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五)-观察者模式

前言

实际业务开发过程中,业务逻辑可能非常复杂,核心业务 + N 个子业务。如果都放到一块儿去做,代码可能会很长,耦合度不断攀升,维护起来也麻烦,甚至头疼。还有一些业务场景不需要在一次请求中同步完成,比如邮件发送、短信发送等。

就比如工作中实际遇到的,报告生成存库了,后面开发的时候又要加功能需要发送短信通知别人, 如果直接在报告存库的代码下面再写一百多行发送短信的代码,太臃肿了, 报告存库的功能和发短信的功能两者是独立的,没有必要把代码写在一堆里, 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观察者模式.

但是我看完下面的代码好像还是不会用.

1.观察者模式模式简介
定义

观察者模式(又被称为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的一种,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变化时,会通知所有的观察者对象,使他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观察者模式结构图

图 6-11 观察者模式的结构图

在观察者模式中有如下角色:

  • Subject:抽象主题(抽象被观察者),抽象主题角色把所有观察者对象保存在一个集合里,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意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对象。
  • ConcreteSubject:具体主题(具体被观察者),该角色将有关状态存入具体观察者对象,在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给所有注册过的观察者发送通知。
  • Observer:抽象观察者,是观察者者的抽象类,它定义了一个更新接口,使得在得到主题更改通知时更新自己。
  • ConcrereObserver:具体观察者,实现抽象观察者定义的更新接口,以便在得到主题更改通知时更新自身的状态。
2.观察者模式简单实现

观察者模式这种发布-订阅的形式我们可以拿微信公众号来举例,假设微信用户就是观察者,微信公众号是被观察者,有多个的微信用户关注了程序猿这个公众号,当这个公众号更新时就会通知这些订阅的微信用户。好了我们来看看用代码如何实现:

抽象观察者(Observer)

里面定义了一个更新的方法: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具体观察者(ConcrereObserver)

微信用户是观察者,里面实现了更新的方法:

public class WeixinUser implements Observer {// 微信用户名private String name;public WeixinUser(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Override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message);}}
抽象被观察者(Subject)

抽象主题,提供了attach、detach、notify三个方法: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增加订阅者* @param observer*/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删除订阅者* @param observer*/public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通知订阅者更新消息*/public void notify(String message);
}
具体被观察者(ConcreteSubject)

微信公众号是具体主题(具体被观察者),里面存储了订阅该公众号的微信用户,并实现了抽象主题中的方法:

public class Subscription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储存订阅公众号的微信用户private List<Observer> weixinUserlist = new ArrayList<Observer>();@Override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weixinUserlist.add(observer);}@Overridepublic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weixinUserlist.remove(observer);}@Overridepublic void notify(String message) {for (Observer observer : weixinUserlist) {observer.update(message);}}
}
客户端调用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ubscriptionSubject mSubscriptionSubject=new SubscriptionSubject();//创建微信用户WeixinUser user1=new WeixinUser("杨影枫");WeixinUser user2=new WeixinUser("月眉儿");WeixinUser user3=new WeixinUser("紫轩");//订阅公众号mSubscriptionSubject.attach(user1);mSubscriptionSubject.attach(user2);mSubscriptionSubject.attach(user3);//公众号更新发出消息给订阅的微信用户mSubscriptionSubject.notify("刘望舒的专栏更新了");}
}

结果

杨影枫-刘望舒的专栏更新了
月眉儿-刘望舒的专栏更新了
紫轩-刘望舒的专栏更新了
3.使用观察者模式的场景和优缺点
使用场景
  • 关联行为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关联行为是可拆分的,而不是“组合”关系。
  • 事件多级触发场景。
  • 跨系统的消息交换场景,如消息队列、事件总线的处理机制。
优点

解除耦合,让耦合的双方都依赖于抽象,从而使得各自的变换都不会影响另一边的变换。

缺点

在应用观察者模式时需要考虑一下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的问题,程序中包括一个被观察者、多个观察者,开发、调试等内容会比较复杂,而且在Java中消息的通知一般是顺序执行,那么一个观察者卡顿,会影响整体的执行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采用异步实现。

http://www.lryc.cn/news/307065.html

相关文章:

  • MySQL-七种SQL优化
  • 针对Umi、React中遇到的 “xxxx”不能用作 JSX 组件 问题解决方案
  • 蓝桥杯备战刷题one(自用)
  • 设计模式(十) - 工厂方式模式
  • http协议基础与Apache的简单介绍
  • RabbitMQ的死信队列和延迟队列
  • PyQt 逻辑与界面分离
  • opengl播放3d pose 原地舞蹈脚来回飘动
  • Linux环境基础开发工具使用篇(三) git 与 gdb
  • mybatis---->tx中weekend类
  • Shell echo、printf、test命令
  • 腾讯云主机Ubuntu22.04安装Odoo17
  • conda常用命令详解
  • Java面试——锁
  • Spring Boot与Netty:构建高性能的网络应用
  • ARMv8-AArch64 的异常处理模型详解之异常处理详解(同步异常和异步异常的分析和处理)
  • Elasticsearch:基于 Langchain 的 Elasticsearch Agent 对文档的搜索
  • 学习python的第7天,她不再开放她的听歌榜单
  • 多维时序 | Matlab实现CPO-BiTCN-BiGRU冠豪猪优化时间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低代码与大语言模型的探索实践
  • element导航菜单el-menu添加搜索功能
  • 浅析SpringBoot框架常见未授权访问漏洞
  • PostgreSQL内存上下文系统设计概述
  • C++ 网络编程学习二
  • SpringMVC 学习(四)之获取请求参数
  • 多模态表征—CLIP及中文版Chinese-CLIP:理论讲解、代码微调与论文阅读
  • Git本地分支关联远程分支
  • [FT]chatglm2微调
  • AI赋能Oracle DBA:以自然语言与Oracle数据库互动
  • Django学习记录04——靓号管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