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PU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是冯·诺依曼架构和哈弗架构?

《嵌入式工程师自我修养/C语言》系列——CPU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是冯·诺依曼架构和哈弗架构?

  • 一、CPU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 1.1 CPU的结构
    • 1.2 CPU工作流程举例
  •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
    • 2.1 冯·诺依曼架构
    • 2.2 哈弗架构
  • 三、总结

快速学习嵌入式开发其他基础知识?>>>>>>>>> 返回专栏总目录 《嵌入式工程师自我修养/C语言》<<<<<<<<<

Tip📌:鼠标悬停双虚线关键词/句,可获得更详细的描述

一、CPU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CPU的结构

  CPU内部构造很简单,宏观上划分为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程序代码存储在内部存储器(内存)中,CPU可以从内存中一条一条地取指令、翻译指令并执行它。

RAM、ROM、DRAM、SRAM、Flash、EMMC傻傻分不清?建议先阅读:>>>>>> 一文帮你快速区分常用存储器!<<<<<<

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ALU):由算术单元和逻辑单元组成(他俩分别负责加、减、乘等数学运算以及与、或、非等逻辑运算),是处理器最核心的部件。ALU只是纯粹的运算单元,要想完成一个指令运行的整个流程,还需要控制单元的协助。

控制单元:通俗的讲,该部分会根据程序计数器PC中的地址,会不断地从内存RAM中取指令,放到指令寄存器中并进行译码,将指令中的操作码和操作数分别送到ALU,执行相应的运算。实际上,该单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比如划分为:

  • 指令控制:完成取指令、分析指令、PC自增等操作,然后交给执行单元来执行;
  • 时序控制:主要分为时钟发生器、倍频定义单元,时钟发生器由石英晶体振荡器发出非常稳定的脉冲信号,也就是CPU的主频,而倍频定义单元则定义了CPU主频是存储器频率(总线频率)的几倍;
  • 总线控制:控制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CPU的内外部总线;
  • 中断控制:控制各种各样的中断请求,并根据优先级的高低对中断请求进行排队,逐个交给CPU处理。

存储单元:主要包括通用寄存器(比如R0、R1. . .)、状态寄存器(CPSR)以及内部cache(缓存)。

  • 通用寄存器:用于传送和暂存数据,也可参与算术逻辑运算,并保存运算结果;
  • 状态寄存器:主要有两大功能,第一是存放当前指令执行结果的各种状态或条件码,比如结果是否为负、是否为0、是否进位、是否溢出等;其次就是存放控制信息,比如中断标志位;
  • cache: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为了解决CPU的工作频率与内存访问速度间差异过大导致的性能问题而存在,后文会解释)。

1.2 CPU工作流程举例

  假设通过高级语言编写的一行代码实现的功能是两个整数A、B相加,该程序代码经过编译器编译后,作为机器指令存储在内存RAM中,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控制单元通过指令译码电路会将该指令分解为操作码和操作数,再根据操作数地址从内存RAM中加载数据A和B,传送到ALU的输入端,然后将操作运算类型(操作码)即加法也告诉ALU。ALU有了输入数据和操作类型,就可以直接进行相应的运算了,并输出运算结果。

  为了效率考虑,运算结果一般会先保存到寄存器中,然后由控制单元将该数据从寄存器存储(Store)到内存RAM中。至此,一个完整的加法指令执行流程就结束了,控制单元会继续取下一条指令,然后翻译指令、运行指令, 周而复始。

Tips📌:

  • 内存带宽的瓶颈会拖CPU的后腿,影响CPU的性能。为了提高性能,防止RAM拖后腿,CPU一般都会在内部配置一些寄存器,用来保存CPU在计算过程中的各种临时结果和状态值。
  • ALU在运算过程中,当运算结果为0、为负、数据溢出时,会有一些Flags标志位输出,这些标志位对控制单元特别有用,如一些条件跳转指令,其实就是根据运算结果的这些标志位进行跳转的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

  上文提到CPU内部的结构其实很简单,除了ALU、控制单元、寄存器和少量Cache,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存放我们编写的代码。因此我们通常将编写的程序(指令序列)存储在额外的内部存储器——内存RAM中(建议先阅读:>>>>>> 一文帮你快速区分常用存储器!<<<<<<)。

  但上文我们也提到,内存带宽瓶颈会影响CPU的性能,于是为了兼顾存储和效率,计算机系统一般会采用内存+外存的存储结构:程序指令保存在诸如磁盘、NAND Flash、SD卡等外部存储器中,当程序运行时,相应的程序会首先加载到内存,然后CPU从内存一条一条地取指令、翻译指令和运行指令。

  计算机主要用来处理数据。我们编写的程序,除了指令,还有各种各样的数据。指令和数据都需要保存在存储器中,根据保存方式的不同,计算机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架构:冯·诺依曼架构和哈弗架构

2.1 冯·诺依曼架构

  采用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机,其特点是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混合存储,存储在同一块存储器的不同物理地址上。

  一般我们会把指令和数据存放到外存储器中,当程序运行时,再把这些指令和数据从外存储器加载到内存储器(内存储器支持随机访问并且访问速度快,这里说的外存储器通常是flash、EMMC等,内存储器指的是RAM,通常为DRAM,再次建议先阅读:>>>>>> 一文帮你快速区分常用存储器!<<<<<<),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ips📌:
  由于该架构结构简单,工程上容易实现,所以很多现代处理器都采用这种架构,如X86、ARM7、MIPS等。

2.2 哈弗架构

  采用哈弗架构的计算机,其特点是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被分开独立存储,它们分别被存放到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ips📌:

  • 每个存储器都独立编址,独立访问,而且指令和数据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并行访问;
  • 使用该架构的处理器运行效率更高,但缺点是CPU实现会更复杂。8051系列单片机采用的就是哈弗架构。

三、总结

  综上所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冯·诺依曼架构和哈弗架构是两种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架构的特点是将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块内存中,通过一个共享的总线进行数据传输。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实现,广泛应用于现代计算机系统中。而哈弗架构则是将指令和数据分开存储,通过不同的总线进行数据传输,这种结构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总的来说,他们都各有优劣,选择哪种架构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 返回专栏总目录 《嵌入式工程师自我修养/C语言》<<<<<<<<<

http://www.lryc.cn/news/301998.html

相关文章:

  • OpenAI视频生成模型Sora的全面解析:从扩散Transformer到ViViT、DiT、NaViT、VideoPoet
  • 【Java】图解 JVM 垃圾回收(一):GC 判断策略、引用类型、垃圾回收算法
  • 做抖店需要注意的几大点,新手最易踩坑,都给你们总结到这了!
  • 小程序API能力汇总——基础容器API(三)
  • 处理目标检测中的类别不均衡问题
  • (03)Hive的相关概念——分区表、分桶表
  • 2024年首发!高级界面控件Kendo UI全新发布2024 Q1
  • stable diffusion webui学习总结(2):技巧汇总
  • java 培训班预定管理系统Myeclipse开发mysql数据库web结构jsp编程servlet计算机网页项目
  • Python内置函数06——join
  • linux安装单机版redis详细步骤,及python连接redis案例
  • ts总结大全
  • 前端登录随机数字字母组合验证
  • 基于Java+SpringBoot+vue+elementui 实现即时通讯管理系统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50天(动态规划07 ● 70. 爬楼梯 (进阶) ● 322. 零钱兑换 ● 279.完全平方数
  • 【软考问题】-- 13 - 知识精讲 - 项目绩效域管理
  • VSCode无法连接远程服务器的两种解决方法
  • 【Kuiperinfer】笔记01 项目预览与环境配置
  • 都2024了,你还在使用websocket实现实时消息推送吗?
  • javaScript实现客户端直连华为云OBS实现文件上传、断点续传、断网重传
  • 微信小程序:实现微信小程序应用首页开发 (本地生活首页)
  • 【JavaScript】原型链和继承
  • (二)【Jmeter】专栏实战项目靶场drupal部署
  • 使用 ChatGPT系统学习一门知识的技巧
  • IDEA-常用插件
  • 揭秘:一行代码搞定.Net API高并发的烦恼
  • SpringBoot的 8 个优点
  • Spark中多分区写文件前可以不排序么
  • 突破编程_C++_面试(变量与常量)
  • k8s的一些关键信息(归类摘抄,非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