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tarknet的去中心化路线图

1. 引言

StarkWare正以2条路线在迈向去中心化:

  • planning
  • implementation

以让Starknet协议 走向 去中心化proof-of-stake协议。

Starknet向以太坊发送STARK proofs来验证其状态变更。

一年前Starknet就在做去中心化规划,相关提案见:

  • Simple Decentralized Protocol Proposal

所谓去中心化,是指将Sequencer+Prover的运营,转换为proof-of-stake协议,使得任何人都可参与sequence,没有谁是Starknet持续活性所不可或缺的。为此,需从以下2方面进行:

  • 1)实现运行去中心化协议所需的各种要素。
  • 2)将去中心化运营逐步去中心化转移交给Starknet stakers。

本文重点关注去中心化转移流程。

2. 去中心化转移流程

去中心化转移流程分为4大块:

  • 1)转向去中心化网络架构,但Sequencer运营仍保持中心化运营。
  • 2)确保完整开源软件栈的可用性。
  • 3)逐步开发扩大测试和集成网络。
  • 4)在将Sequencer运营转向proof-of-stake参与之前,繁荣Staker加入。

以上4大块有一定的顺序依赖,但也可并行进行。

2.1 去中心化网络架构

Starknet网络将走向更加去中心化模式:

  • 1)当前,全节点相互不通讯,每个节点都依赖于通过中心化feeder gateway向Squencer周期性查询。
  • 2)更少中心化模式下,全节点将是P2P网络的一部分,不要求相互与Sequencer的连接。

这种去中心化网络架构模式,改变的不仅是网络的连接性:

  • 1)Sequencer将对其区块进行签名,以减轻某些信任假设,并为具有很多投票者的vote-based BFT协议做准备。
  • 2)数据传输将以更加分布式的方式传输,节点可相互帮助,以同步状态并完成各自的本地view。

2.2 致力于完全开源的软件栈

  • 开源软件栈:确保开源软件栈的可用性是至关重要的,其可确保每个人都可参与协议和网络不通维度。由StarkWare和其它contributors所实现的要素越多,将release给每个人去测试、评论以及适应。当前已开源的软件栈有:

    • 全节点:Pathfinder、Juno、Deoxys
    • Provers:Stone、Sandstorm
    • Sequencers:Blockifier、Madara
    • Block Explorers:Starkscan、Voyager、ViewBlock、Stark Compass。
  • 测试&集成网络:持续广泛测试集成网络,对于湿滑过渡很有必要。每个新元素都先进行内部测试网、然后是更大范围的有外部参与者的许可测试网,最终是公开测试网、集成,然后主网。测试新要素时,可顺序测试,也可并行测试。

  • Staker onboarding引入Staker:需要时间,让L1 staking合约集合足够多的staked tokens来保证去中心化协议的真实经济权重。为避免少量参与者以少量代价对Starknet进行恶意控制。

参考资料

[1] StarkWare团队2023年10月博客 Starknet Decentralization: A Roadmap in Broad Strokes

Starknet系列博客

  • Beerus:基于Helios light client的Starknet Stateless Client
  • Kakarot:部署在Starknet上的ZK-EVM type 3
  • StarkWare的StarkNet和StarkEx
  • StarkWare的Recursive STARKs
  • Rollup项目的SNARK景观
http://www.lryc.cn/news/210735.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基础语法(十二)
  • 【开源】基于SpringBoot的农村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2024秋招】2023-9-16 贝壳后端开发一面
  • BI是什么?想要了解BI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 软件测试---等价类划分(功能测试)
  • javascript原生态xhr上传多个图片,可预览和修改上传图片为固定尺寸比例,防恶意代码,加后端php处理图片
  • 【Java】Map集合中常用方法
  • 方太描画未来厨房的模样
  • ELASTICO-A Secure Sharding Protocol For Open Blockchains
  • 【数据结构】Map和Set
  • Python Flask
  • 时序预测 | Python实现ARIMA-LSTM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结合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
  • Redis快速上手篇八(redission完善分布式锁)
  • Dataset文件下载以及使用,以nuswide为例
  • ZYNQ连载02-开发环境
  • 前端 :用HTML和css制作一个小米官网的静态页面
  • modelsim仿真报错:vlog-2388 ‘scl‘ already declared in this scope
  • C#中通过BeginInvoke()和EndInvoke()来实现异步
  • github中.gitignore不起作用啦
  • 同步网盘推荐及挑选指南:便捷、安全、适用的选择
  • Java中的QName
  • 汇编语言-div指令溢出问题
  • koa搭建服务器(一)
  • qt-C++笔记之在两个标签页中按行读取两个不同的文件并且滚动条自适应滚动范围高度
  • github搜索技巧探索
  • [ACTF2020 新生赛]Include
  • Go 实现插入排序算法及优化
  • LuatOS-SOC接口文档(air780E)--max30102 - 心率模块
  • 设计模式(2)-创建型模式
  • elasticsearch一些重要的配置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