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Kubernetes IoTDB系列 | IoTDB数据库同步|IoTDB数据库高可用

目录

    • 一、介绍
    • 二、应用场景
    • 三、IoTDB 数据库搭建
    • 四、修改同步配置文件
      • 1、配置接收端的参数
      • 2、配置发送端的参数
    • 五、启动同步功能发送端
    • 六、测试

一、介绍

IoTDB 数据库同步是指将一个节点的数据复制到其他节点,以确保数据的冗余和可用性。在分布式环境中,数据同步是保证系统高可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 IoTDB 数据库同步的一般介绍:

数据同步类型:

主从复制(Master-Slave Replication):在主从复制中,一个节点被指定为主节点,负责接收和处理所有的写操作。其他节点被指定为从节点,复制主节点的数据并提供读取服务。主从复制适用于读多写少的场景。
多主复制(Multi-Master Replication):在多主复制中,所有节点都是主节点,并且都负责接收和处理写操作。每个节点都将自己的数据复制到其他节点,以确保数据的冗余和可用性。多主复制适用于读写均衡的场景。
数据同步策略:

同步复制(Synchronous Replication):在同步复制中,写操作必须等到所有节点都接收到并确认写操作后才能完成。这种方式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但会增加写操作的延迟。
异步复制(Asynchronous Replication):在异步复制中,写操作不需要等待所有节点的确认,可以立即完成。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写操作的延迟,但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数据同步机制:

基于日志的复制(Log-based Replication):在基于日志的复制中,写操作被记录到一个日志文件中,并定期复制到其他节点。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基于消息的复制(Message-based Replication)

http://www.lryc.cn/news/307725.html

相关文章:

  • 重拾前端基础知识:CSS
  • 综合实战(volume and Compose)
  • 国际黄金价格要具体市况具体分析
  • 【python】0、超详细介绍:json、http
  • 可观测性在威胁检测和取证日志分析中的作用
  • win32com打开带密码excel
  • IntelliJ IDEA 的常用快捷键
  • C语言统计成绩
  • LVS做集群四层负载均衡的简单理解
  • 2.1_6 线程的实现方式和多线程模型
  • 4.5 MongoDB 文档存储
  • 什么是服务级别协议(SLA)?
  • 使用Python进行Sentinel-2 图像聚类
  • SNZ资本的首席信息官Gavin确认出席Hack .Summit() 2024香港开发者大会!
  • js里面有引用传递吗?
  • C 语言 math.h 库介绍
  • Eigen-Matrix矩阵
  • 蓝桥杯14届计算思维国赛U8组包含真题和答案
  • opencv内存溢出del释放变量 (python)
  • 【算法与数据结构】复杂度深度解析(超详解)
  • Upload-Labs-Linux1【CTF】
  • 搜维尔科技:OptiTrack 提供了性能最佳的动作捕捉平台
  • java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
  • 连不上网的解决办法集--持续更新
  • Unity之PUN2插件实现多人联机射击游戏
  • 72_Pandas.DataFrame保存并读取带pickle的系列(to_pickle、read_pickle)
  • Redis哨兵模式和Redis Cluster模式
  • C语言第三十二弹---自定义类型:联合和枚举
  • milvus upsert流程源码分析
  • QT网络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