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知识点总结-线性表(1)-线性表的定义、基本操作、顺序表表示

线性表

定义

        线性表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N(N>=0)个元素的有限序列,其中N为表长,当N=0时线性表是一张空表。

        线性表的逻辑特征:每个非空的线性表都有一个表头元素和表尾元素,中间的每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

        线性表是一种逻辑结构,表示元素之间一对一相邻的关系。顺序表(数组)和链表是指存储结构,两者属于不同的层面。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基本操作的实现取决于采用哪种存储结构,存储结构不同,算法实现也不同,比如底层采用数据实现和链表实现,对应的代码不一样,但在上层实现算法逻辑时不关心底层具体实现,上述方法名可以直接作为伪代码使用。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

(1)顺序表定义

# define MaxSize 50  // 定义线性表的最大长度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struct{ElemType  data[MaxSize] ;    // 顺序表的元素int   length ;                  // 顺序表的当前长度} SqList;                            // 别名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又称为顺序表。它是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从而使得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

        顺序表可以是静态分配的数组,也可以是动态分配的数组。如果采用动态分配,就是在使用时按照实际大小申请空间。

#define InitSize 100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 ;        // 指示动态分配数组的指针int  MaxSize , length ;  // 数组的最大容量和当前个数}SeqList;                      // 动态分配数组顺序表的类型定义C语言初始化:L.data = (ElemType *) malloc (sizeof(ElemType) * InitSize);C++初始化:  L.data = new ElemType[InitSize] ;

注意:动态分配并不是链式存储,同样还是属于顺序存储结构,其物理结构没有变化,依然是随机存取方式,只是分配的空间大小可以在运行时决定。

(2)顺序表的特点

顺序表最主要的特点是:随机访问,即通过首地址和元素序号可以在O(1)时间内找到指定的元素

顺序表的存储密度高,每个结点只存储数据元素,相对于链表来说没有指针域。

顺序表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物理上也相邻,所以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元素。

顺序表基本操作

有效性校验、边界检查:

如下面代码的“判断 i 的范围是否有效”。在函数体前面,主代码运行之前,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查,比如是否为空、是否越界等。体现代码的健壮性,完整性,在考试时如果能多这一步并加上注释,是加分项。

1)顺序表的插入代码实现

// 本算法实现将元素 e 插入到顺序表 L 中第 i 个位置
bool  ListInsert( SqList   &L  , int i , ElemType e){if ( i < 1 || i > L.length +1 ){ //  判断 i 的范围是否有效return  false; }if ( L.length >= MaxSize ){       // 当前存储空间已满,不能插入return  false;}//有效性检查for( int j = L.length ; j >= i : j--){      //将 第 i 个元素及之后的元素后移L.data[ j ] = L.data[ j-1 ] ;}L.data[ i -1 ] = e;  // 在位置 i 处放入 eL.length++;           // 线性表的长度 加 1return true;
}

插入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最好情况:在表尾插入(即 i = n + 1 ),元素移动语句将不执行,时间复杂度为 O(1) 。

最坏情况:在表头插入(即 i = 1 ),元素移动语句将执行 n 次,时间复杂度为 O( n ) 。

(2)顺序表的删除操作代码

// 本算法实现删除顺序表 L 中第 i 个位置的元素
bool  ListDelete( SqList  &L , int i , int  &e ) {if( i < 1 || i > L.length ){                     // 判断 i 的范围是否有效return false ;}e = L.data[ i -1 ] ;                             // 将被删除的元素赋值给 efor( int j = i ; j < L.length ; j++ ){           // 将第 i 个位置之后的元素前移L.data[ j -1 ] = L.data[ j ]}L.length--;                                      // 线性表的长度减 1return true;
}

最好情况:删除表尾元素(即 i = n),无须移动元素,时间复杂度为 O(1)。

最坏情况:删除表头元素(即 i = 1),需要移动一个元素外的所有元素,时间复杂度为 O(n) 。

同理删除操作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也是O(N)

(3)按值查找,返回位序。

//本算法实现查找顺序表中值为 e 的元素,如果查找成功,返回元素位序,否则返回 0
int  LocateElem( SqList  L  , ElemType e){
int i ;
for( i = 0 ; i < L.length ; i++){if( L.data[ i ] == e){return  i +1 ;     // 下标为 i 的元素值等于 e ,返回其位序 i + 1}return  0;               //退出循环,说明查找失败
}

最好情况:查找的元素就在表头,仅需比较一次,时间复杂度为 O(1) 。

最坏情况:查找的元素在表尾(或不存在)时,需要比较 n 次,时间复杂度为 O(n)。

因此,线性表按值查找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 。

(4)按下标查找、随机访问。

给定下标之后(或给定取第几个元素)可以直接通过下标访问l.data[i],l.data[i-1];因此随机访问的时间复杂度为O(1)。

下一篇文章介绍顺序表的链式表示

http://www.lryc.cn/news/305835.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 Boot 手写starter!!!
  • 移动端自动化常用的元素定位工具 介绍
  • 问题:Spark SQL 读不到 Flink 写入 Hudi 表的新数据,打开新 Session 才可见
  • 数学建模资料分享
  • 应用配置管理
  • This dependency was not found解决方法
  • 基于SpringBoot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 SQL库操作
  • 物麒平台根据入耳出耳状态使能或禁止触摸按键实现方法
  • CAS5.3使用JPA实现动态注册服务
  • unity ui界面优化
  • mysql-MVCC
  • ​Sqli-labs靶场第9关详解[Sqli-labs-less-9]
  • 第3.5章:StarRocks数据导入——Broker Load
  • Linux之ACL权限chmod命令
  • HBuilderX的特点
  • CrossOver虚拟机软件2024有哪些功能?最新版本支持哪些游戏?
  • Android LinearLayout 如何让子元素靠下居中对齐 center bottom
  • 物体检测-系列教程16:YOLOV5 源码解析6(马赛克数据增强函数load_mosaic)
  • 星河做市基金会全球DAO社区启动,为数字货币市场注入新活力
  • QT Widget自定义菜单
  • UnityWebGL 设置全屏
  • 100224. 分割数组
  • WSL2配置Linux、Docker、VS Code、zsh、oh my zsh(附Docker开机自启设置)
  • 深度学习基础(四)医疗影像分析实战
  • ChatGPT调教指南 | 咒语指南 | Prompts提示词教程(一)
  • LeetCode | 两数相加 C语言
  • 【Spring MVC】处理器映射器:AbstractHandlerMethodMapping源码分析
  • 网络编程知识整理
  • 【小白友好】leetcode 移动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