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Visitor)

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Visitor)

    • 一、访问者模式概述
      • 1.1 什么是访问者模式
      • 1.2 简单实现访问者模式
      • 1.3 使用访问者模式的注意事项
    • 二、访问者模式的用途
    • 三、访问者模式实现方式
      • 3.1 递归遍历实现访问者模式
      • 3.2 迭代遍历实现访问者模式
      • 3.3 Java8 Stream API 实现访问者模式

一、访问者模式概述

1.1 什么是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是一种将算法与对象结构分离的软件设计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让访问者对象能够遍历一个或多个被访问对象,并根据需要对它们执行操作。

在访问者模式中,被访问对象通常有一个接受访问者的方法,该方法接受一个访问者对象作为参数。访问者对象则定义了一个用于访问被访问对象的接口,该接口包含一组方法,每个方法对应于被访问对象的一个操作。

访问者模式的优点包括:

  • 1、将被访问对象和访问者解耦,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而不影响彼此;

  • 2、支持递归遍历,使得访问者可以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

  • 3、可以很容易地添加新的操作到被访问对象和访问者中,而不需要修改现有的代码。
    访问者模式的缺点包括:

  • 1、如果被访问对象和访问者的接口发生变化,可能需要修改大量的代码;

  • 2、如果被访问对象和访问者的数量很大,可能会导致系统的性能下降。

1.2 简单实现访问者模式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访问者接口Visitor,它包含一个visit方法,用于访问不同类型的元素:

public interface Visitor {void visit(ElementType1 element);void visit(ElementType2 element);// ...其他元素类型
}

然后,我们创建一个具体的访问者类ConcreteVisitor,实现Visitor接口,并重写visit方法以执行相应的操作:

public class ConcreteVisitor implements Visitor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ElementType1 element) {// 对ElementType1类型的元素执行操作System.out.println("处理ElementType1类型的元素");}@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ElementType2 element) {// 对ElementType2类型的元素执行操作System.out.println("处理ElementType2类型的元素");}// ...其他元素类型的处理方法
}

接下来,我们定义一个元素接口Element,它包含一个accept方法,用于接受访问者:

public interface Element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然后,我们创建一些具体的元素类,实现Element接口,并重写accept方法以调用访问者的visit方法:

public class ConcreteElementType1 implements Element {@Override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visitor.visit(this);}
}public class ConcreteElementType2 implements Element {@Override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visitor.visit(this);}
}// ...其他元素类型的实现

最后,我们可以在主程序中使用访问者模式来处理元素: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Visitor visitor = new ConcreteVisitor();Element element1 = new ConcreteElementType1();Element element2 = new ConcreteElementType2();element1.accept(visitor);element2.accept(visitor);}
}

运行上述代码,将输出:

处理ElementType1类型的元素
处理ElementType2类型的元素

1.3 使用访问者模式的注意事项

  • 1、确定何时使用访问者模式:访问者模式适用于需要对一组对象进行操作,而这些对象的操作又不相同的情况。如果对象之间的操作相同,则应该考虑使用其他设计模式。

  • 2、将对象和操作分离:访问者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对象和操作分离,使得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因此,在实现访问者模式时,必须确保对象和操作的分离。

  • 3、避免滥用递归:访问者模式通常使用递归来遍历对象结构。但是,如果对象结构过于复杂或递归深度过大,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因此,在使用访问者模式时,应该避免滥用递归。

  • 4、考虑使用其他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设计模式,使用时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更简单的设计模式来解决问题。

  • 5、保持代码简洁:访问者模式可能会使代码变得复杂,因此应该尽可能地保持代码简洁。可以通过使用辅助类、封装访问者逻辑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点。

二、访问者模式的用途

访问者模式是一种将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各元素的操作分离出来封装成独立的类,使其访问者模式是一种将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各元素的操作分离出来封装成独立的类,使其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可以添加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的设计模式。它主要适用于对一组对象进行操作,而这些对象的操作又不相同的情况。

以下是访问者模式的主要应用场景:

  • 1、对象结构相对稳定,但其操作算法经常变化的程序。这是因为访问者模式能够分离出针对对象的操作,当需要改变操作时,只需更改访问者类的代码,而无需修改对象结构的代码。

  • 2、对象结构复杂,且需要对每一个对象执行不同的操作。如果直接在对象上执行操作,可能会让代码变得复杂难以理解。使用访问者模式可以将复杂的操作分解为多个访问者类,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维护。

  • 3、需要遍历一个复杂的对象结构。访问者模式通常使用递归来遍历对象结构,如果对象结构过于复杂或递归深度过大,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但在一些情况下,如医院药单处理系统等,访问者模式可以有效地简化并优化遍历过程。

总的来说,访问者模式是一种强大的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种灵活可扩展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对象结构和操作,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复杂性和可能的性能问题。

三、访问者模式实现方式

3.1 递归遍历实现访问者模式

递归遍历实现访问者模式的步骤如下:

  • 1、定义一个访问者接口,包含访问元素的方法。
  • 2、定义一个元素类,包含一个访问者列表和一个接受访问者的方法。
  • 3、在元素类中实现递归遍历方法,遍历子元素并调用它们的访问方法。
  • 4、创建一个具体的访问者类,实现访问者接口。
  • 5、创建一个元素对象,添加子元素和访问者。
  • 6、调用元素的递归遍历方法。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 访问者接口
interface Visitor {void visit(Element element);
}// 元素类
class Element {private List<Element> children = new ArrayList<>();private Visitor visitor;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this.visitor = visitor;visitor.visit(this);for (Element child : children) {child.accept(visitor);}}public void addChild(Element child) {children.add(child);}
}// 具体的访问者类
class ConcreteVisitor implements Visitor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Element element) {System.out.println("访问元素: " + element);}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Element root = new Element();Element child1 = new Element();Element child2 = new Element();root.addChild(child1);root.addChild(child2);Visitor visitor = new ConcreteVisitor();root.accept(visitor);}
}

这个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元素类Element,它包含一个访问者列表和一个接受访问者的方法。我们还创建了一个具体的访问者类ConcreteVisitor,实现了访问者接口。在主方法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元素对象,添加了子元素和访问者,然后调用了元素的递归遍历方法。

3.2 迭代遍历实现访问者模式

  • 1、定义一个访问者接口,包含访问元素的方法。
  • 2、定义一个元素类,包含一个访问者列表和一个接受访问者的方法。
  • 3、在元素类中实现迭代遍历方法,遍历子元素并调用它们的访问方法。
  • 4、创建一个具体的访问者类,实现访问者接口。
  • 5、创建一个元素对象,添加子元素和访问者。
  • 6、调用元素的迭代遍历方法。
// 访问者接口
interface Visitor {void visit(Element element);
}// 元素类
class Element {private List<Element> children = new ArrayList<>();private Visitor visitor;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this.visitor = visitor;visitor.visit(this);Iterator<Element> iterator = children.iterator();while (iterator.hasNext()) {Element child = iterator.next();child.accept(visitor);}}public void addChild(Element child) {children.add(child);}
}// 具体的访问者类
class ConcreteVisitor implements Visitor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Element element) {System.out.println("访问元素:" + element);}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Element root = new Element();Element child1 = new Element();Element child2 = new Element();root.addChild(child1);root.addChild(child2);Visitor visitor = new ConcreteVisitor();root.accept(visitor);}
}

这个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元素类Element,它包含一个访问者列表和一个接受访问者的方法。我们还创建了一个具体的访问者类ConcreteVisitor,实现了访问者接口。在主方法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元素对象,添加了子元素和访问者,然后调用了元素的迭代遍历方法

3.3 Java8 Stream API 实现访问者模式

要使用Java 8 Stream API实现访问者模式,首先需要定义一个访问者接口,然后创建一个具体的访问者类实现该接口。接下来,使用Stream API对集合进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调用访问者的相应方法。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定义访问者接口:

public interface Visitor {void visit(Element element);
}

创建具体的访问者类实现访问者接口:

public class ConcreteVisitor implements Visitor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Element element) {// 在这里处理元素的逻辑System.out.println("访问元素: " + element);}
}

使用Stream API对集合进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调用访问者的相应方法: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tream.Collectors;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Element> elements = Arrays.asList("A", "B", "C", "D");// 使用Stream API对集合进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调用访问者的相应方法List<Element> result = elements.stream().map(element -> {System.out.println("处理元素: " + element);return element;}).collect(Collectors.toList());System.out.println("处理后的元素列表: " + result);}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访问者接口Visitor,然后创建了一个具体的访问者类ConcreteVisitor实现了该接口。在main方法中,我们使用Stream API对一个元素列表进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调用访问者的visit方法。

http://www.lryc.cn/news/231451.html

相关文章:

  • C++二分查找算法:132 模式解法二枚举2
  • JavaWeb-HTML
  • 新外卖霸王餐小程序、H5、微信公众号版外卖系统源码
  • LeetCode - #89 格雷编码
  • 11.3SpringMVC
  • c语言从入门到实战——数组指针与函数指针
  • Rust图形界面编程:egui平直布局
  • Android13 wifi adb 串口开启
  • 关于一个屏幕取词程序,AI给的创建思路及指导
  • MySql跨库跨表触发器
  • NextJS开发:shadcn/ui中Button组件扩展增加图标
  • Go 语言
  • 【计算机网络笔记】DHCP协议
  • 21 Linux 自带的LED驱动
  • 神通MPP数据库的跨库查询
  • JavaWeb-WEB请求过程
  • 《QT从基础到进阶·二十一》QGraphicsView、QGraphicsScene和QGraphicsItem坐标关系和应用
  • 32 _ 字符串匹配基础(上):如何借助哈希算法实现高效字符串匹配?
  • TCP怎么实现可靠传输
  • C# new 和 override 的区别
  • C++11『右值引用 ‖ 完美转发 ‖ 新增类功能 ‖ 可变参数模板』
  • 在Windows以命令行方式根据文件名称搜索文件
  • asp.net数字档案管理系统VS开发sqlserver数据库web结构c#编程web网页设计
  • 数据挖掘 决策树
  • “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网络安全赛项-学生组初赛 WP
  • [Android]修改应用包名、名称、版本号、Icon以及环境判断和打包
  • 基于风驱动算法优化概率神经网络PNN的分类预测 - 附代码
  • 安全计算环境(设备和技术注解)
  • 【Hello Go】Go语言函数
  • docker小技能:容器IP和宿主机IP一致( Nacos服务注册ip为内网ip,导致Fegin无法根据服务名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