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分布式全局id

分布式全局id

snowflake 算法是 twitter 开源的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采用 Scala 语言实现,是把一个 64 位的 long 型的 id,1 个 bit 是不用的,用其中的 41 bits 作为毫秒数,用 10 bits 作为工作机器 id,12 bits 作为序列号。

  • 1 bit:不用,为啥呢?因为二进制里第一个 bit 为如果是 1,那么都是负数,但是我们生成的 id 都是正数,所以第一个 bit 统一都是 0。
  • 41 bits:表示的是时间戳,单位是毫秒。41 bits 可以表示的数字多达 2^41 - 1 ,也就是可以标识 2^41 - 1 个毫秒值,换算成年就是表示 69 年的时间。
  • 10 bits:记录工作机器 id,代表的是这个服务最多可以部署在 2 ^ 10 台机器上,也就是 1024 台机器。但是 10 bits 里 5 个 bits 代表机房 id,5 个 bits 代表机器 id。意思就是最多代表 2^5 个机房(32 个机房),每个机房里可以代表 2^5 个机器(32 台机器)。
  • 12 bits:这个是用来记录同一个毫秒内产生的不同 id,12 bits 可以代表的最大正整数是 2^12 - 1 = 4096 ,也就是说可以用这个 12 bits 代表的数字来区分同一个毫秒内的 4096 个不同的 id。
0 | 0001100 10100010 10111110 10001001 01011100 00 | 10001 | 1 1001 | 0000 00000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etails 实现不用看,有工具实现得更好

public class IdWorker {private long workerId;private long datacenterId;private long sequence;public IdWorker(long workerId, long datacenterId, long sequence) {// sanity check for workerId// 这儿不就检查了一下,要求就是你传递进来的机房id和机器id不能超过32,不能小于0if (workerId > maxWorkerId || workerId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worker Id can't be greater than %d or less than 0", maxWorkerId));}if (datacenterId > max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datacenter Id can't be greater than %d or less than 0", maxDatacenterId));}System.out.printf("worker starting. timestamp left shift %d, datacenter id bits %d, worker id bits %d, sequence bits %d, workerid %d",timestampLeftShift, datacenterIdBits, workerIdBits, sequenceBits, workerId);this.workerId = workerId;this.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this.sequence = sequence;}private long twepoch = 1288834974657L;private long workerIdBits = 5L;private long datacenterIdBits = 5L;// 这个是二进制运算,就是 5 bit最多只能有31个数字,也就是说机器id最多只能是32以内private long maxWorkerId = -1L ^ (-1L << workerIdBits);// 这个是一个意思,就是 5 bit最多只能有31个数字,机房id最多只能是32以内private long maxDatacenterId = -1L ^ (-1L << datacenterIdBits);private long sequenceBits = 12L;private long workerIdShift = sequenceBits;private long datacenterId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private long timestampLeft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 + datacenterIdBits;private long sequenceMask = -1L ^ (-1L << sequenceBits);private long lastTimestamp = -1L;public long getWorkerId() {return workerId;}public long getDatacenterId() {return datacenterId;}public long getTimestamp()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public synchronized long nextId() {// 这儿就是获取当前时间戳,单位是毫秒long timestamp = timeGen();if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System.err.printf("clock is moving backwards.  Rejecting requests until %d.", lastTimestamp);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tring.format("Clock moved backwards.  Refusing to generate id for %d milliseconds",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if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这个意思是说一个毫秒内最多只能有4096个数字// 无论你传递多少进来,这个位运算保证始终就是在4096这个范围内,避免你自己传递个sequence超过了4096这个范围sequence = (sequence + 1) & sequenceMask;if (sequence == 0) {timestamp = tilNextMillis(lastTimestamp);}} else {sequence = 0;}// 这儿记录一下最近一次生成id的时间戳,单位是毫秒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这儿就是将时间戳左移,放到 41 bit那儿;// 将机房 id左移放到 5 bit那儿;// 将机器id左移放到5 bit那儿;将序号放最后12 bit;// 最后拼接起来成一个 64 bit的二进制数字,转换成 10 进制就是个 long 型return ((timestamp - twepoch) << timestampLeftShift) | (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Shift)| (workerId << workerIdShift) | sequence;}private long tilNextMillis(long lastTimestamp) {long timestamp = timeGen();while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timestamp = timeGen();}return timestamp;}private long timeGen()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测试---------------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dWorker worker = new IdWorker(1, 1, 1);for (int i = 0; i < 30; i++) {System.out.println(worker.nextId());}}}

:::

思考

需要用到雪花算法一般都是大型分布式系统,而分布式意味着同一套代码的重复部署,所以上面的雪花算法还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

  1. 分布式系统中的workerId/datacenterId 怎么确保强唯一
  2. timeStamp 怎么确保系统时钟不回拨

业界大牛的实现

  • https://github.com/baidu/uid-generator/blob/master/README.zh_cn.md

UidGenerator是Java实现的, 基于Snowflake算法的唯一ID生成器。UidGenerator以组件形式工作在应用项目中, 支持自定义workerId位数和初始化策略, 从而适用于docker等虚拟化环境下实例自动重启、漂移等场景。 在实现上, UidGenerator通过借用未来时间来解决sequence天然存在的并发限制; 采用RingBuffer来缓存已生成的UID, 并行化UID的生产和消费, 同时对CacheLine补齐,避免了由RingBuffer带来的硬件级「伪共享」问题. 最终单机QPS可达600万。

  • https://tech.meituan.com/2017/04/21/mt-leaf.html

在复杂分布式系统中,往往需要对大量的数据和消息进行唯一标识。如在美团点评的金融、支付、餐饮、酒店、猫眼电影等产品的系统中,数据日渐增长,对数据分库分表后需要有一个唯一ID来标识一条数据或消息,数据库的自增ID显然不能满足需求;特别一点的如订单、骑手、优惠券也都需要有唯一ID做标识。此时一个能够生成全局唯一ID的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概括下来,那业务系统对ID号的要求有哪些呢?

  1. 全局唯一性:不能出现重复的ID号,既然是唯一标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 趋势递增:在MySQL InnoDB引擎中使用的是聚集索引,由于多数RDBMS使用B-tree的数据结构来存储索引数据,在主键的选择上面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有序的主键保证写入性能。
  3. 单调递增:保证下一个ID一定大于上一个ID,例如事务版本号、IM增量消息、排序等特殊需求。
  4. 信息安全:如果ID是连续的,恶意用户的扒取工作就非常容易做了,直接按照顺序下载指定URL即可;如果是订单号就更危险了,竞对可以直接知道我们一天的单量。所以在一些应用场景下,会需要ID无规则、不规则。
http://www.lryc.cn/news/277698.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boot 房屋租赁系统
  • TypeScript接口、对象
  • Flask 菜品管理
  • 亚马逊实时 AI 编程助手 CodeWhisperer使用体验
  • [机缘参悟-123] :实修 - 东西方各种思想流派实修的要旨与比较?
  • 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时钟系统设计
  • 《每天十分钟》-红宝书第4版-基本引用类型
  • 【EAI 005】EmbodiedGPT:通过具身思维链进行视觉语言预训练的具身智能大模型
  • 一文读懂「Chain of Thought,CoT」思维链
  • 杨中科 ASP.NET Core 中的依赖注入的使用
  • Spring Boot 和 Spring 有什么区别
  • Linux——以太网
  • HTTP 代理原理及实现(二)
  • JavaScript 地址信息与页面跳转
  • 力扣(leetcode)第383题赎金信(Python)
  • 提升网络安全重要要素IP地址
  • 解析c++空指针解引用奔溃
  • Oracle START WITH 递归语句的使用方法及示例
  • 使用Windbg动态调试目标进程的一般步骤详解
  • Linux驱动学习—输入子系统
  • 计算机网络(2)
  • 什么是预训练Pre-training—— AIGC必备知识点,您get了吗?
  • bat脚本sqlserver 不同数据库同步
  • 阶段十-分布式-Redis02
  • 微信小程序实战-02翻页时钟-2
  • 每天刷两道题——第十一天
  • Git提交规范
  • apache2的虚拟主机的配置
  • Provide/Inject 依赖注入(未完待续)
  • 力扣173. 二叉搜索树迭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