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11新特性篇-委托构造函数和继承构造函数

C++11引入了委托构造函数(Delegating Constructor)和C++11及后续标准引入了继承构造函数(Inheriting Constructor)两个特性。

1.委托构造函数

委托构造函数是C++11引入的一个特性,它允许一个构造函数调用同一类的另一个构造函数,从而避免在类内部出现相似的初始化代码,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在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列表中使用 : 符号,可以调用同一类中的其他构造函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委托构造函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Myclass {
public:// 有参构造Myclass(int x, int y):m_X(x), m_Y(y) {}// 无参构造调用有参构造Myclass(): m_X(0), m_Y(10) {}public:int m_X;int m_Y;
};void test01() {// 利用无参构造创建对象// 两个属性值会直接初始化为0和10Myclass mc;cout << mc.m_X << endl; // 0cout << mc.m_Y << endl; // 10}int main() {test01();return 0;
}

在上述例子中,有参构造函数负责实际的初始化工作,而无参构造函数则使用了委托构造函数的方式,通过调用有参构造函数来完成初始化。这样,无参构造函数就避免了代码的重复,并且仍然能够正确地初始化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委托构造函数的调用必须出现在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列表中在构造函数主体中调用其他构造函数是不允许的。

使用委托构造函数可以使得类的构造函数更加灵活,能够复用已有的构造函数,减少代码冗余。

2.继承构造函数

C++11中提供的继承构造函数可以让派生类直接使用基类的构造函数,而无需自己再写构造函数,尤其是在基类有很多构造函数的情况下,可以极大地简化派生类构造函数的编写。先来看没有继承构造函数之前的处理方式: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Base
{
public:Base(int i) :m_i(i) {}Base(int i, double j) :m_i(i), m_j(j) {}Base(int i, double j, string k) :m_i(i), m_j(j), m_k(k) {}int m_i;double m_j;string m_k;
};class Child : public Base
{
public:Child(int i) :Base(i) {}Child(int i, double j) :Base(i, j) {}Child(int i, double j, string k) :Base(i, j, k) {}
};int main()
{Child c(520, 13.14, "i love you");cout << "int: " << c.m_i << ", double: " << c.m_j << ", string: " << c.m_k << endl;return 0;
}

通过测试代码可以看出,在子类中初始化从基类继承的类成员,需要在子类中重新定义和基类一致的构造函数,这是非常繁琐的,C++11中通过添加继承构造函数这个新特性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代码更加精简。

继承构造函数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通过使用using 类名::构造函数名(其实类名和构造函数名是一样的)来声明使用基类的构造函数,这样子类中就可以不定义相同的构造函数了,直接使用基类的构造函数来构造派生类对象。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Base
{
public:Base(int i) :m_i(i) {}Base(int i, double j) :m_i(i), m_j(j) {}Base(int i, double j, string k) :m_i(i), m_j(j), m_k(k) {}int m_i;double m_j;string m_k;
};class Child : public Base
{
public:using Base::Base;
};int main()
{Child c1(520, 13.14);cout << "int: " << c1.m_i << ", double: " << c1.m_j << endl;Child c2(520, 13.14, "i love you");cout << "int: " << c2.m_i << ", double: " << c2.m_j << ", string: " << c2.m_k << endl;return 0;
}

在修改之后的子类中,没有添加任何构造函数,而是添加了using Base::Base;这样就可以在子类中直接继承父类的所有的构造函数,通过他们去构造子类对象了

另外如果在子类中隐藏了父类中的同名函数,也可以通过using的方式在子类中使用基类中的这些父类函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Base
{
public:Base(int i) :m_i(i) {}Base(int i, double j) :m_i(i), m_j(j) {}Base(int i, double j, string k) :m_i(i), m_j(j), m_k(k) {}void func(int i){cout << "base class: i = " << i << endl;}void func(int i, string str){cout << "base class: i = " << i << ", str = " << str << endl;}int m_i;double m_j;string m_k;
};class Child : public Base
{
public:using Base::Base;using Base::func;void func(){cout << "child class: i'am luffy!!!" << endl;}
};int main()
{Child c(250);c.func();c.func(19);c.func(19, "luffy");return 0;
}

上述示例代码输出的结果为:

child class: i'am luffy!!!
base class: i = 19
base class: i = 19, str = luffy

子类中的func()函数隐藏了基类中的两个func()因此默认情况下通过子类对象只能调用无参的func(),在上面的子类代码中添加了using Base::func;之后,就可以通过子类对象直接调用父类中被隐藏的带参func()函数了。

需要注意的是,using 关键字引入的基类函数在派生类中并不变成虚函数。如果你需要达到虚函数的效果,可以在基类中将相应的函数声明为虚函数。

http://www.lryc.cn/news/230096.html

相关文章:

  • Flink SQL处理回撤流(Retract Stream)案例
  • 6.5.事件图层(MapEventsOverlay)
  • 供暖系统如何实现数据远程采集?贝锐蒲公英高效实现智慧运维
  • Flutter笔记:关于Flutter中的大文件上传(上)
  • 腾讯云CVM服务器5年可选2核4G和4核8G配置
  • 数据结构:反射
  • 45 深度学习(九):transformer
  • java中用javax.servlet.ServletInputStream.readLine有什么安全问题吗?怎么解决实例?
  • 面试官问 Spring AOP 中两种代理模式的区别?很多面试者被问懵了
  • MQ四大消费问题一锅端:消息不丢失 + 消息积压 + 重复消费 + 消费顺序性
  • Python爬虫——入门爬取网页数据
  • 爬虫,TLS指纹 剖析和绕过
  • Linux shell编程学习笔记25:tty
  • AIGC大模型-初探
  • Postman for Mac(HTTP请求发送调试工具)v10.18.10官方版
  • SpringBoot 项目优雅实现读写分离 | 京东云技术团队
  • 企业如何利用好用户画像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提高营销转化?
  • acwing算法基础之搜索与图论--匈牙利算法求二分图的最大匹配数
  • 优化重复冗余代码的8种方式
  • DVWA - 3
  • android studio离线tips
  • JWT概念(登录代码实现)
  • 如何在 Windows 10/11 上高质量地将 WAV 转换为 MP3
  • 详解FreeRTOS:FreeRTOS消息队列(高级篇—1)
  • Vue3 + ts+ elementUi 实现后台数据渲染到下拉框选项中,滑动加载更多数据效果
  • Elasticsearch 索引库操作与 Rest API 使用详解
  • 线性代数(四)| 解方程 齐次性 非齐次性 扩充问题
  • 快乐数问题
  • 8 历史服务器配置
  • 读书笔记:《精益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