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ySQL进阶之路】MySQL 中表空间和数据区的概念以及预读机制

欢迎关注公众号(通过文章导读关注:【11来了】),及时收到 AI 前沿项目工具及新技术的推送!

在我后台回复 「资料」 可领取编程高频电子书
在我后台回复「面试」可领取硬核面试笔记

文章导读地址:点击查看文章导读!

感谢你的关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表空间和数据区概念

这里说一下 MySQL 中表空间和数据区的概念

表空间 其实就是我们所创建的表,创建的表对应一个表空间,表空间的磁盘文件上存储着该表里每一行的数据

由于数据在磁盘中是以数据页为单位进行存储的,一个数据页大小为 16KB,表空间中的数据肯定是需要多个数据页进行存放的,因此表空间的磁盘文件中会包含多个数据页

但是表空间的磁盘文件中包含太多数据页不太好管理,因此设计了 数据区 的概念,一个数据区对应着 64 个连续的数据页,一个数据页 16KB,因此一个数据区的大小为 1MB,256 个数据区被划分为了一组

而每一组数据区的第一个数据区,会放一些描述数据

每一个数据区的前 3 个数据页,也会放一些描述数据

数据区结构如下图:

请添加图片描述

这里为什么要说一下数据区的概念呢?

因为 MySQL 的预读机制中使用到了数据区的概念, 主要有两种预读机制:

  1. 线性预读:参数 innodb_read_ahead_threshold 默认值是 56,表示如果顺序的访问了一个区里的多个数据页,访问的数据页的数量超过了这个阈值,就会触发预读机制,把下一个相邻区中的所有数据页都加载到缓存里去

    查看默认值: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read_ahead_threshold'

  2. 随机预读:如果 Buffer Pool 里缓存了一个区里的 13 个连续的数据页,而且这些数据页都是比较频繁会被访问的,此时就会直接触发预读机制,把这个区里的其他的数据页都加载到缓存里去。性能不稳定,在 5.5 中已经被废弃,默认是 OFF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random_read_ahead'

那么这两种预读机制都是判断一个数据区中加载了多少个数据页,再去判断是否触发预读机制,一个数据区默认情况下其实就是 64 个数据页

http://www.lryc.cn/news/297164.html

相关文章:

  • JVM 性能调优 - 常用的垃圾回收器(6)
  • 【java】Hibernate访问数据库
  • 从零开始手写mmo游戏从框架到爆炸(八)— byte数组传输
  • Elasticsearch:BM25 及 使用 Elasticsearch 和 LangChain 的自查询检索器
  • uniapp的api用法大全
  • 笔记——asp.net core 中的 REST
  • 排序算法---堆排序
  • Java字符串(包含字母和数字)通用排序
  • 【Spring】springmvc如何处理接受http请求
  • 2024年安全员-B证证模拟考试题库及安全员-B证理论考试试题
  • redis过期淘汰策略、数据过期策略与持久化方式
  • Oracle Vagrant Box 扩展根文件系统
  • TDengine用户权限管理
  • 推荐一款开源的跨平台划词翻译和OCR翻译软件:Pot
  • spring boot学习第十一篇:发邮件
  • Linux中ps/kill/execl的使用
  • 【web前端开发】HTML及CSS简单页面布局练习
  • 2.7日学习打卡----初学RabbitMQ(二)
  • 【工作学习 day04】 9. uniapp 页面和组件的生命周期
  • Mysql-数据库优化-客户端连接参数
  • 【十二】【C++】vector用法的探究
  • Docker 基本介绍
  • CentOS 7 安装 install abiword
  • 开源的直播平台
  • ChatGPT 变懒最新解释!或和系统Prompt太长有关
  • 书生·浦语大模型第三课作业
  • 【Redis笔记】分布式锁及4种常见实现方法
  • SpringMVC第一天
  • 如何利用腾讯工蜂提升广告推广和用户运营效率
  • 【QT+QGIS跨平台编译】之三十二:【MiniZip+Qt跨平台编译】(一套代码、一套框架,跨平台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