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 单片机的时钟
注意:本文的内容无法保证绝对精确,后续可能会做改动,只是自己的笔记。这里的资料均源自数据手册本身。
PIC18系列单片机的参考时钟可以选择三个基础时钟源:
Primary Clock, OSC1 or OSC2,
Secondary Clock,
Inner clock.
时钟源分为两个是为了适应高低功耗模式。
内部时钟源有三个主振荡器,分别提供HF16M, MF500K和LF31.25K的频率。
内部时钟可最高提供16M的时钟。
使用外部时钟时,针对主时钟,可以引入一个4x PLL。
在查看既有开发板的原理图,想要弄懂的相关的时钟配置时,首先需要查看芯片时钟管脚。芯片的管脚定义在PIN表格中。这两个管脚的连接方法:
如果启用了外部时钟,它有几种接法:
RC电路
晶振
外部震荡输入。
MPLAB的配置部分,在调试阶段,可以直接配置内部时钟。单独使用 U口为开发板调试目的供电,为了防止usb电力供应不足,可以调低时钟频率。
附录 程序烧录和调试
PIC系列的单片机的 In-Circuit Serial Programming ,只需要用到三根线:时钟,数据和供电。
对于调试用途,某些其他的管脚无法复用(这个部分我不是非常清楚),它们是:
MCLR/VPP/RE3
VDD
VSS
RB7
RB6
对于已经启用Code protect功能的芯片,擦除,需要启用block er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