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Binder机制总结笔记

Binder机制总结笔记

  1. 什么是Binder?
    Binder的Android特有的IPC通信机制。Android的四大组件Activity、Service、Broadcast、ContentProvider,不同的App等都运行在不同的进程内,他们之间的通信都需要依靠Binder完成。因此Binder在整个Android系统都有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2. Binder的架构如下:
    Binder采用的是C/S的架构方式。组成部分主要是client、server、Binder驱动、servicemanager。
    framework层只是一层封装,为了上层方便调用native层的操作。主要的处理是有native层通过ioctl与内核进行通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Binder机制
    Binder机制主要是通过servicemanager进程代理,管理和注册服务。首先,服务器向servicemanager注册服务,这些服务最终会保存在内核中的binderproc列表中,同时servicemanager的servInfo中也会缓存一份。客户端需要和服务端进行通信时,首先通过sm获取服务端的引用,这些引用存储在servInfo中,拿到引用之后就可以将参数通过BinderProxy传到sm,然后通过系统调用copy_from_user传到内核中,此时客户端进入等待,内核将服务放到binderproc的TODO队列中,执行完之后通过copy_to_user拷贝到用户空间,然后BinderProxy会传给客户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binder驱动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因此Android需要遵循linux内存访问的机制。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交互的唯一方式就是系统调用。Android使用一系列系统调用使得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进行交互。binder驱动提供了用户空间一个进程和另一个进程使用binder通信的基础,是负责binder通信内核的模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binder进程和线程
    binder驱动中管理着一个全局的binderprocs链表,这个链表中的每一个binderproc结构都对应用户空间中的一个binder进程,每一个binder进程里面只有一个IProcessState对象,这是单例模式保证的。每个binder线程内部也只有一个IPCThreadState对象,也是单例保证的。binder驱动中也有与之相应的结构binder_thread,binderproc结构中的rb_root thread就记录所有binder进程中的binder_thread。
    每一个binder的server进程注册之后,内部都会有一个binder线程池,先注册一个binder的线程,之后server进程也可以注册新的线程,或者binder驱动检测到当前没有空闲的线程的时候,那就会在线程池中新注册一个线程。biner线程池都是有一个最大的线程限制数目,默认是16个线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servicemanager启动
    sm是读取init.rc配置文件启动的,通过调用binderOpen系统调用创建binderprocs链表,然后循环调用binderLooper不断处理共享内存中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servicemanager注册服务
    某个service注册服务,调用addService函数。sm通过BC_TRANSACTION将ADD_SERVICE传到内核中,binder驱动将事务添加到TODO 列表中,此时注册服务的线程waitForResponse进入等待。Binder驱动收到命令之后,向servicemanager的事务队列中插入一条事务,这个事务就是创建一个binder_node并且插入到binderprocs中。执行完之后BR_TRANSACTION命令通知sm执行完成,sm将已注册的服务添加到servInfo中,通过BR_REPLY唤醒等待的线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sm获取服务
    获取服务类似于注册服务的相反的过程。客户端通过getService函数获取服务,sm通过BC_TRANSACTION将CHECK_SERVICE的命令发给内核中,插入到sm的事务队列中,此时获取服务的队列进入等待。驱动收到的获取服务的命令之后,向sm发送BR_TRANSACTION查询已注册的服务,查到则返回,没有则再次查找。

  9. 完整的通信过程
    首先通过sm获取服务端的BinderProxy,通过BinderProxy将函数的参数和标识传递到内核中,Binder驱动会插入一条TODO事务,等执行之后,再将结果返回到用户空间,之后唤醒线程的等待,通信结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212709.html

相关文章:

  • SQL SERVER 表分区
  • 从零开始学习PX4源码0(固件下载及编译)
  • centos格式化硬盘/u盘的分区为NTFS格式
  • 【工具】FreePic2PDF+PdgCntEditor|PDF批量添加书签(Windows)
  • 中移链浏览器简介
  • 深入浅出排序算法之计数排序
  • 大坝水库安全监测终端MCU,智能化管理的新篇章!
  • LeetCode 面试题 16.09. 运算
  • spring-代理模式
  • 我用好说 AI 做二次元人设
  • 付费阅读微信小程序源码/小程序和公众号双版本-多种付费模式前后端+独立源码
  • ref、reactive、toRef、toRefs
  • GPT实战系列-如何用自己数据微调ChatGLM2模型训练
  • 【数电知识点_2023.10.28】
  • spring boot配置ssl(多cer格式)保姆级教程
  • 第2篇 机器学习基础 —(4)k-means聚类算法
  • 【Python爬虫+可视化】解析小破站热门视频,看看播放量为啥会这么高!评论、弹幕主要围绕什么展开
  • Mac电脑专业三维模型展UV贴图编辑工具RizomUV RS + VS 2023有哪些特点
  • Linux文件描述符和文件指针互转
  • C++11线程
  • VIVO应用商店评论数据抓取
  • 第00章_写在前面
  • ​测绘人注意,你可能会改变历史!
  • MySQL - 慢查询
  • go中“哨兵错误”的由来及使用建议
  • 【Python百练——第2练】使用Python做一个猜数字小游戏
  • Power BI 傻瓜入门 18. 让您的数据熠熠生辉
  • 什么是车规级芯片?一起探讨车规级芯片NCV8705MTADJTCG LDO线性稳压器 工作原理、特性参数
  • Stream流基础使用
  • 防数据泄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