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源码角度分析Java 循环中删除数据为什么会报异常

一、源码角度分析Java 循环中删除数据为什么会报异常

相信大家在之前或多或少都知道 Java 中在增强 for中删除数据会抛出: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例如:如下所示程序:

public class Rm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list.add("001");list.add("002");list.add("003");list.add("004");for (String l : list) {if (Objects.equals(l, "002") || Objects.equals(l,"003")) {list.remove(l);}}System.out.println(list);}
}

运行后会发现抛出了异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别是一些新手小伙伴一不注意就陷入其中,当然解决方法也特别简单,可以转为迭代器,然后使用迭代器的 remove 方式删除数据,或者使用循环下标的方式通过下标进行删除,但需要注意正向循环和反向循环,如果是正向循环的话需要注意计算下标位置,不过不要担心,下面我们都会一一进行介绍。

首先来分析下为什么在增强 for 中会出现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这里现将java编译成class形式,看增强 for最终是以何种形式执行的:

javac RmTest.java

编译后的内容如下:

public class RmTest {public Rm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var0) {ArrayList var1 = new ArrayList();var1.add("001");var1.add("002");var1.add("003");var1.add("004");Iterator var2 = var1.iterator();while(true) {String var3;do {if (!var2.hasNext()) {System.out.println(var1);return;}var3 = (String)var2.next();} while(!Objects.equals(var3, "002") && !Objects.equals(var3, "003"));var1.remove(var3);}}
}

可以看到增强for最终是编译成迭代器的方式进行遍历数据,但需要注意的是删除数据依然使用的 List 中的 remove 方法,通过抛出的异常链可以看出,问题发生在了 next 方法中的 checkForComodification 方法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看到 ArrayList 下迭代器的 next 方法中,在 Itr 类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个方法中首先调用了 checkForComodification 方法,正好上面的异常链中也涉及到了 checkForComodification 方法,下面进到该方法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是不是看到了熟悉的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只要 modCountexpectedModCount 不相等就会抛出该异常,下面看下 expectedModCount 的声明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迭代器内部声明的,并且起始值等于 modCount,而 modCount 则在定义在 AbstractList 在迭代器的外部,这里还记得前面迭代器中使用的是 List 中的 remove 方法删除的数据,这里看到该方法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方法实际的删除逻辑在 fastRemove 方法中,继续看到该方法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直观了,modCount 数值发生了变化,而迭代器中的expectedModCount 没有随之修改,就导致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而抛出异常。

我们都知道使用迭代器中的 remove 方式是不会引发异常的,比如:

public class Rm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list.add("001");list.add("002");list.add("003");list.add("004");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list.iterator();while (iterator.hasNext()) {String l = iterator.next();if (Objects.equals(l, "002") || Objects.equals(l, "003")) {iterator.remove();}}System.out.println(list);}}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迭代器的 remove 可以呢,下面看到该方法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出迭代器的 remove 同样也是使用了 List 中的 remove 方法,但它会在删除后重置 expectedModCount 的值,使其保持和 modCount 一致,因此就不会触发上面的异常。

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为什么会抛出异常了,但为什么这样设计呢?这里可以总结下其中,modCount主要表示集合被修改的次数,expectedModCount表示迭代器内部维护的集合被修改的次数。当modCountexpectedModCount不相等时,则表示肯定有其他某个地方对集合进行了修改,此时,如果继续使用迭代器遍历集合,就可能会出现遍历到非预期的元素或者下个元素不存在了,因此只要expectedModCountmodCount保持一致,数据就可认为是可信的。

通过这里也能给我们警醒,如果需要在并发情况下操作集合一定要选用线程安全的集合。

下面再补充下如果不用增强for,使用下标自增的方式删除是否可行吗?

public class Rm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list.add("001");list.add("002");list.add("003");list.add("004");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String l = list.get(i);if (Objects.equals(l, "002") || Objects.equals(l,"003")) {list.remove(i);}}System.out.println(list);}
}

运行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现 003 并没有被移除,因为当移除了 002 后,002 后的数据顺势向前移位,原本003的下标为 2 ,移位后变成了 1 ,但下标 i 继续增长,便会错过后面的数据,那怎么解决呢,既然后面的数据向前移位,对下标i也向前移位就是了:

public class Rm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list.add("001");list.add("002");list.add("003");list.add("004");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String l = list.get(i);if (Objects.equals(l, "002") || Objects.equals(l,"003")) {list.remove(i);i = i-1;}}System.out.println(list);}
}

运行后数据正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既然正向遍历下标需要移位,那如果反过来反向循环不就可以不管下标了吗:

public class Rm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list.add("001");list.add("002");list.add("003");list.add("004");for (int i = list.size() - 1; i >= 0; i--) {String l = list.get(i);if (Objects.equals(l, "002") || Objects.equals(l, "003")) {list.remove(i);}}System.out.println(list);}
}

运行后数据正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209779.html

相关文章:

  • leetCode 229. 多数元素 II + 摩尔投票法 + 进阶 + 优化空间
  • 5 个编写高效 Makefile 文件的最佳实践
  • 20231028刷题记录
  • 39 深度学习(三):tensorflow.data模块的使用(基础,可跳)
  • css四种导入方式
  • Linux学习第24天:Linux 阻塞和非阻塞 IO 实验(一): 挂起
  • 037-第三代软件开发-系统音量设置
  • Python 自动化详解(pyautogui)
  • 【Linux】第四站:Linux基本指令(三)
  • SpringBoot内置工具类之断言Assert的使用与部分解析
  • 如何检测租用的香港服务器是不是CN2线路呢?
  • Spring Boot进阶(94):从入门到精通:Spring Boot和Prometheus监控系统的完美结合
  • Redis(02)| 数据结构-SDS
  • HackTheBox-Starting Point--Tier 0---Preignition
  • 售货机相关的电路
  • 软考高项(十四)项目沟通管理 ★重点集萃★
  • Linux多线程服务端编程:使用muduo C++网络库 学习笔记 第五章 高效的多线程日志
  • 利用Pholcus框架提取小红书数据的案例分析
  • 超详细Hadoop安装教程(单机版、伪分布式)
  • 持续集成部署-k8s-服务发现-Ingress
  • 从零开始搭建Prometheus+grafana服务器组件监控系统
  • 智能水厂运行与调控3D模拟仿真在线展示提高整个系统的协同效应
  • ts声明文件
  • JPA联合主键使用
  • 【计算机毕设经典案例】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管理系统
  • 如何制作rpm离线安装包
  • golang中快速用melody搭建轻量的websocket服务
  • ​Profinet转EtherNET/IP从站连接欧姆龙plc与西门子200smart通讯的配置方法​
  • elementUI el-table实现鼠标悬浮某一行,在鼠标右侧展示提示信息
  • Java 使用 poi 和 aspose 实现 word 模板数据写入并转换 pdf 增加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