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2.数据结构-链表

概述

目标

  1. 链表的存储结构和特点
  2. 链表的几种分类及各自的存储结构
  3. 链表和数组的差异
  4. 刷题(反转链表)

概念及存储结构

先来看一下动态数组 ArrayList 存在哪些弊端

  • 插入,删除时间复杂度高
  • 需要一块连续的存储空间,对内存要求比较高,比如要申请1000M 的数组,如果内存没有连续且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则会申请失败,即使内存的剩余空间大于 1000M ,仍然会申请失败

链表 (Linked list) 是一种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 ,链表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之为节点(Node),节点之间用指针(引用) 连接起来,指针的指向顺序代表了节点的逻辑顺序,节点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每个节点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另一个是存储下一个节点地址的指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链表解决了下面两个问题

  1. 链表天生具备动态扩容的特点,不需要像动态数组那样先申请一个更大的空间,能够避免内存空间的大量浪费
  2. 链表不需要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它通过指针将一组零散的内存块串联起来使用,所以如果申请一个1000M大小的链表,只要内存空间大于这个值,就可以申请,不会出现问题
  3. 但链表也会占更多的空间

链表分类

链表根据其节点之间的连接形式可以分为: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双向循环链表

单链表

单链表就是链表的最基本的结构,链表通过指针将一组零散的内存块串联在一起,如下图所示,将这个记录下一个节点地址的指针叫作后继指针 next,如果链表中的某个节点为pp的一下节点为q,可以表示为: p.next = q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向链表中有两个节点是比较特殊的,它们分别是第一个节点和最后一个节点,习惯性地将第一个节点称为头节点,最后一个节点叫尾节点,其中,头节点用来记录链表的基地址,有了它,就可以遍历得到整条链表,而尾节点特殊的地方是:指针不是指向下一个节点,而是指向一个空地址NULL,表示这是单链表上最后一个节点

与数组一样,链表也支持 数据的查找,插入及删除操作
在进行数组的插入,删除操作时,为了保持内存数据的连续性,需要做大量的数据搬移操作,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链表中插入或者删除一个数据时,并不需要为了保持内存的连续性而搬移节点,因为链表的存储空间本来就是不连续的,所以在链表中插入和删除一个数据,是非常快的
如下图所示,针对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只要考虑相邻节点的指针改变,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是O(1),查询到指定到数据仍是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利有弊,链表要想随机访问第k个元素,就没有数组那么高效了,因为链表中的数据并非连续存储的,所以无法像数组那样,根据首地址和下标,通过寻址公式就能直接计算出对应的内存地址,需要根据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依次遍历,直到找到相应的节点,所以,查询的时间复杂得是O(n)

双向链表

单向链表只有一个方向,节点只有一个后继指针 next ,而双向链表,它支持两个方向,每个节点有一个后继指针next指向后面的节点,还有一个前驱指针prev指向前面的节点,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图可知,双向链表对比单向链表,在存储同样多的数据,需要更多的内存存储空间,但可以支持双向遍历,这样也带来了双向链表操作的灵活性,比如:

  1. 可以在O(1)时间内找到给定结点的前驱节点,而对于单向链表需要O(n)

在很多场景下双向链表都比单向链表更加高效,这就是为什么实际的软件开发中,双向链表尽管比较费内存,但还是比较单链表的应用更加广泛的原因,在java语言中,LinkedHashMap就是用到了双向链表这种数据结构
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是:用空间换时间的设计思想,根据机器内存空间是否充足,来判断是时间换空间,还是空间换时间

循环链表

循环链表 是一种特殊的单链表,实际上,它跟单链表唯一的区别就在尾节点上,单链表的尾节点指针指向NULL,表示这就是最后的节点了,而循环链表的尾节点指向链表的头节点,循环链表结构如下图中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循环链表的优点是从链尾链头比较方便,当要处理的数据具有环型特点时,特别适合用循环链表

双向循环链表

了解了循环链表双向链表,如果把这两种链表整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双向循环链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链表和数组的差异

链表数组对比

数组和链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存组织方式,因为内存存储的区别,它们插入,删除,随机访问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正好相反,看下表

时间复杂度数组链表
插入删除O(n)O(1)
随机访问O(1)O(n)

刷题(反转链表)

反转链表

迭代解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Node last = new ListNode(4);ListNode node3 = new ListNode(3, last);ListNode node2 = new ListNode(2, node3);ListNode head = new ListNode(1, node2);ListNode cur = head;while (cur != null) {System.out.println(cur.val);cur = cur.next;}System.out.println("--------");ListNode node = reverseList(head);ListNode cur2 = node;while (cur2 != null) {System.out.println(cur2.val);cur2 = cur2.next;}}public static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ListNode pre = null;ListNode cur = head;while (cur != null) {// 获取 head 下一个节点,缓存ListNode tmp = cur.next;// 当前节点指向前一个节点cur.next = pre;// 指向移动pre = cur;cur = tmp;}return pre;}public static class ListNode {int val;ListNode next;ListNode() {}ListNode(int val) {this.val = val;}ListNode(int val, ListNode next) {this.val = val;this.next = next;}@Override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ListNode{" +"val=" + val +", next=" + next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递归解法

递归解法,理解之后,会觉得很巧妙

  1. 终止条件是当前节点或者一个节点 == null
  2. 在函数内部,改变节点的指向,也就head 的下一个节点指向 head head.next.next = he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Node last = new ListNode(4);ListNode node3 = new ListNode(3, last);ListNode node2 = new ListNode(2, node3);ListNode head = new ListNode(1, node2);ListNode cur = head;while (cur != null) {System.out.println(cur.val);cur = cur.next;}System.out.println("--------");ListNode node = reverseList2(head);ListNode cur2 = node;while (cur2 != null) {System.out.println(cur2.val);cur2 = cur2.next;}}public static ListNode reverseList2(ListNode head) {// 递归终止条件是当前为空,或者下一个节点为空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return head;}// 最后一次递归,返回节点数据值为4的节点ListNode cur = reverseList2(head.next);// 此时是在节点数值为3的节点执行方法中// head.next 代表节点4,head 代表节点 3head.next.next = head;// 清除原来 节点3批向节点4的指针,防止节点3,4之间成循环链表head.next = null;return cur;}public static class ListNode {int val;ListNode next;ListNode() {}ListNode(int val) {this.val = val;}ListNode(int val, ListNode next) {this.val = val;this.next = next;}@Override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ListNode{" +"val=" + val +", next=" + next +'}';}}
}

调试这个递归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上图可以看出,4节点在执行完函数后,返回至3节点所在执行函数,所以 head.next.next 意思是 3节点的下一个节点(4节点)的指针指向3节点,即完成了3,4节点指向调转,这个地方需要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终结果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束

至此 链表 就分析完了,如有问题,欢迎评论留言

http://www.lryc.cn/news/214179.html

相关文章:

  • B站数据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
  • uniapp开发小程序无法上传图片的解决方法
  • shell基础回顾
  • [云原生案例1.] 构建LNMP架构并运行Wordpress个人博客平台
  • C++归并排序算法的应用:计算右侧小于当前元素的个数
  • python类如何实例化对象
  • 基于GB28181-2022实现web无插件播放H265视频
  • Linux多线程服务端编程:使用muduo C++网络库 学习笔记 第六章 muduo网络库简介
  • 「免费活动」敏捷武林上海站 | 与 Scrum.org CEO 面对面
  • 深入大模型与ChatGPT
  • ubuntu(18.04)中架设HiGlass docker镜像服务,已尝试mcool、bedpe、wig格式文件
  • 通过API和无代码开发,邻医云如何连接电商平台,集成CRM和客服系统
  • Python selenium元素的定位
  • Android图形系统之HWComposer、ComposerHal、ComposerImpl、Composer、Hwc2::Composer实例总结(十四)
  • MASK-RCNN tensorflow环境搭建
  • 企业级开发命名规范有哪些?
  • sitespeedio.io 前端页面监控安装部署接入influxdb 到grafana
  • ModStartCMS v7.5.0 内外网映射节流,安全使用增强
  • 【LVS实战】02 搭建一个LVS-NAT模式实验
  • Word 将文档中的【第几条】批量加粗
  • 苹果AirTag固件更新
  • 04.Oracle的体系架构
  • 01【保姆级】-GO语言特点和安装使用和hello
  • EVM6678L 开发教程: IBL-TFTP 引导 elf 文件
  • 接口测试 —— Jmeter 之测试片段的应用
  • 接入文心一言实战(一):API申请与测试
  • 518抽奖软件,安全稳定,不怕手抖误按键
  • 【STM32G431RBTx】备战蓝桥杯嵌入式汇总
  • 【抽奖系统】
  • 如何在外SSH远程连接Ubuntu系统【无公网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