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模型和TCP/IP模型

OSI模型

OSI模型是一个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提出,用于促进不同系统间的通信互联。OSI模型将网络通信的过程分为七层,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从下至上依次是: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模型的第一层,负责原始比特流的传输,通过物理媒介(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连接网络设备。这一层涉及的内容包括电压水平、时序的同步、物理连接的建立和终止、数据传输的方式(比如串行或并行)等。物理层的标准和技术确保不同设备能够在物理上互联,但不关心传输的数据内容。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是第二层,负责在直接相连的节点间进行可靠的帧传输。这一层解决了从物理层接收的原始比特流中的错误,提供了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如CRC校验),地址解析(MAC地址),以及流量控制和帧同步。数据链路层将网络通信的错误可能性降到最低,并确保帧能够可靠地传输。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是第三层,负责在整个网络中传输数据包。这一层的主要功能包括路由选择、数据分段和重组、以及不同网络间的互连。网络层使用逻辑地址(如IP地址)来标识设备和网络,确保数据包能够跨越多个网络(如互联网)从源点传输到目的地。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是第四层,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它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顺序,管理数据传输的错误检测、重传、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传输层的主要协议包括TCP(提供可靠的连接导向服务)和UDP(提供无连接的快速传输服务)。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是第五层,负责在网络应用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这一层允许不同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维持和同步交互,包括权限验证和会话恢复等功能。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是第六层,确保信息在两个系统之间正确传输,转换不同的数据格式,进行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压缩和解压缩等。表示层使得从一个系统发送的数据可以被另一个系统正确地读取和理解,无论这两个系统的内部数据表示方式如何不同。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第七层,为终端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它直接支持用户的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网页浏览。应用层协议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应用程序如何进行交互,如HTTP、FTP、SMTP等。这一层的服务是用户直接接触到的网络服务,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网络应用。

TCP/IP模型

TCP/IP模型,也称为互联网协议套件,是一种更实用的网络通信模型,由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主要用于支持互联网的工作。TCP/IP模型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四层协议,分别是:

  1. 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相当于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负责物理接口的细节和数据链路层的传输。
  2. 互联网层(Internet Layer):对应于OSI模型的网络层,主要协议是IP(Internet Protocol),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传输。
  3.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与OSI模型的传输层相同,主要协议有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4.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相当于OSI模型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包含所有高级协议,如HTTP、FTP、SMTP等,直接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比较

  • 层数不同:OSI模型定义了七层,而TCP/IP模型通常包含四层。
  • 范围:OSI是一个理论上的、标准化的模型,旨在促进不同系统间的通信;而TCP/IP模型基于实际的网络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
  • 灵活性:TCP/IP模型由于层数较少,比OSI模型更灵活和实用。
  • 采用范围:尽管OSI模型在学术上被广泛教授和研究,TCP/IP模型由于其实用性,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被广泛采用。

两个模型都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通信过程中不同层次之间分工和功能的清晰描述。了解这两个模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设计网络系统。

http://www.lryc.cn/news/318099.html

相关文章:

  • git基础命令(二)
  • 从零开始学习typescript系列 1:typescript 基本了解之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用
  • 【数学建模】线性规划
  • MQTT 的 QoS 等级:QoS 0、QoS 1、QoS 2
  • 搭建个人智能家居 3 -第一个设备“点灯”
  • 基于 RocketMQ Prometheus Exporter 打造定制化 DevOps 平台
  • (delphi11最新学习资料) Object Pascal 学习笔记---第7章第1节(创建对象 )
  • unity学习笔记 Restsharp 使用心得
  • YOLOV5 部署:QT的可视化界面推理(创建UI,并编译成py文件)
  • Python:自动化处理PDF文档集合,提取文献标题、合并文献PDF并生成目录和页码
  • vue 基于elementUI/antd-vue, h函数实现message中嵌套链接跳转到指定路由 (h函数点击事件的写法)
  • 数字排列 - 华为OD统一考试(C卷)
  • yocto 编译raspberrypi 4B并启动
  • Nginx、LVS、HAProxy工作原理和负载均衡架构
  • C语言标准库函数qsort( )——数据排序
  • 基础---nginx 启动不了,跟 Apache2 服务冲突
  • 如何利用百度SEO优化技巧将排到首页
  • CSS隐藏元素的方法 ( 5 种)
  • 微信小程序(五十九)使用鉴权组件时原页面js自动加载解决方法(24/3/14)
  • Git 学习笔记 三个区域、文件状态、分支、常用命令
  • OrangePiLinux连接小米手机使用adb显示“List of devices attached”的问题解决
  • 【Jenkins】data stream error|Error cloning remote repo ‘origin‘ 错误解决【亲测有效】
  • 3.1_9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
  • 基于SpringBoot+Druid实现多数据源:baomidou多数据源
  • Redis开发规范与性能优化(二)
  • 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超大型生物的大脑之中?——对多元宇宙观与生命存在形式的哲学探讨
  • 【Python数据结构与判断7/7】数据结构小结
  • 探讨:MySQL和PostgreSQL谁更火
  • hbase和es的选取 hbase与es结合
  • GoLang:云原生时代致力于构建高性能服务器的后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