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pring】19 AOP介绍及实例详解

文章目录

    • 1. 定义
      • 1)什么意思呢?
      • 2)如何解决呢?
    • 2. 基本概念
      • 1)切面(Aspect)
      • 2)切点(Pointcut)
      • 3)通知(Advice)
      • 4)连接点(Join Point)
      • 5)织入(Weaving)
    • 3. 例子
      • 1)添加依赖
      • 2)定义一个测试类
      • 3)创建切面
      • 4)创建启动类
      • 5)运行应用程序
    • 4. 将 [基本概念] 和 [例子] 结合解释说明
    • 总结

Spring 框架提供了强大的面向切面编程(AOP)支持,使得我们能够更方便的实现横切关注点的功能,比如日志记录、事务管理等。本文将深入探讨 Spring AOP 的概念、原理以及如何在应用程序中应用 AOP。

1. 定义

AOP 是一种编程范式,它允许将横切关注点与业务逻辑分离。横切关注点是那些跨足多个模块的关注点,比如日志、事务、方法执行时间等。通过 AOP 我们可以在不修改原始业务逻辑代码的情况下,将这些关注点模块化。

1)什么意思呢?

概念往往都是让人读不懂的,接下来让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

首先看看我们的需求是什么呢?我们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会写了无数个方法,想在每个方法开头和结束打印一下日志,例如某某方法开始了和某某方法结束了。

如下图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是不是可以很清晰的发现一个问题,有无数个方法我们就需要在无数个方法里面分别加上这两个代码。。。

2)如何解决呢?

使用 AOP 面向切面编程,统一来一下。这就好像我们想把一些纸剪成两半似的,一张一张的剪就很慢(和上面现象一样),我们可以给它们摞起来然后用剪刀一刀下去,咔!全部剪开(AOP面向切面编程)。

就变成了下图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是不是突然发现爽歪歪啦!

2. 基本概念

1)切面(Aspect)

切面是一种模块化的单元,它包含了横切关注点的实现,在 Spring AOP 中,切面是由切点和通知组成的。

2)切点(Pointcut)

切点定义了在何处应用切面的规则,它是一个表达式,用于匹配连接点(在应用中执行的特定代码位置),切点决定了切面在哪里生效。

3)通知(Advice)

通知是切面的具体实现,它定义了在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应用切面的逻辑。常见的通知类型包括前置通知、后置通知、异常通知、最终通知和环绕通知。

4)连接点(Join Point)

连接点是在应用中执行的特定代码位置,如方法调用、方法执行、异常抛出等,它是切点的实际执行实例。

5)织入(Weaving)

织入是将切面应用到目标对象并创建代理对象的过程。织入可以在编译时、类加载时、运行时进行。

3. 例子

1)添加依赖

pom.xml 中添加 spring-aopaspectjweaver 两个依赖(这里只写了本次新添加的两个)

        <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artifactId>spring-aop</artifactId></dependency><dependency><groupId>org.aspectj</groupId><artifactId>aspectjweaver</artifactId><version>1.9.20.1</version></dependency>

2)定义一个测试类

创建一个简单的业务类,例如 DemoController ,其中包含一个待切入的方法

package com.cheney.koala.controller;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DemoController {public void print(){System.out.println("Hello");}
}

3)创建切面

创建一个切面类,例如 LoggingAspect ,用于定义在方法执行前后打印日志的通知

package com.cheney.koala.aspect;import org.aspectj.lang.JoinPoint;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After;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Aspect;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Before;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Pointcu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LoggingAspect {@Pointcut("execution( * com.cheney.koala.controller.*.*(..) )")public void demoActionExecution() {}@Before("demoActionExecution()")public void logBefore(JoinPoint joinPoint) {System.out.println("方法 "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 " 开始啦");}@After("demoActionExecution()")public void logAfter(JoinPoint joinPoint) {System.out.println("方法 "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 " 结束啦");}
}

在这个切面中,我们使用 @Aspect 注解标识这是一个切面类。

@Pointcut("execution( * com.cheney.koala.controller.*.*(..) )") 这句代码是一个 Spring AOP 中的切点表达式,用于定义在哪些方法上应用切面。

  • @Pointcut:这是一个注解,用于定义切点,即在哪些方法上应用切面
  • execution:这是切点表达式的一部分,表示匹配方法的执行
  • *:这是通配符,表示匹配任意返回类型的方法
  • com.cheney.koala.controller:这是包名,表示匹配该包下的所有类
  • *.*(..):这也是通配符,表示匹配该包下所有类的所有方法

因此,整个表达式的意思就是匹配 com.cheney.koala.controller 包下所有类的所有方法,无论返回类型和参数类型是什么,都是我想切的对象(也即前后加入方法开始和方法结束的日志)

@Before@After 注解的通知方法中,使用 JoinPoint 获取连接点信息,包括方法签名等

4)创建启动类

KoalaApplication.java 中,添加了默认启动后调用 DemoController 里的 print 方法,仅仅是为了测试方便,没有别的特殊用意。

package com.cheney.koala;import com.cheney.koala.controller.DemoControll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KoalaApplic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SpringApplication.run(KoalaApplication.class, args);DemoController demo = context.getBean(DemoController.class);demo.print();}
}

5)运行应用程序

运行应用程序,你将看到如下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 print 开始啦
Hello
方法 print 结束啦

这表明我们成功地通过 AOP 切面在方法执行前后分别打印了日志

4. 将 [基本概念] 和 [例子] 结合解释说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切面 **

    使用 @Aspect 注解标识这是一个切面类。在类中使用 @Pointcut 注解定义了一个切点 demoActionExecution,用于匹配我想切的对象

  • 切点

    execution( * com.cheney.koala.controller.*.*(..) ) 表示 com.cheney.koala.controller 包下所有类的所有方法,无论返回类型和参数类型是什么,都是我想切的对象

  • 连接点

    使用 JoinPoint 获取连接点信息,包括方法签名等

  • 通知

    使用 @Before@After 注解定义了两个通知方法,分别在方法执行前后执行

  • 织入

    在运行时,Spring AOP 将切面织入目标对象的方法中,从而在方法执行前后执行通知

总结

通过 Spring AOP,我们能够将关注点(如日志记录)与业务逻辑分离,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可维护。在实际应用中,AOP 可以应用于诸如事务管理、安全性、性能监控等方面,为应用程序提供更高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本文通过一个日志打印的例子,详细介绍了在 Spring AOP 中切面、切点、通知、连接点和织入的概念,并成功地使用 AOP 实现了在方法执行前后分别打印日志的功能。这种方式帮助我们实现了横切关注点的代码重用,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也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将 AOP 应用到具体项目开发中。

http://www.lryc.cn/news/272993.html

相关文章:

  • ES(Elasticsearch)的基本使用
  • 【JVM面试题】Java中的静态方法为什么不能调用非静态方法
  • 对‘float16_t’的引用有歧义
  • Windows重装升级Win11系统后 恢复Mysql数据
  • MySQL之四大引擎、账号管理以及建库
  • shell编程——查找局域网内存活主机
  • python django 个人记账管理系统
  • C#的Char 结构的方法之IsLetterOrDigit()
  • 配置Docker私有仓库
  • 计算机网络-动态路由
  • 光耀未来 第一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太阳能光伏赛道决赛在宜宾举行
  • 【小沐学NLP】Python实现TF-IDF算法(nltk、sklearn、jieba)
  • .cer格式证书文件和 .pfx格式证书文件有什么区别?
  • 【docker实战】安装tomcat并连接mysql数据库
  • LeetCode 每日一题 Day 32 ||递归单调栈
  • 【mars3d】FixedRoute的circle没有跟polyline贴着模型的解决方案
  • Day7 vitest 之 vitest配置第三版
  • git补充上次提交
  •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 flink table view datastream互转
  • redis重启后数据丢失问题解决(亲测好用)
  • 敬请期待……
  • 3.10 Android eBPF HelloWorld调试(四)
  • PyTorch常用工具(1)数据处理
  • docker-简单说说cgroup
  • 印象笔记04: 如何将印象笔记超级会员价值最大化利用?
  • 我的JDK动态代理流程
  • uniapp Vue3 面包屑导航 带动态样式
  • openGauss学习笔记-174 openGauss 数据库运维-备份与恢复-导入数据-管理并发写入操作
  • 数据分析可被划分为4个重要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