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 2723. 两个 Promise 对象相加

给定两个 promise 对象 promise1 和 promise2,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promise1 和 promise2 都会被解析为一个数字。返回的 Promise 应该解析为这两个数字的和。

示例 1:

输入: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 => resolve(2), 20)),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 => resolve(5), 60))
输出:7
解释:两个输入的 Promise 分别解析为值 2 和 5。返回的 Promise 应该解析为 2 + 5 = 7。返回的 Promise 解析的时间不作为判断条件。

promise1 和 promise2 都是被解析为一个数字的 promise 对象

注:Promise是JavaScript中的内容,用于表示异步操作的最终完成(或失败)并允许我们在结果可用时处理这些操作。它们是以更有组织和结构的方式处理异步代码的一种方法。Promise有三种状态:挂起(pending)、已完成(fulfilled)或拒绝(rejected):
1.挂起:Promise的初始状态,表示异步操作仍在进行中,尚未完成。

2.已完成:Promise的状态,表示异步操作成功完成,意味着 promises的结果或值可用。

3.拒绝:Promise的状态,表示异步操作遇到错误或失败, promises的结果无法获得。Promise提供了像 .then() 和 .catch() 这样的方法来处理已解析的值或错误。

通常,使用Promise时会遇到async和await关键字,它们用于简化Promise的使用,使异步代码看起来更像同步代码:
1.async:用于定义异步函数,确保函数始终返回一个Promise。当在函数声明或函数表达式前使用async关键字时,它变成一个异步函数。请注意,从异步函数返回的非Promise对象会自动包装成Promise对象。

2.await:用于暂停异步函数的执行,直到Promise解析。它只能在异步函数内部使用。当在Promise之前使用await时,它等待Promise解析或拒绝。如果已解析,它继续执行下一行代码;如果等待的Promise被拒绝,将抛出异常。使用await允许您以更顺序且可读的方式编写异步代码,而无需使用.then()显式链接Promise。

当需要同时执行多个异步操作并等待它们全部完成,通常会使用Promise.all()方法。

Promise.all()方法用于同时处理多个Promise。它以一个Promise数组(或可迭代对象)作为输入,并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在输入数组中的所有Promise都已解析时才会解析。

Promise.all()方法将等待所有Promise解决(无论是fulfilled还是rejected)。如果所有Promise都被解决,返回的Promise也会被解决,而输入Promise的已解析值将按照输入Promise的顺序作为数组可用。

请注意:Promise.all()不仅接受Promise作为输入,还可以接受只包含数字的数组,它将解析这些数字,例如:

await Promise.all([1, 2, Promise.resolve(3), Promise.resolve(4)]).then((value) => {console.log(value)
}, (error) => {console.log(error)
})

以上代码先用Promise.resolve创建了两个已经解决的Promise对象,分别包含值3和4;之后的Promise.all接受了一个包含多个Promise对象和普通值的数组,创建了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新的Promise对象会在所有输入的Promise都解决(或其中一个拒绝)后解决,在这里,它包含了两个普通值(1和2)和两个已经解决的Promise(3和4);await关键字用于等待一个Promise解决,在这里,await等待Promise.all的解决;一旦Promise.all的所有Promise都被解决,.then()方法就会被调用,.then方法接受了两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第一个回调函数是所有Promise被解决时调用的,它接受一个参数value,参数value是一个包含所有Promise解决值的数组;如果有任何一个Promise被拒绝,或者其中一个Promise抛出了异常,.then()的第二个参数,即错误处理的回调函数,就会被调用。

使用Promise.all()允许有效并行执行多个异步操作,并在它们全部可用后处理合并的结果。

例如,当应用程序需要同时从多个API获取数据时,可以使用Promise.all()来并行启动所有请求并等待所有响应。一旦所有Promise都被解决,应用程序可以处理合并数据。

法一:使用Promise.all创建一个新的Promise,该Promise在Promise1和Promise2都被解决后解决,使用Promise.all时,我们使用await等待Promise1和Promise2都被解决。一旦由Promise.all()返回的Promise被满足,promise1和promise2的已解析值将以数组的形式可用。使用解构赋值,分别将这些值分配给res1和res2变量,最后,我们返回res1和res2的和:

/*** @param {Promise} promise1* @param {Promise} promise2* @return {Promise}*/
var addTwoPromises = async function(promise1, promise2) {try{const [res1, res2] = await Promise.all([promise1, promise2]);return res1 + res2;}catch (error){console.error(error);throw error;    // 重新抛出错误以保持将错误传播给调用者的行为}
};/*** addTwoPromises(Promise.resolve(2), Promise.resolve(2))*   .then(console.log); // 4*/

此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max(promise1,promise2)),取决于解析时间较长的那个Promise;空间复杂度为O(1)。

法二:仅使用await分别等待Promise1和Promise2的解析,此方法比法一更慢,因为法一是并行同时等待Promise1和Promise2的执行,而本方法按顺序执行两个Promise,即一个执行完后再执行另一个:

/*** @param {Promise} promise1* @param {Promise} promise2* @return {Promise}*/
var addTwoPromises = async function(promise1, promise2) {try{return await promise1 + await promise2;}catch (error){console.error(error);throw error;    // 重新抛出错误以保持将错误传播给调用者的行为}
};/*** addTwoPromises(Promise.resolve(2), Promise.resolve(2))*   .then(console.log); // 4*/

此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promise1+promise2),两个Promise串行执行;空间复杂度为O(1)。

法三:使用Promise.then()方法链接Promise:

/*** @param {Promise} promise1* @param {Promise} promise2* @return {Promise}*/
var addTwoPromises = async function(promise1, promise2) {try{return promise1.then((value1) => promise2.then((value2) => value1 + value2));}catch (error){console.error(error);throw error;    // 重新抛出错误以保持将错误传播给调用者的行为}
};/*** addTwoPromises(Promise.resolve(2), Promise.resolve(2))*   .then(console.log); // 4*/

此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promise1+promise2),两个Promise串行执行;空间复杂度为O(1)。

法四:我们可以并行处理promise1和promise2的解决,并累积结果,即我们可以使用计数器来跟踪已解决的Promise数量,一旦所有Promise都已解决,它将使用累积的结果解决新的Promise:

/*** @param {Promise} promise1* @param {Promise} promise2* @return {Promise}*/
var addTwoPromises = async function(promise1, promise2)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let count = 2;let res = 0;[promise1, promise2].forEach(async promise => {try{const subRes = await promise;res += subRes;--count;if (count == 0){resolve(res);}}catch (err){reject(err);}});});
};/*** addTwoPromises(Promise.resolve(2), Promise.resolve(2))*   .then(console.log); // 4*/

以上代码创建了一个新Promise对象,并在其构造函数中执行了一个迭代,resolve和reject是Promise的构造函数提供的回调函数,用于控制Promise的状态,resolve的作用是将Promise的状态从待定(pending)变为已解决(fulfilled),reject的作用是将Promise的状态从待定(pending)变为已拒绝(rejected)。对于每个Promise,使用async等待其解决值,这个过程是并行的。此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max(promise1,promise2)),取决于解析时间较长的那个Promise;空间复杂度为O(1)。

http://www.lryc.cn/news/279869.html

相关文章:

  • Flutter--常用技术文档
  • 行分类问题
  • java常见面试题:如何使用Java进行XML解析和生成?
  • 【LabVIEW FPGA入门】LabVIEW FPGA实现I2S解码器
  • linux 安装sipp
  • c++最值查找
  • xtu-c语言考试复习-2
  • MySQL决战:MySQL数据导入导出
  • Unity 面试篇|(二)Unity基础篇 【全面总结 | 持续更新】
  • TIDB的忘了root用户密码和数据库密码解决办法
  • QT基础篇(4)QT5基本对话框
  • Springboot项目Nacos做配置中心
  • SpringSecurity入门demo(三)多用户身份认证
  • 【设计模式-02】Strategy策略模式及应用场景
  • ssh远程登陆
  • go如何终止多个for select循环嵌套
  • nginx(1.13.7)首次安装出现:【make: *** 没有规则可以创建“default”需要的目标“build” 问题】解决措施
  • 2024.1.8 关于 Redis 数据类型 Zset 集合命令、编码方式、应用场景
  • ffmpeg[学习(四)](代码实现) 实现音频数据解码并且用SDL播放
  • C++ 字符串哈希 || 字符串前缀哈希法
  • 【java】项目部署liunx服务器的简单步骤
  • 深度学习笔记(五)——网络优化(1):学习率自调整、激活函数、损失函数、正则化
  • 鸿蒙开发现在就业前景怎样?
  • 试用统信服务器操作系统UOS 20
  • [情商-11]:人际交流的心理架构与需求层次模型
  • 【.NET Core】Lazy<T> 实现延迟加载详解
  • 坑记(HttpInputMessage)
  • day04打卡
  • 语义分割miou指标计算详解
  • Unity3d 实现直播功能(无需sdk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