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InnoDB - 双写机制

双写机制用于提高数据持久性和可靠性。

双写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将写操作先写入一个临时缓冲区,然后再写入实际的数据文件。这个临时缓冲区通常是固定大小的内存缓冲区,称为双写缓冲。这个机制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数据文件在写入时出现损坏或数据丢失的情况。

双写机制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当数据库执行写操作时,首先将数据写入双写缓冲区。
  2. 然后,将数据写入数据文件的实际位置。
  3. 如果在写入数据文件时发生了突然的系统崩溃或断电等异常情况,数据文件可能会受损,但双写缓冲区中的数据是完好的。
  4. 当数据库重启时,会检查双写缓冲区,如果发现数据文件中的数据损坏,可以使用双写缓冲区中的数据来修复数据文件,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总之,InnoDB 的双写机制通过使用双写缓冲区来提高数据持久性,确保即使在突发情况下,数据库也能够恢复到一致的状态。这是 InnoDB 存储引擎在事务处理和可靠性方面的重要特性之一。

http://www.lryc.cn/news/215942.html

相关文章:

  • 【蓝桥杯选拔赛真题08】C++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青少年组蓝桥杯C++选拔赛真题 STEMA比赛真题解析
  •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系列之:系统开发基础知识、项目管理、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章节选择题详解
  • 0基础学习PyFlink——时间滑动窗口(Sliding Time Windows)
  • API安全之《大话:API的前世今生》
  • H5或者Vue实现二维码识别
  • stm32整理(三)ADC
  • Redis-持久化+主从架构
  • STM32H750之FreeRTOS学习--------(四)中断管理
  • Macroscope安全漏洞检测工具简介
  • 【Linux】Nignx的入门使用负载均衡动静分离(前后端项目部署)---超详细
  • 【入门Flink】- 04Flink部署模式和运行模式【偏概念】
  • react面试要点
  • 在Google Kubernetes集群创建分布式Jenkins(一)
  • 【Python全栈_公开课学习记录】
  • uniapp循环列表单选框实现单选
  • 【强化学习】14 —— A3C(Asynchronous Advantage Actor Critic)
  • Google单元测试sample分析(四)
  • 网络套接字编程(二)
  • LLaMA-Adapter源码解析
  • JavaScript设计模式之发布-订阅模式
  • mysql---索引
  • 微信小程序——简易复制文本
  • 【51单片机】矩阵键盘与定时器(学习笔记)
  • vue 中使用async await
  • C语言学习之内存区域的划分
  • Unity Animator cpu性能测试
  • 数据结构 - 顺序表ArrayList
  • 【Echarts】玫瑰饼图数据交互
  • k8s、pod
  • 一天掌握python爬虫【基础篇】 涵盖 requests、beautifulsoup、selen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