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YOLOV7模型调试记录

先前的YOLOv7模型是pytorch重构的,并非官方提供的源码,而在博主使用自己的数据集进行实验时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生怕是由于源码重构导致该问题,此外还需进行对比实验,因此便从官网上下载了源码,进行调试运行。

环境配置

由于博主先前曾经运行过pytorch版本的yolov7,因此这次就沿用那个虚拟环境了。
有需要了解相关配置的可以参考博主这篇博客:

写在前面,关于YOLOv7的代码中有个wandb大家可以将其关闭,因为这个实际上没有啥用途反而在运行中会造成下载屏障,配置错误等问题,关闭方法打开下面这个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后在开头代码:

try:import wandbfrom wandb import init, finish
except ImportError:wandb = None

后加上wandb = None,即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

将源码下载完成后,先进行简单测试看看环境是否符合,可以先运行detect.py,修改下其中的预训练模型文件:这里建议大家手动下载。

parser.add_argument('--weights', nargs='+', type=str, default='./weights/yolov7.pt', help='model.pt path(s)')

其余的就不用动了,运行成果后会提示你将检测结果放到相应文件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训练调试

这个才是我们的重头戏
其实这个配置并不难,我们使用的是YOLO格式的数据集,该数据集就是先前博主在运行YOLOv8模型时制作的。
具体制作过程参考博主这篇博文:

YOLOv8调试记录

主要便是执行下面这段代码,即将VOC格式数据集转换为YOLO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后创建数据集配置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修改train.py中的相关配置:分别对应预训练模型参数,模型框架与数据集配置文件,此外还需修改epochs和batch-size等。

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num_workers也尽量调大些,这是程序所能调用的线程数目,项目的运行速度不但取决于GPU性能,同时与数据集加载速度有关,博主先前忘记调整使用的是默认值0,此时项目运行极慢,一晚上才跑了40epochs,查询GPU使用情况,发现很多适合GPU都处于空载状态,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修改num_worker后,项目运行所占用的显存就会增加,这时还要适当的调整batch-size,而batch-size调小后速度会变快,但却不易收敛。
这里博主设置num-workers为6,batch-size=12,此时的CPU利用率就达到了70%左右。而GPU占用显存为8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每次dataloader加载数据时:dataloader一次性创建num_worker个worker,(也可以说dataloader一次性创建num_worker个工作进程,worker也是普通的工作进程),并用batch_sampler将指定batch分配给指定worker,worker将它负责的batch加载进RAM。

    然后,dataloader从RAM中找本轮迭代要用的batch,如果找到了,就使用。如果没找到,就要num_worker个worker继续加载batch到内存,直到dataloader在RAM中找到目标batch。一般情况下都是能找到的,因为batch_sampler指定batch时当然优先指定本轮要用的batch。

  2. num_worker设置得大,好处是寻batch速度快,因为下一轮迭代的batch很可能在上一轮/上上一轮…迭代时已经加载好了。坏处是内存开销大,也加重了CPU负担(worker加载数据到RAM的进程是CPU复制的嘛)。num_workers的经验设置值是自己电脑/服务器的CPU核心数,如果CPU很强、RAM也很充足,就可以设置得更大些。

  3. 如果num_worker设为0,意味着每一轮迭代时,dataloader不再有自主加载数据到RAM这一步骤(因为没有worker了),而是在RAM中找batch,找不到时再加载相应的batch。缺点当然是速度更慢。

随后我们还需修改模型配置文件中检测的类别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后我们运行train.py文件就OK了:这里由于博主使用了一小部分数据集所以效果并不理想,稍后会将其上传至服务器上进行实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batch-size的影响:

batchsize越小,一个batch中的随机性越大,越不易收敛。然而batchsize越小,速度越快,权值更新越频繁;且具有随机性,对于非凸损失函数来讲,更便于寻找全局最优。从这个角度看,收敛更快,更容易达到全局最优。

batchsize越大,越能够表征全体数据的特征,其确定的梯度下降方向越准确,(因此收敛越快),且迭代次数少,总体速度更快。然而大的batchsize相对来讲缺乏随机性,容易使梯度始终向单一方向下降,陷入局部最优;而且当batchsize增大到一定程度,再增大batchsize,一次batch产生的权值更新(即梯度下降方向)基本不变。因此理论上存在一个最合适的batchsize值,使得训练能够收敛最快或者收敛效果最好(全局最优点)。

http://www.lryc.cn/news/25369.html

相关文章:

  • 模拟光伏不确定性——拉丁超立方抽样生成及缩减场景(Matlab全代码)
  • Elasticsearch聚合查询速览
  • CEC2017:鱼鹰优化算法(Osprey optimization algorithm,OOA)求解cec2017(提供MATLAB代码)
  • Vue3 企业级项目实战:通关 Vue3 企业级项目开发,升职加薪快人一步
  • vue样式绑定(v-if)
  • 无需公网IP,安全稳定实现U8C异地访问
  • Graph Neural Network(GNN)图神经网络
  • JSTL核心库的简单使用
  • ffmpeg.dll丢失怎么办,有什么修复ffmpeg.dll的方法
  • 【学习笔记】NOIP爆零赛9
  • SpringMVC的常用组件和工作流程及部分注解解析
  • 创建Firebase项目并接入Firebase推送: Firebase Cloud Messaging (FCM)
  • MyBatis的简单使用
  • 最新的Windows docker安装方法
  • 2023软件测试工程师涨薪攻略,3年如何达到30K
  • 【算法题】1927. 求和游戏
  • 有趣的 Kotlin 0x10:操作符 ..<
  • mysql数据库之索引使用原则
  • 【Java】Spring Boot 日志文件
  • 软件项目管理计算题复习(1)
  • BMI160 BOSCH/博世 六轴 加速度 陀螺仪 传感器
  • ROS探索[wpr_simulation的编译]
  • 连接Oracle数据库失败(ORA-12514)故障排除
  • DevOps 学习笔记(一) | DevOps 简介及环境搭建
  • 日志收集笔记(Filebeat 日志收集、Logstash 日志过滤)
  • 字节二面,原来是我对自动化测试的理解太浅薄了..
  • 2023雅虎邮箱不能注册?别急,这份教程教你成功注册雅虎邮箱
  • Elasticsearch 自动补全 completion type
  • GB28181协议实现源码Android源码
  • HNU工训中心: 三人表决器及八人抢答器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