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和处理分开,使得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从而降低系统的耦合度。在命令模式中,请求被封装为一个独立的对象,并且将其参数化,以便在不同的请求中传递不同的参数。命令模式中的对象包括:

  1. 请求者(Invoker):负责向命令对象发起请求,并将命令对象设置为接收者的命令。
  2. 命令(Command):封装了一次请求,包括请求的接收者和对接收者的操作。命令对象可以执行操作、撤销操作和恢复操作。
  3. 接收者(Receiver):真正执行命令操作的对象。接收者知道如何实现命令所要求的操作。
  4. 客户端(Client):创建请求者、命令和接收者对象,并将它们组装起来。

命令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解耦。通过将请求封装成命令对象,可以将请求的调用者与实现者分离开来,从而实现请求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解耦。同时,由于命令对象可以被序列化和存储,因此可以支持撤销、重做、事务等功能。

在命令模式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命令的撤销和重做。例如,可以使用栈来保存每个命令的执行历史记录,当需要撤销命令时,从栈中弹出最近的一个命令并执行撤销操作;当需要重做命令时,从栈中弹出最近的一个撤销命令并执行恢复操作。另外,还可以使用备忘录模式来实现命令的撤销和重做。

命令模式的优点包括:

  1. 降低系统的耦合度。将命令的请求者和执行者分离,使得它们不需要了解彼此的实现细节,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易于扩展新的命令。由于命令模式将每个命令封装为一个独立的对象,因此很容易添加新的命令,只需要增加新的命令类即可。
  3. 支持撤销和重做操作。由于每个命令对象都保存了执行历史记录,因此可以通过撤销和重做操作来实现对命令的撤销和恢复。

命令模式适用于以下场景:

  1. 当需要将命令的请求者和执行者解耦时,可以使用命令模式。
  2. 当需要支持撤销和重做操作时,可以使用命令模式。
  3. 当需要支持宏命令(即由多个命令组成的一个命令)时,可以使用命令模式。
  4. 当需要支持命令的排队、记录日志、事务等操作时,可以使用命令模式。例如,在数据库系统中,可以使用命令模式来实现事务操作。

总之,命令模式可以有效地解耦命令的请求者和执行者,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vector>// 接收者类,执行具体的操作
class Receiver {
public:void action1() {std::cout << "接收者执行操作1" << std::endl;}void action2() {std::cout << "接收者执行操作2" << std::endl;}
};// 命令接口
class Command {
public:virtual ~Command() {}virtual void execute() = 0;
};// 具体命令类,实现命令接口
class ConcreteCommand1 : public Command {
public:ConcreteCommand1(Receiver* receiver) : m_receiver(receiver) {}virtual ~ConcreteCommand1() {}virtual void execute() {m_receiver->action1();}private:Receiver* m_receiver;
};class ConcreteCommand2 : public Command {
public:ConcreteCommand2(Receiver* receiver) : m_receiver(receiver) {}virtual ~ConcreteCommand2() {}virtual void execute() {m_receiver->action2();}private:Receiver* m_receiver;
};// 宏命令类,由多个命令组成
class MacroCommand : public Command {
public:MacroCommand() {}virtual ~MacroCommand() {}void addCommand(Command* cmd) {m_cmds.push_back(cmd);}virtual void execute() {for (auto cmd : m_cmds) {cmd->execute();}}private:std::vector<Command*> m_cmds;
};// 命令发起者
class Invoker {
public:Invoker() {}~Invoker() {}void setCommand(Command* cmd) {m_cmd = cmd;}void executeCommand() {m_cmd->execute();}private:Command* m_cmd;
};// 客户端代码
int main() {Receiver* receiver = new Receiver();Command* cmd1 = new ConcreteCommand1(receiver);Command* cmd2 = new ConcreteCommand2(receiver);MacroCommand* macroCmd = new MacroCommand();macroCmd->addCommand(cmd1);macroCmd->addCommand(cmd2);Invoker invoker;invoker.setCommand(macroCmd);invoker.executeCommand();delete cmd1;delete cmd2;delete macroCmd;delete receiver;return 0;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接收者类 Receiver,它负责执行具体的操作。然后,我们定义了两个具体命令类 ConcreteCommand1ConcreteCommand2,它们都继承自 Command 接口,并包含一个指向 Receiver 对象的指针。在 execute 方法中,它们会调用接收者对象的相应方法来执行具体操作。

接着,我们定义了一个宏命令类 MacroCommand,它由多个命令组成,通过 addCommand 方法可以添加命令。在 execute 方法中,它会依次执行每个命令。

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命令发起者 Invoker,它包含一个成员变量 m_cmd,指向一个命令对象,通过 setCommand 方法设置命令对象,通过 executeCommand 方法来执行命令。

最后,我们在客户端代码中创建一个接收者对象和两个具体命令对象,然后将它们添加到一个宏命令对象中。将宏命令对象设置为命令发起者的命令,并执行命令。

这个命令模式实现还包括了宏命令,宏命令是由多个命令组成的一个命令,它可以一次性执行多个命令。在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MacroCommand 类来实现宏命令,它包含了一个 std::vector 来存储多个命令对象。在 execute 方法中,它会依次执行每个命令。

命令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将命令的请求者和命令的执行者解耦,使得请求者和执行者可以独立变化。同时,命令模式也支持撤销和重做操作,只需保存每个命令的执行历史记录即可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命令模式的实现并不一定要包含接收者和宏命令,这只是一个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 C++函数对象
    Command模式与C++中的函数对象有些类似。但两者定义行为接口的规范有所区别: Command以面向对象中的“接口-实现”来定义行为接口规范,更严格,但有性能损失;C++函数对象以函数签名来定义行为接口规范,更灵活,性能更高。
http://www.lryc.cn/news/20369.html

相关文章:

  • 开源物联网平台有哪些?
  • Tesla Autopilot,处理器和硬件
  • jianzhiOffer第二版难重点记录
  • C语言 | 问题20230225
  • 【机器学习笔记】Python基础笔记
  • js-DOM03-DOM对CSS的操作
  • tun驱动之tun_init
  • 模拟退火算法优化bp
  • 【NFC音乐相册】简易制作
  • 每日一题——L1-085 试试手气(15)
  • FreeRTOS信号量
  • Leetcode.2385 感染二叉树需要的总时间
  • [蓝桥杯 2022 国 B] 卡牌(贪心/二分)
  • 1301:大盗阿福
  • Netty——序列化的作用及自定义协议
  • 一起Talk Android吧(第五百零五回:如何调整组件在约束布局中的大小)
  • 【数据库】数据库的完整性
  • 基因净化车间装修设计方案SICOLAB
  • java 内部类的四种“写法”
  • 【python】main方法教程
  • 公司对不同职级能力抽象要求的具体化
  • Java之MinIO存储桶和对象API使用
  • 如何用java实现同时进行多个请求,可以将它们并行执行,从而减少总共的请求时间。
  • 高端装备的AC主轴头结构
  • 【Proteus仿真】【51单片机】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 【LINUX】环境变量以及main函数的参数
  • 使用Pyparsing为嵌入式开发定义自己的脚本语言
  • C win32基础学习(二)
  • 理论五:控制反转、依赖反转、依赖注入,这三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 读书笔记//《数据分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