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ySQL 数据库表设计和优化

一、数据结构设计

 正确的数据结构设计对数据库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设计数据表时,尽量遵循一下几点:

  1. 将数据分解为合适的表,每个表都应该有清晰定义的目的,避免将过多的数据存储在单个表中。
  2. 使用适当的数据类型来存储数据,避免使用过大或不必要的数据类型,以节省空间并提高读写效率。
  3. 避免使用过多的NULL值,尽量设计出不含NULL值的表结构,有助于节省存储空间并提高查询效率。

1.1 创建数据表示例

用户数据表

create table users (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username varchar(50) not null,email varchar(100) not null,balance int,created_at timestamp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

二、索引的使用

2.1 什么是索引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索引、它是干嘛?

索引是一种用于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的数据结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本书的目录,可以提高查询的速度。也就是说,当你在表的列上创建索引时,数据库会根据这些列的数值快速定位到具体的行,不需要整表的扫描。

2.2 常见的索引类型

  1. 普通索引:不要求被索引的列的值是唯一的。
  2. 唯一索引:要求被索引的列的值是唯一的。
  3. 主键索引:要求被索引的列的值是唯一的,且不允许为空。
  4. 全文索引:在本文数据中进行全文搜索, 比如在某一段文章中查找出特定的关键字。

在使用索引时,尽量遵循这几点:

  1. 根据实际需求创建合适的索引,通常对经常用于查询条件的列进行索引。
  2. 避免在过多的列上使用索引,这会增加写操作的开销,还会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3. 定期检查删除不再使用的索引。

2.3 索引示例 

添加索引

create index idx_username on users (username);

三、增加查询语句效率

我们在编写查询语句时,尽量遵循以下几点:

  1. 尽量不去使用 select *而是明确列出需要的字段,避免读取不必要的数据。
  2. 谨慎使用子查询,尽量优化为连接查询以及其他方式。
  3. 合理使用join,多表连接可能会引发性能为题,使用合适的连接类型来优化查询效率。

3.1 优化查询示例 

优化查询语句

select id, username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zhangsan' limit 1;

四、正确使用事务

4.1 什么是事务?

它是一组sql查询的集合,这些查询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失败回滚。事务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唯一性。

4.2 事务的特性

事务具有以下特性:

  1. 原子性:事务中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2. 一致性:事务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数据始终保持一致状态。
  3. 隔离性:多个事物并发执行时,每个事物都应当与其他事物相互隔离。
  4. 持久性:一旦事务进行提交,它所做的修改会永久的保存在数据库中。

事务的使用尽量遵循一点:

合理设置事务的范围,避免事务持有锁时间过长导致性能问题。

4.3 事务的示例

使用事务

start transaction; 开始一个事务,后续sql将视为一个整体,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失败。

commit; 提交事务,如果前面的所有操作都执行成功,那这些操作都将保存到数据库中。

start transaction;
insert into orders (user_id, total_amount) values (1, 100);
update users set balance = balance - 100 where id = 1;
commit;

五、分区表

5.1 什么是分区表

通过对数据表进行分区,可以提高查询性能。

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一个很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时,通过分区表可以减少查询所需的数据量,减缓查询时间。

创建分区表尽量遵循一点:

  1. 根据数据的时间范围进行分区,可以加快查询速度,针对历史性数据的查询。

5.2 分区表示例

创建分区表

partition by range (year(log_time)) 表示按照log_time字段进行分区。

partition p0 values less than(2022) 表示创建一个名为p0的分区,用于存储log_time 小于2022的数据。

create table logs (id int auto_increment,log_time timestamp,message text,primary key(id, log_time)
) partition by range (year(log_time)) (partition p0 values less than (2022),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2023),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2024)
);
http://www.lryc.cn/news/309827.html

相关文章:

  • JavaScript进阶-高阶技巧
  • C语言中“#“和“##“的用法
  • Linux命令-clock命令(用于调整 RTC 时间)
  • 编程笔记 Golang基础 045 math包
  • [Java 探索者之路] 一个大厂都在用的分布式任务调度平台
  • 基于JAVA springboot+mybatis智慧生活分享平台设计和实现
  • 详细了解C++中的namespace命名空间
  • #WEB前端(HTML属性)
  • LeetCode---【和的操作】
  • Docker容器与虚拟化技术:OpenEuler 使用 docker-compose 部署 LNMP
  • 13-微服务初探-自研微服务框架
  • LeetCode——二叉树(Java)
  • LDR6328芯片:智能家居时代的小家电充电革新者
  • 用node写后端环境运行时报错Port 3000 is already in use
  • Git 如何上传本地的所有分支
  • 【airtest】自动化入门教程(一)AirtestIDE
  • ChatGPT支持下的PyTorch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应用
  • Springboot+vue的医药管理系统(有报告)。Javaee项目,springboot vue前后端分离项目。
  • C语言:预处理
  • 计算机网络:路由协议
  • 经典动态规划题目leetcode322. 零钱兑换
  • python 使用curl_cffi 绕过jax3指纹-Cloudflare 5s盾
  • Python3学习笔记39-passlib
  • Matlab 机器人工具箱 动力学
  • Android ShellUtils手机管理器
  • 《梦幻西游》本人收集的34个单机版游戏,有详细的视频架设教程,值得收藏
  • 吴恩达机器学习全课程笔记第六篇
  • ue4.27 发现 getRandomReachedLocation 返回 false
  • 【C++ AVL树】
  • 记录一次架构优化处理性能从3千->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