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2、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详解(Singleton)

单例模式详解

一、什么是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Java中最简单的设计模式之一。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者模式,它提供了一种访问对象的最佳方式。

    这种设计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创建自己的对象,同时确保只有单个对象被创建。这个类提供了一种访问其唯一对象的方式,可以直接访问,不需要实例化该类的对象。

二、单例模式的结构
单例类:只能创建一个实例的类

访问类:使用单例类的类

三、单例模式分类
饿汉式:类加载就会导致该单实例对象被创建

懒汉式:类加载不会导致该单实例对象被创建,而是首次使用该对象时被创建

四、单例模式优缺点
优点: 1、在内存里只有一个实例,减少了内存的开销,尤其是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实例(比如管理学院首页页面缓存)。

2、避免对资源的多重占用(比如写文件操作)。

缺点:没有接口,不能继承,与单一职责原则冲突,一个类应该只关心内部逻辑,而不关心外面怎么样来实例化。

主要解决:一个全局使用的类频繁地创建与销毁。

何时使用:当您想控制实例数目,节省系统资源的时候。

如何解决:判断系统是否已经有这个单例,如果有则返回,如果没有则创建。

关键代码:构造函数是私有的。

注意:

1、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2、单例类必须自己创建自己的唯一实例。

3、单例类必须给所有其他对象提供这一实例。

五、创建单例模式
饿汉式
存在问题:

类加载时对象就被创建,一直在内存中,如果一直不适用,该对象仍在,会存在内存浪费问题

  1. 静态成员变量方式
public class HungryChinese {//私有构造方法private HungryChinese(){}//在该类中创建一个该类的对象供外界去使用private static HungryChinese hungryChinese = new HungryChinese();//提供一个公共的访问方式,让外界获取hungryChinese对象public static HungryChinese getInstance(){return hungryChinese;}
}
class HungryChinese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获取单例类的对象,因为对象私有,只能通过方法去获取HungryChinese instance = HungryChinese.getInstance();HungryChinese instance1 = HungryChinese.getInstance();//判断是否为同一个对象System.out.println(instance.equals(instance1));}
}

2.静态代码块方式


public class HungryChinese2 {//私有构造方法,为了不让外界创建该类的对象private HungryChinese2(){}//声明该类类型的变量private static HungryChinese2 hungryChinese2;//初始值为null//静态代码块中赋值static {hungryChinese2 = new HungryChinese2();}//对外提供的访问方式public static HungryChinese2 getInstance(){return hungryChinese2;}
}
class HungryChinese2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HungryChinese2 instance = HungryChinese2.getInstance();HungryChinese2 instance1 = HungryChinese2.getInstance();System.out.println(instance.equals(instance1));}
}

懒汉式
1.线程不安全


public class LazyMan {//私有构造方法,为了不让外界创建该类的对象private LazyMan(){}//声明LazyMan类型的变量private static LazyMan instance;//只是声明了该类的对象,没有赋初始值//对外提供访问方式public static LazyMan getInstance(){//判断instance是否为null,如果为null,说明还没有创建LazyMan类的对象//如果没有,创建一个并返回;如果有,直接返回//线程不安全,多线程下会创建多个对象if (instance == null){instance = new LazyMan();}return instance;}
}
class LazyMan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azyMan instance = LazyMan.getInstance();LazyMan instance1 = LazyMan.getInstance();System.out.println(instance.equals(instance1));}
}

2.线程安全(优化)

加上synchronized

同步方法


public class LazyMan2 {//私有构造方法,为了不让外界创建该类的对象private LazyMan2(){}//声明LazyMan类型的变量private static LazyMan2 instance;//只是声明了该类的对象,没有赋初始值//对外提供访问方式public static LazyMan2 getInstance(){//判断instance是否为null,如果为null,说明还没有创建LazyMan类的对象//如果没有,创建一个并返回;如果有,直接返回if (instance == null){//线程1等待,线程2获取到cpu执行权,也会进入到该判断里instance = new LazyMan2();}return instance;}
}
class LazyMan2Test{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main(String[] args) {LazyMan2 instance = LazyMan2.getInstance();LazyMan2 instance1 = LazyMan2.getInstance();System.out.println(instance.equals(instance1));}
}

优缺点说明:

  1. 解决了线程不安全问题
  2. 效率太低了,每个线程在想获得类的实例时候,执行getInstance()方法都要进行
    同步。而其实这个方法只执行一次实例化代码就够了,后面的想获得该类实例,
    直接return就行了。方法进行同步效率太低
  3. 结论:在实际开发中,不推荐使用这种方式

同步代码块


public class LazyMan2 {//私有构造方法,为了不让外界创建该类的对象private LazyMan2(){}//声明LazyMan类型的变量private static LazyMan2 instance;//只是声明了该类的对象,没有赋初始值//对外提供访问方式public static LazyMan2 getInstance(){//判断instance是否为null,如果为null,说明还没有创建LazyMan类的对象//如果没有,创建一个并返回;如果有,直接返回if (instance == null){synchronized (LazyMan2.class){instance = new LazyMan2();}}return instance;}
}
class LazyMan2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azyMan2 instance = LazyMan2.getInstance();LazyMan2 instance1 = LazyMan2.getInstance();System.out.println(instance.equals(instance1));}
}

优缺点说明:

  1. 这种方式,本意是想对第四种实现方式的改进,因为前面同步方法效率太低,
    改为同步产生实例化的的代码块
  2. 但是这种同步并不能起到线程同步的作用。跟第3种实现方式遇到的情形一
    致,假如一个线程进入了if (singleton == null)判断语句块,还未来得及往下执行,
    另一个线程也通过了这个判断语句,这时便会产生多个实例
  3. 结论:在实际开发中,不能使用这种方式

3.双重检查锁模式
双重检查锁模式解决了单例、性能、线程安全问题,看似完美无缺,其实存在问题,在多线程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空指针问题问题在于JVM在实例化对象时会进行优化和指令重排序操作。解决空指针问题只需使用volatile关键字,volatile可以保证可见性和有序性。

public class LazyMan3 {private LazyMan3(){}private static volatile LazyMan3 instance;public static LazyMan3 getInstance(){//第一次判断,如果instance不为null,不需要抢占锁,直接返回对象if (instance == null){synchronized (LazyMan3.class){//第二次判断if (instance == null){instance = new LazyMan3();}}}return instance;}
}
class LazyMan3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azyMan3 instance = LazyMan3.getInstance();LazyMan3 instance1 = LazyMan3.getInstance();System.out.println(instance == instance1);}
}

优缺点说明:

  1. Double-Check概念是多线程开发中常使用到的,如代码中所示,我们进行了两
    次if (singleton == null)检查,这样就可以保证线程安全了。
  2. 这样,实例化代码只用执行一次,后面再次访问时,判断if (singleton == null),
    直接return实例化对象,也避免的反复进行方法同步.
  3. 线程安全;延迟加载;效率较高
  4. 结论:在实际开发中,推荐使用这种单例设计模式
  1. 静态内部类方式
    静态内部类模式中实例由内部类创建,由于JVM在加载外部类的过程中,是不会加载静态内部类的,只有内部类的方法/属性被调用时才会被加载,并初始化静态属性,静态属性由于被static修饰,保证只能被初始化一次,并且严格保证实例化顺序。
    静态内部类模式是一种优秀的单例模式。在没有任何锁的情况下,保证了多线程下的安全,并且没有任何性能影响和空间浪费。

public class LazyMan4 {private LazyMan4(){}//定义一个静态内部类private static class LazyMan4Holder{private static final LazyMan4 INSYANCE = new LazyMan4();}//对外访问方法public static LazyMan4 getInstance(){return LazyMan4Holder.INSYANCE;}
}
class LazyMan4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azyMan4 instance = LazyMan4.getInstance();LazyMan4 instance1 = LazyMan4.getInstance();System.out.println(instance == instance1);}
}

优缺点说明:

  1. 这种方式采用了类装载的机制来保证初始化实例时只有一个线程。
  2. 静态内部类方式在Singleton类被装载时并不会立即实例化,而是在需要实例化
    时,调用getInstance方法,才会装载SingletonInstance类,从而完成Singleton的
    实例化。
  3. 类的静态属性只会在第一次加载类的时候初始化,所以在这里,JVM帮助我们
    保证了线程的安全性,在类进行初始化时,别的线程是无法进入的。
  4. 优点:避免了线程不安全,利用静态内部类特点实现延迟加载,效率高
  5. 结论:推荐使用

5.枚举方式
枚举方式属于饿汉式方式

枚举类实现单例模式是极力推荐的单例实现模式,因为枚举是线程安全的,并且只会装载一次,枚举类是所有单例类实现中唯一不会被破坏的单例模式。

public enum LazyMan5 {INSTANCE;
}
class LazyMan5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azyMan5 instance = LazyMan5.INSTANCE;LazyMan5 instance1 = LazyMan5.INSTANCE;System.out.println(instance == instance1);}
}
http://www.lryc.cn/news/319191.html

相关文章:

  • 【django framework】ModelSerializer+GenericAPIView,如何在提交前修改某些字段值
  • 2024年【P气瓶充装】模拟考试及P气瓶充装证考试
  • <JavaEE> 数据链路层 -- 以太网协议、MTU限制、ARP协议
  • 认识Testbench仿真激励
  • Postman请求API接口测试步骤和说明
  • 这是二叉搜索树吗?
  • 5.82 BCC工具之tcpdrop.py解读
  • JavaScript 基础知识
  • 【判断是否为回文数】
  • 【C++】string进一步介绍
  • 思科设备下面主机访问公网经常时好时坏延迟大丢包不稳定
  • nuxtjs 如何通过ecosystem.config.js配置pm2?
  • 个人博客系列-后端项目-用户注册功能(7)
  • vue项目因内存溢出启动报错
  • UI 学习 二 可访问性 模式
  • Spring学习
  • 鸿蒙开发-UI-动画-组件内转场动画
  • Leet code 179 最大数
  • swagger踩坑之请求类不显示具体字段
  • 案例分析篇14:信息系统安全设计考点(2024年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冲刺知识点总结系列文章)
  • 前端之用HTML弄一个古诗词
  • Linux 安装使用 Docker
  • Doris部署学习(一)
  • QT下跨平台库实现及移植经验分享
  • 8:00面试,8:06就出来了,问的问题有点变态。。。
  • Rust 利用 Trait 实现多态性
  • Java毕业设计-基于springboot开发的“智慧食堂”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答辩PPT(附源代码+演示视频)
  • 一瓶5.86万,听花酒什么来头?
  • 代码随想录 二叉树—填充每个节点的下一个右侧结点指针
  • 用 bsdtar 做 Linux 全系统迁移 - 最省空间、最灵活的Linux系统迁移方式,但需要那么一点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