在 2D 空间中的两个簇)np.random.seed(42)cluster_1 = np.random.normal(0, 1, (100, 2))cluster_2 = np.random.normal(5, 1, (100, 2))points = np.vstack((cluster_1, cluster_2))# 应用 K-meansk = 2centroids, assignments = k_means(points, k)print("质心:\n", centroids)

K-means 算法的计算成本和时间成本主要依赖于几个因素:数据点的数量、特征的维数、质心的数量(k 值)以及算法迭代次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通常表示为 O(n*k*i*d),其中 n 是数据点的数量,k 是质心的数量,i 是迭代次数,d 是特征的维数。

计算成本和时间成本:

  • 数据点数量(n):数据点越多,每次计算距离和更新质心的时间就越长。
  • 质心数量(k):质心越多,计算每个数据点到每个质心的距离的成本就越高。
  • 迭代次数(i):算法需要更多的迭代次数来收敛到最终的簇分配,特别是对于初始质心选择不理想或数据分布复杂的情况。
  • 特征的维数(d):维度越高,计算距离就越复杂,因此时间成本更高。

局限性:

  • 初始质心的选择:K-means 的结果可能对初始质心的选择非常敏感,不同的初始质心可能导致不同的最终簇划分。
  • 簇的形状和大小:K-means 假设每个簇在所有方向上的方差都相同,因此它最适合识别球形簇。对于非球形簇或大小差异很大的簇,K-means 可能不会很有效。
  • 确定 k 值:在实际应用中,确定最佳的 k 值(即簇的数量)通常是一个挑战。
  • 局部最小值:K-means 可能会收敛到局部最优解而不是全局最优解,这意味着算法的结果可能不是最优的簇划分。

由于这些限制,虽然 K-means 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一个有用和高效的聚类方法,但在应用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特性,并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初始质心或使用如 K-means++ 这样的方法来改进初始质心的选择。

绘制二维的K-mean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Generate synthetic two-dimensional data
X, y_true = make_blobs(n_samples=300, centers=4, cluster_std=0.60, random_state=0)# Apply KMeans clustering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4)
kmeans.fit(X)
y_kmeans = kmeans.predict(X)# Plot the data points
plt.scatter(X[:, 0], X[:, 1], s=50, c=y_kmeans, cmap='viridis')# Plot the centroids
centers = kmeans.cluster_centers_
plt.scatter(centers[:, 0], centers[:, 1], c='red', s=200, alpha=0.5)
plt.title('K-means Clustering')
plt.xlabel('Feature 1')
plt.ylabel('Feature 2')
plt.show()

http://www.lryc.cn/news/322889.html

相关文章:

  • Transformer的前世今生 day02(神经网络语言模型、词向量)
  • 【Linux】多线程编程基础
  • 【地图】腾讯地图 - InfoWindow 自定义信息窗口内容时,内容 html 嵌套混乱问题
  • Vue3、element-plus和Vue2、elementUI的一些转换
  • Go语言gin框架中加载html/css/js等静态资源
  • #鸿蒙生态创新中心#揭幕仪式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举行
  • flask 继续学习
  • DockerFile遇到的坑
  • 并网型风光储微电网日前优化调度(MATLAB实现)
  • MATLAB环境下基于振动信号的轴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 流畅的 Python 第二版(GPT 重译)(十二)
  • 【Python 48小时速成 2】关键字
  • 小程序socket 全局代码
  • 数据挖掘|数据集成|基于Python的数据集成关键问题处理
  • Linux-网络层IP协议、链路层以太网协议解析
  • 后端开发辅助
  • 插件电阻的工艺结构原理及选型参数总结
  • 视频私有云,HDMI/AV多硬件设备终端接入,SFU/MCU视频会议交互方案。
  • mac os 配置两个github账号
  • 【SpringBoot】登录校验之会话技术、统一拦截技术
  • Cohere发布大模型Command-R:35B参数,128K上下文,高性能 RAG 功能,支持中文
  • vue+element 前端实现增删查改+分页,不调用后端
  • 浅谈如何自我实现一个消息队列服务器(2)——实现 broker server 服务器
  • html5cssjs代码 039 元素尺寸
  • Lucene的lukeall工具的下载和使用图解
  • 【题目】【网络系统管理】2019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H卷
  • OpenRewrite框架原理解析
  • LeetCode_Java_递归系列(题目+思路+代码)
  • c++ 编译为WebAssembly时,怎么判断是release/debug环境?
  • 信号处理--基于正则化聚合的共空间模态(CSP)脑电信号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