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使用两个栈实现队列】

文章目录

  •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特点
  • 二、基本接口函数的实现
    • 1.栈的接口
    • 2.创建队列骨架
    • 3.入队操作
    • 4.取出队列元素
    • 5.返回队首元素
    • 6.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 7.销毁队列
  • 总结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特点

栈的特点是后进先出,而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先出。
使用两个栈实现队列,必须具备队列的先进先出的功能。

举个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向其中一个栈中放入4个元素,那么按照队列的特点,出队时是1先出队,所以需要把栈的所有元素全部出栈转移到空栈中。

再逐一出元素。

假如出栈一次后,又需要入栈,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则需要把元素存入空栈中,出栈的时候就出右边的非空栈。
出完右边的非空栈后,假如还想出栈,应该出的是5,那么就把左边的元素导入到右边的空栈,再出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如下:
两个栈实现队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基本接口函数的实现

1.栈的接口

typedef int STDataType;//采用顺序表来实现栈和队列
//采用链表形式来实现也可以,不过更加推荐顺序表,顺序表
//最大的优点就是支持随机访问typedef struct Stack
{STDataType* a;int top;int capacity;
}ST;void StackInit(ST* ps);
void StackDestroy(ST* ps);
void StackPush(ST* ps, STDataType x);
void StackPop(ST* ps);//取栈顶数据
STDataType StackTop(ST* ps);
int StackSize(ST* ps);
bool StackEmpty(ST* ps); //也可以用int作为类型返回值void StackPrint(const ST *ps);void StackInit(ST* ps)
{assert(ps);ps->a = NULL;ps->top = ps->capacity = 0;//top也可以给-1,给0的意思是,先给值,再++。---指向栈顶数据的下一个//top给-1是先++再给值。---指向栈顶数据。}void StackPush(ST* ps, STDataType x)
{assert(ps);if (ps->top == ps->capacity)//空间不足,增容{int newcapacity = ps->capacity == 0 ? 4 : ps->capacity * 2;STDataType* tmp = realloc(ps->a, sizeof(STDataType) * newcapacity);//当ps->a 为NULL时,realloc相当于malloc。不用分类讨论ps->a是否为空assert(tmp != NULL);ps->a = tmp;ps->capacity = newcapacity;}ps->a[ps->top] = x;ps->top++;}void StackDestroy(ST* ps)
{assert(ps);free(ps->a);ps->a = NULL;}
void StackPop(ST* ps)//取栈顶数据
{assert(ps);//assert(ps->top > 0);assert(!StackEmpty(ps));//也可以这样写ps->top--;//但是这里有问题,top会减到小于0,所以需要断言top要>0
}//取栈顶数据
STDataType StackTop(ST* ps)
{assert(ps);//这里也需要给定,top必须大于0,assert(ps->top > 0);return ps->a[ps->top - 1];//顺序表相当于数组,下标从0开始,并且top也是从0开始的,所以需要-1
}int StackSize(ST* ps)//返回栈的元素个数
{assert(ps);return ps->top;
}bool StackEmpty(ST* ps)//判断栈内是否还有元素
{assert(ps);//if (ps->top == 0)//{//	return true;//}//else//{//	return false;//}return ps->top == 0;//表达式为真,返回逻辑真,为假,返回逻辑假
}void StackPrint(const ST*ps)//栈要保证后进先出。
{assert(ps);for (int i = ps->top-1; i>=0; --i){printf("%d ",ps->a[i]);}printf("\n");
}

2.创建队列骨架

typedef struct {ST pushST;ST popST;
} MyQueue;MyQueue* myQueueCreate() {MyQueue*q = (MyQueue*)malloc(sizeof(MyQueue));StackInit(&q->pushST);StackInit(&q->popST);return q;
}

这里可以细致地将两个栈分为入数据栈(pushST)和出数据栈(popST),便于操作。

3.入队操作

void myQueuePush(MyQueue* obj, int x)
{StackPush(&obj->pushST,x);
}

4.取出队列元素

int myQueuePop(MyQueue* obj) 
{//应该先要判断popST中是否有元素,如果有元素,那就直接pop掉//popST中的元素,如果没有元素,先全部导入进去,然后再popif(StackEmpty(&obj->popST)){while(!StackEmpty(&obj->pushST)){StackPush(&obj->popST,StackTop(&obj->pushST));StackPop(&obj->pushST);}}int top = StackTop(&obj->popST);StackPop(&obj->popST);return top;
}

注意,取出队列元素时,先判断popST栈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直接在这个栈中出元素。
如果为空,先将pushST栈的元素导入到popST栈,再从popST栈出元素


5.返回队首元素

//返回队列开头的元素
int myQueuePeek(MyQueue* obj) 
{//如果popST还有元素,则直接在这里返回,如果没有元素,则应该先把pushST的元素全部导入PopST,再取栈顶元素if(StackEmpty(&obj->popST)){while(!StackEmpty(&obj->pushST)){StackPush(&obj->popST,StackTop(&obj->pushST));StackPop(&obj->pushST);}}return StackTop(&obj->popST);
}

这里也有需要注意的点:
返回队首元素应先判断pushST栈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直接从这个栈返回栈顶元素,如果为空,应该先从pushST栈导入数据到popST,再从popST栈中出栈顶元素。

6.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bool myQueueEmpty(MyQueue* obj) 
{return StackEmpty(&obj->pushST) && StackEmpty(&obj->popST);
}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等同于判断完两个栈是否为空。

7.销毁队列

void myQueueFree(MyQueue* obj) {StackDestroy(&obj->pushST);StackDestroy(&obj->popST);free(obj);
}

先释放两个栈,再释放这两个栈所在的结构体。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简单介绍了两个栈实现队列的方法。

http://www.lryc.cn/news/24971.html

相关文章:

  • web,h5海康视频接入监控视频流记录一
  • 做毕业设计,前端部分你需要掌握的6个核心技能
  • Read book Netty in action(Chapter VIII)--EventLoop and thread model
  • 番外11:使用ADS对射频功率放大器进行非线性测试3(使用带宽5MHz的WCDMA信号进行ACLR测试)
  • Linux libpqxx 库安装及使用
  • 如何使用COM-Hunter检测持久化COM劫持漏洞
  • Cartesi 举办的2023 黑客马拉松
  • 架构篇--代码质量手册
  • 那些年用过的IDEA插件
  • python+requests实现接口自动化测试
  • rtthread 线程
  • 伯恩光学再成被执行人:多次因劳动纠纷被起诉,曾冲刺港交所上市
  • mysql基础操作2
  • 指针的进阶【下篇】
  • 不同序列模型的输入和输出总结
  • 基于神经网络补偿的主动悬架自适应控制
  • 什么是链表,如何实现?(单链表篇)
  • 探针台简介
  • ABAP 辨析 标准表|排序表|哈希表
  • MIGO 物料过账 创建物料凭证 BAPI_GOODSMVT_CREATE
  • 项目经理处理团队冲突 5大注意事项
  • Linux(Centos)安装TDengine
  • 大数据处理技术导论(6) | Datawhale组队学习46期
  • Java——异常
  • Netty之io.netty.util.concurrent.Promise与io.netty.util.concurrent.Future初解
  • 【正点原子FPGA连载】第二十一章AXI DMA环路测试 摘自【正点原子】DFZU2EG_4EV MPSoC之嵌入式Vitis开发指南
  • 手把手搭建springboot项目06-springboot整合RabbitMQ及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 如何根据IP地址判断是IPv4还是IPv6
  • 山地车和公路车怎么选
  • Zotero设置毕业论文/中文期刊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