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语言经典错误总结(三)

一.指针与数组理解

 我们都知道定义一个数组然后对其进行各种想要的操作,但是你真的能够区分那些是对数组的操作,那些是通过指针实现的吗?

例如;arr[1]=10;这个是纯粹对数组操作实现的吗?

答案肯定不是,实际上我们定义一个数组之后只能做两件事:

1.确定数组的大小

2.获得一个指向该数组下标为0的元素指针

其他的操作本质上都是通过指针来实现的

为什么我要将这个呢?因为如果你能够理解这个,那么你就会明确的知道下面这个结论:

任何一个数组下标运算都等同于一个对应的指针运算

讲到这里,我们有必要重新讲解下对数组名的理解:

数组名就是数组⾸元素(第⼀个元素)的地址是对的,但是有两个例外:
1.sizeof(数组名),sizeof中单独放数组名,这⾥的数组名表⽰整个数组,计算的是整个数组的⼤⼩,
单位是字节
2.&数组名,这⾥的数组名表⽰整个数组,取出的是整个数组的地址(整个数组的地址和数组⾸元素的地址是有区别的)
除此之外,任何地⽅使⽤数组名,数组名都表⽰⾸元素的地址。
关于指针的常见错误如下:
假如我们现在要定义两个指针指向对应的位置,我们的代码可能如下:
int* fast=NULL, slow=NULL;

但是你会发现在使用时,fast是指针,而slow却只是一个int型整数,原因就在于这里定义你写错了,正确的如下:

int* fast=NULL, *slow=NULL//注意slow前面加*

指针常见错误二:

如果两个指针fast 和 slow不指向同一个数组中(同一个连续的空间),是不能够进行相减操作的

给大家看一个案例,大家可以找找有几处错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char arr1 = "hello";char arr2 = "world";char* pc = malloc(strlen(arr1) + strlen(arr2));//操作//……//结束return 0;
}

下面看我说的对不对:

1.用到malloc一定要检查空间大小,如果接下来我要进行strcat或者strcpy等操作,你确定开辟的空间够用吗?‘\0'我放在哪呢?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malloc开辟空间不够大,我们应该开辟:

char* pc = malloc(strlen(arr1) + strlen(arr2)+1);

2.一个动态开辟的内存,你确定一定开辟成功?所以我们开辟后一定要检查:

char* pc = malloc(strlen(arr1) + strlen(arr2)+1);
if (pc == NULL)
{return -1;
}

3.指针有没有问题呢?你如果用完了指针,你是不是要归还给系统呢?

//结束
free(pc);
pc = NULL;

因此,正确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char arr1 = "hello";char arr2 = "world";char* pc = malloc(strlen(arr1) + strlen(arr2)+1);if (pc == NULL){return -1;}//操作//……//结束free(pc);pc = NULL;return 0;
}

关于指针还有一个易错点:
复制指针并不会复制指针所指向的数据
下面我们来深入理解下这句话:
假如现在我定义一个数组:int arr[3]={1,2,3};
再定义一个指针:int  p1=arr;
代码如下:
int arr[3]={1,2,3};
int* p1=arr

如果现在我们在:

int arr[3]={1,2,3};
int* p1=arr;
int* p2=p1;

现在是不是p1和p2都指向数组首元素了,如果我再:

int arr[3]={1,2,3};
int* p1=arr;
int* p2=p1;
p2[1]=5;

此时我想问p1[1]=?是不是也是5,没错,这就表明,新开辟p2指针是没有复制数据的,而是直接和p1指向同一块空间,明白这个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指针底层理解!

指针和数组可以说是C语言重点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它们彻底学透。

二.边界计算和不对称边界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i = 0;int arr[] = { 1,2,3,4,5,6,7,8,9,10 };for (i; i <= 12; i++){arr[i] = 0;printf("hello world\n");}return 0;
}

看这个代码,结果大家都知道,就是会陷入死循环,现在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个简单问题呢?假如你写的i<=12改成i<=10,如果编译器检查不严格,也可能代码陷入死循环的状态,接下来我们就慢慢来告诉大家如何能够避免这种错误代码(即循环次数问题)。

现在假如我有100米长的围栏需要每10米立一根栏杆,请问我要买几根?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肯定会不假思索的答出:11根

现在我们回到元素上,请问:16<=x<=37,满足条件的整数有多少?是20?21?还是22?

我想如果你对此不熟悉的话,可能需要一番思索,然后才会回答:22

现在我们有这样一个方法来快速的判断元素个数:

如果我们将16<=x<=37转换为;16<=x<38,这个你会发现:38-16=22,即为结果

这个对于编程有啥关系呢?你可能会问


首先这种不对称关系被称为:不对称边界,在数组中,该边界中的上界(大的边界)即为元素个数,这样可以非常简洁的表示而不会出错。

对比下面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10] = { 0 };for (int i = 0; i <= 9; i++){arr[i] = i;}return 0;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10] = { 0 };for (int i = 0; i <10; i++){arr[i] = i;}return 0;
}

将i<=9改成i<10,这样看起来可能不美观,但是可以非常有效帮助到你,如果你对此还感兴趣,可以去了解缓冲区知识,那里运用不对称边界又是美妙的体会。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不对称边界书写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章参考《C陷阱与缺陷》,欢迎大家自己阅读,体会里面的奇妙,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不断完善自己缺漏,弥补不足!
http://www.lryc.cn/news/261715.html

相关文章:

  • Ubuntu系统入门指南:基础操作和使用
  • MyBatis原理解读
  • Linux---文本搜索命令
  • Unity中Shader语义的理解
  • Flink系列之:Top-N
  • CSS的三大特性(层叠性、继承性、优先级---------很重要)
  • 飞天使-docker知识点10-docker总结
  • 旅游管理虚拟情景实训教学系统演示
  • Linux Shell——输入输出命令详解
  • MFC 第一个窗口程序
  • SQL语句的执行顺序怎么理解?
  • js解析.shp文件
  • 关于“Python”的核心知识点整理大全25
  • 代码随想录刷题题Day15
  • 软件设计师——信息安全(一)
  • git必须掌握:git远程变动怎么解决
  • Python里的时间模块
  • SCI一区级 | Matlab实现GWO-CNN-GRU-selfAttention多变量多步时间序列预测
  • C#学习相关系列之自定义遍历器
  • WPS没保存关闭了怎么恢复数据?3个方法,完成数据恢复!
  • 数据结构和算法-最小生成树(prim和krusakal)和最短路径问题(BFS和dijkastra和floyd)
  • 响应者链概述
  • ShenYu网关Http服务探活解析
  • 基于dockerfile搭建LNMP
  • 基于VGG-16+Android+Python的智能车辆驾驶行为分析—深度学习算法应用(含全部工程源码)+数据集+模型(三)
  • springMVC-@RequestMapping
  • 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基于树种算法3D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覆盖优化 - 附代码
  • web前端项目-影视网站开发
  • QT:Unable to create a debugging engine.
  • 如何理解Rust语言中的“impl”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