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WebSocket魔法师:打造实时应用的无限可能

1、背景

在开发一些前端页面的时候,总是能接收到这样的需求:如何保持页面并实现自动更新数据呢?以往的常规做法,是前端使用定时轮询后端接口,获取响应后重新渲染前端页面,这种做法虽然能达到类似的效果,但是依然有很多缺点,缺点就不在这里说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阅一下。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有没有想过,是否有一种技术,服务器可以主动将数据推送给客户端进行渲染,而不再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等待返回结果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weboskcet。

2、什么是websocket

websocket是HTML5规范的一个部分,它借鉴了socket的思想,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达到了即时通信的效果。websocket协议基于TCP协议实现,包含初始的握手过程,以及后续的多次数据帧双向传输过程,避免服务器频繁打开多个HTTP连接,从而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提高工作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3、工作原理

websocket的通信规范,首先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发出websocket的连线请求,服务器进行响应,这个过程称为握手,握手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类似TCP的连接,使用websocket协议,从而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

4、与HTTP的关系

相同点:

1、都是基于TCP协议,且都是可靠性传输协议;

2、都是应用层协议;

3、websocket支持两种资源标志符ws(默认80端口)与wss(默认443端口),类似HTTP和HTTPS;

不同点:

1、websocket是双向通信协议,HTTP是单向的;

2、websocket是需要浏览器和服务器握手进行建立连接的,HTTP是浏览器发起向服务器的连接,服务器预先并不知道这个连接。

联系点:

websocket在建立握手时,数据是通过HTTP传输的,建立之后的数据传输将不再需要HTTP协议,而是websocket协议;

5、websocket创建与常用的属性方法

5.1 websocket属性

// 创建websocket
var ws = new WebSocket("ws://www.example.com");if(ws.readyState == ws.CONNECTING){console.log('连接正在打开');}ws.onopen = function () {ws.send(consumerId);if(ws.readyState == ws.CONNECTING){console.log('连接正在打开1');}if(ws.readyState == ws.OPEN){console.log('连接已打开');}console.log('已经建立连接');// 关闭连接// ws.close()};// 连接关闭时触发ws.onclose = function () {if(ws.readyState == ws.CLOSED){console.log('连接已关闭')}};// 连接错误ws.onerror = function () {console.log('连接错误');};

5.2 weboscket事件

5.3 客户端的简单示例

// 创建websocket
var ws = new WebSocket("ws://www.example.com");// 连接成功时触发
ws.onopen = function(e) {console.log("Connectiong open ...");// 发送消息ws.send("Hello WebSocket");
};// 接收消息时触发
ws.onmessage = function(e) {console.log("Received Message: " + e.data);ws.close();
};// 关闭连接时触发
ws.onclose = function(e) {console.log("Connection closed");
};// 出现错误时触发
ws.onerror = function(e) {console.log("error");
};

5.4 服务端的简单示例

# 创建websocket服务端
from tornado.websocket import WebSocketHandlerclass wsHandler(WebSocketHandler):# 保存连接的用户,用于后续推送消息connect_users = set()# 已与客户端建立连接def open(self):print("开启WebSocket opened")self.connect_users.add(self)# 关闭客户端连接def on_close(self):self.connect_users.remove(self)# 接收到消息def on_message(self, message): self.write_message("接收到客户端的消息:{}".format(message))# 所有用户发送消息@classmethoddef send_demand_updates(cls, message):# 使用@classmethod可以使类方法在调用的时候不用进行实例化# 给所有用户推送消息(此处可以根据需要,修改为给指定用户进行推送消息)for user in cls.connect_users:user.write_message(message)# 允许WebSocket的跨域请求def check_origin(self, origin):return Trueif __name__ == "__main__":# 调用wsHandler。send_demand_updates("服务端发送给客户端的消息")

注意:示例中使用python语言,需依托tornado框架搭建后端web服务端,文章中不再说明如何搭建服务端,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行尝试。tornado内置websocket模块,能更简单的支持使用websocket。

6、总结

websocket提供了一种低延迟、高性能的双向数据通信,不同与web开发的请求、处理、等待响应模式,它是客户端、服务端因为同一个连接直接就可以数据互传的模式,特别适合实时数据交互的应用进行开发。

实用点:

1、websocket连接建立后,后续的数据传输都将以帧序列的形式传输;

2、在客户端断开websocket连接或服务端中断连接前,不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重新发起连接请求;

3、在海量并发、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负载流量大的情况下,节省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且客户端发送与接收消息,都是在同一个持久连接上进行,实现了“真长连接”,真正的实现即时通信。

文章转载自:京东云开发者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Jcloud/p/17819093.html

http://www.lryc.cn/news/225510.html

相关文章:

  • 网络运维Day06-补充
  • openssl+SM2开发实例一(含源码)
  • 操作系统 | 编写内核
  • Rust逆向学习 (4)
  • uniapp vue2 vuex 持久化
  • 【媒体邀约】媒体宣传——企业成长的催化剂
  • ansible问题排查
  • 7天入门python系列之第四天python数据结构
  • 远程电脑未连接显示器时分辨率太小的问题处理
  • Java 设计模式——解释器模式
  • 面试经典150题——Day37
  • 在 Arduino IDE 2.0 中安装 ESP32 板(Windows、Mac OS X、Linux)
  • 西门子S7-1200PLC混合通信编程(ModbusTcp和UDP通信)
  • Hbase 迁移小结: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最佳迁移策略
  • 键盘win键无法使用,win+r不生效、win键没反应、Windows键失灵解决方案(亲测可以解决)
  • 1. 深度学习——激活函数
  • chatglm3-6b部署及微调
  • Hive 知识点八股文记录 ——(二)优化
  • 计算机技术专业CSIT883系统分析与项目管理介绍
  • gitlab安装地址
  • Spark处理方法_提取文件名中的时间
  • 技术分享 | 测试平台开发-前端开发之数据展示与分析
  • NZ系列工具NZ06:VBA创建PDF文件说明
  • redis-cli 连接 sentinel架构的redis服务
  • 使用github copilot
  • 1438 绝对差不超过限制的最长连续子数组(单调队列)
  • OpenCV入门9:图像增强和图像滤波
  • Pycharm常用快捷键和替换正则表达式
  • C#,数值计算——函数计算,Epsalg的计算方法与源程序
  • Delphi 12 重返雅典 (RAD Studio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