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语言测试题:用冒泡法对输入的10个字符由小到大排序 ,要求数组做为函数参数。

编写一个函数: 用冒泡法对输入的10个字符由小到大排序 ,要求数组做为函数参数。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会多次遍历要排序的数列,

每次遍历时,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不符合要求(比如升序排列时前面的元素大于后面的元素),就交换它们的位置

经过一轮遍历后,最大(或最小)的元素就被交换到了数列的末尾。然后再对剩下的未排序元素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整个数列都变得有序。

冒泡排序的过程就像气泡在水中不断上浮一样,因此得名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算法核心在于通过多次遍历和两两比较交换来逐步将未排序部分中的最大(或最小)元素移动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从而实现排序。

虽然冒泡排序算法简单直观,但其时间复杂度为O(n^2),在数据量较大时性能较差,通常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但对于简单的教学和理解排序算法原理非常有帮助。

当使用C语言时,你可以编写一个函数来实现冒泡排序算法。以下是一个用C语言编写的冒泡排序函数的示例: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Sort(char arr[], int n) {int i, j;char temp;for (i = 0; i < n-1; i++) {for (j = 0; j < n-i-1; j++) {if (arr[j] > arr[j+1]) {// 交换 arr[j] 和 arr[j+1]temp = arr[j];arr[j] = arr[j+1];arr[j+1] = temp;}}}
}
int main() {char arr[] = {'c', 'a', 'd', 'f', '1', 'h', '4', 'e', 'j', 'i'};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bubbleSort(arr, n);printf("排序后的结果:\n");int i=0; for (i = 0; i < n; i++) {printf("%c ", arr[i]);}return 0;
}

在这个示例中,bubbleSort 函数接受一个字符数组数组长度作为参数,并对数组进行冒泡排序。

然后在 main 函数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包含10个字符的数组,并调用 bubbleSort 函数进行排序,最后打印出排序后的结果。

http://www.lryc.cn/news/234166.html

相关文章:

  • uni-app开发微信小程序 vue3写法添加pinia
  • centos三台主机配置互信ssh登录
  • 验证码案例 —— Kaptcha 插件介绍 后端生成验证码,前端展示并进行session验证(带完整前后端源码)
  • js/jQuery 的一些常用操作(js/jQuery获取表单元素值 以及 清空元素值的各种实现方式)——附测试例子,拿来即能实现效果
  • h5(react ts 适配)
  • 计算机视觉:驾驶员疲劳检测
  • Vue向pdf文件中添加二维码
  • idea一键打包docker镜像并推送远程harbor仓库的方法(包含spotify和fabric8两种方法)--全网唯一正确,秒杀99%水文
  • 程序设计:C++11原子 写优先的读写锁(源码详解二:操作跟踪)
  • Django视图层解析
  • JAVA使用RXTXcomm进行串口通信(一)
  • Vue+ElementUI技巧分享:自定义表单项label的文字提示
  • 【QML】警告Name is declared more than once
  • 【自用总结】正项级数审敛法的总结
  • ARMv8平台上安装QT开发环境
  • 基于人工电场算法优化概率神经网络PNN的分类预测 - 附代码
  • 在服务器导出kafka topic数据
  • 农户建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毕业设计源码20835
  • uniapp的Vue2,Vue3配置跨域(proxy代理)
  • 处理BOP数据集,将其和COCO数据集结合
  • 跟李沐学AI-深度学习课程05线性代数
  • 电子病历编辑器源码(Springboot+原生HTML)
  • Qt的日志输出
  • 基于热交换算法优化概率神经网络PNN的分类预测 - 附代码
  • main.js 中的 render函数
  • Pandas 将DataFrame中单元格内的列表拆分成单独的行
  • PDF转化为图片
  • 【Java】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源码(SaaS模式)
  • torch.nn.functional.log_softmax 函数解析
  • jQuery、vue、小程序、uni-app中的本地存储数据和接受数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