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ommonjs与ES Module

commonjs

1 commonjs 实现原理

commonjs每个模块文件上存在 moduleexportsrequire三个变量,然而这三个变量是没有被定义的,但是我们可以在 Commonjs 规范下每一个 js 模块上直接使用它们。在 nodejs 中还存在 __filename 和 __dirname 变量。

三个变量分别表示:

  • module 记录当前模块信息。
  • require 引入模块的方法。
  • exports 当前模块导出的属性

在编译的过程中,实际 Commonjs 对 js 的代码块进行了首尾包装, 它被包装之后的样子如下:

(function(exports,require,module,__filename,__dirname){const xxx= require('./xxx.js')module.exports = function A(){return {name:xxx(),author:'我不是外星人'}}
})

包装函数

function wrapper (script) {return '(function (exports, require, module, __filename, __dirname) {' + script +'\n})'
}

2 require 文件加载流程

require 加载标识符原则

nodejs中对标识符的处理原则:

  • 首先像 fs ,http ,path 等标识符,会被作为 nodejs 的核心模块
  • ./../ 作为相对路径的文件模块/ 作为绝对路径的文件模块
  • 非路径形式也非核心模块的模块,将作为自定义模块

核心模块的处理:

核心模块的优先级仅次于缓存加载,在 Node 源码编译中,已被编译成二进制代码,所以加载核心模块,加载过程中速度最快。

路径形式的文件模块处理:

已 ./ ,../ 和 / 开始的标识符,会被当作文件模块处理。require() 方法会将路径转换成真实路径,并以真实路径作为索引,将编译后的结果缓存起来,第二次加载的时候会更快。

自定义模块处理:

自定义模块,一般指的是非核心的模块,它可能是一个文件或者一个包,它的查找会遵循以下原则:

  • 在当前目录下的 node_modules 目录查找。
  • 如果没有,在父级目录的 node_modules 查找,如果没有在父级目录的父级目录的 node_modules 中查找。
  • 沿着路径向上递归,直到根目录下的 node_modules 目录。
  • 在查找过程中,会找 package.json 下 main 属性指向的文件,如果没有 package.json ,在 node 环境下会以此查找 index.jsindex.jsonindex.nod

3 require 模块引入与处理

直接上例子:

  • a.js文件
const getMes = require('./b')
console.log('我是 a 文件')
exports.say = function(){const message = getMes()console.log(message)
}
  • b.js文件
const say = require('./a')
const  object = {name:'《React进阶实践指南》',author:'我不是外星人'
}
console.log('我是 b 文件')
module.exports = function(){return object
}
  • 主文件main.js
const a = require('./a')
const b = require('./b')console.log('node 入口文件')

输出

我是b文件
我是a文件
node入口文件
  • main.js 和 a.js 模块都引用了 b.js 模块,但是 b.js 模块只执行了一次。
  • a.js 模块 和 b.js 模块互相引用,但是没有造成循环引用的情况。
  • 执行顺序是父 -> 子 -> 父;

require 加载原理

首先为了弄清楚上述两个问题。我们要明白两个感念,那就是 module Module

module :在 Node 中每一个 js 文件都是一个 module ,module 上保存了 exports 等信息之外,还有一个 loaded 表示该模块是否被加载。

  • false 表示还没有加载;
  • true 表示已经加载

Module :以 nodejs 为例,整个系统运行之后,会用 Module 缓存每一个模块加载的信息。

require 的源码大致长如下的样子:

 // id 为路径标识符
function require(id) {/* 查找  Module 上有没有已经加载的 js  对象*/const  cachedModule = Module._cache[id]/* 如果已经加载了那么直接取走缓存的 exports 对象  */if(cachedModule){return cachedModule.exports}/* 创建当前模块的 module  */const module = { exports: {} ,loaded: false , ...}/* 将 module 缓存到  Module 的缓存属性中,路径标识符作为 id */  Module._cache[id] = module/* 加载文件 */runInThisContext(wrapper('module.exports = "123"'))(module.exports, require, module, __filename, __dirname)/* 加载完成 *//module.loaded = true /* 返回值 */return module.exports
}

从上面我们总结出一次 require 大致流程是这样的;

  • require 会接收一个参数——文件标识符,然后分析定位文件,分析过程我们上述已经讲到了,加下来会从 Module 上查找有没有缓存,如果有缓存,那么直接返回缓存的内容。

  • 如果没有缓存,会创建一个 module 对象,缓存到 Module 上,然后执行文件,加载完文件,将 loaded 属性设置为 true ,然后返回 module.exports 对象。借此完成模块加载流程。

  • 模块导出就是 return 这个变量的其实跟 a = b 赋值一样, 基本类型导出的是值, 引用类型导出的是引用地址。

  • exports 和 module.exports 持有相同引用,因为最后导出的是 module.exports, 所以对 exports 进行赋值会导致 exports 操作的不再是 module.exports 的引用。

require 避免重复加载

从上面我们可以直接得出,require 如何避免重复加载的,首先加载之后的文件的 module 会被缓存到 Module 上,比如一个模块已经 require 引入了 a 模块,如果另外一个模块再次引用 a ,那么会直接读取缓存值 module ,所以无需再次执行模块。

对应 demo 片段中,首先 main.js 引用了 a.jsa.js 中 require 了 b.js 此时 b.js 的 module 放入缓存 Module 中,接下来 main.js 再次引用 b.js ,那么直接走的缓存逻辑。所以 b.js 只会执行一次,也就是在 a.js 引入的时候。

require 避免循环引用

那么接下来这个循环引用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了。为了让大家更清晰明白,那么我们接下来一起分析整个流程。

  • ① 首先执行 node main.js ,那么开始执行第一行 require(a.js)
  • ② 那么首先判断 a.js 有没有缓存,因为没有缓存,先加入缓存,然后执行文件 a.js (需要注意 是先加入缓存, 后执行模块内容);
  • ③ a.js 中执行第一行,引用 b.js。
  • ④ 那么判断 b.js 有没有缓存,因为没有缓存,所以加入缓存,然后执行 b.js 文件。
  • ⑤ b.js 执行第一行,再一次循环引用 require(a.js) 此时的 a.js 已经加入缓存,直接读取值。接下来打印 console.log('我是 b 文件'),导出方法。
  • ⑥ b.js 执行完毕,回到 a.js 文件,打印 console.log('我是 a 文件'),导出方法。
  • ⑦ 最后回到 main.js,打印 console.log('node 入口文件') 完成这个流程。

不过这里我们要注意问题:

  • 如上第 ⑤ 的时候,当执行 b.js 模块的时候,因为 a.js 还没有导出 say 方法,所以 b.js 同步上下文中,获取不到 say。

验证:

const say = require('./a')
const  object = {name:'《React进阶实践指南》',author:'我不是外星人'
}
console.log('我是 b 文件')
console.log('打印 a 模块' , say)setTimeout(()=>{console.log('异步打印 a 模块' , say)
},0)module.exports = function(){return object
}我是 b 文件
打印 a 模块 {}
我是 a 文件
node 入口文件
异步打印 a 模块 {say :[Function]}

那么如何获取到 say 呢,有两种办法:

  • 一是用动态加载 a.js 的方法,马上就会讲到。
  • 二个就是如上放在异步中加载。

4 require 动态加载

require 可以在任意的上下文,动态加载模块。我对上述 a.js 修改。
a.js

console.log('我是 a 文件')
exports.say = function(){const getMes = require('./b')const message = getMes()console.log(message)
}

main.js

const a = require('./a')
a.say()

这样在b.js中就能获取到a.js的say方法

5 exports 和 module.exports

exports 使用

第一种方式:exports a.js

exports.name = `《React进阶实践指南》`
exports.author = `我不是外星人`
exports.say = function (){console.log(666)
}

引用

const a = require('./a')
console.log(a){name:"《React进阶实践指南》",author :"我不是外星人",say}

问题:为什么 exports={} 直接赋值一个对象就不可以呢? 比如我们将如上 a.js 修改一下:

exports={name:'《React进阶实践指南》',author:'我不是外星人',say(){console.log(666)}
}//{}

理想情况下是通过 exports = {} 直接赋值,不需要在 exports.a = xxx 每一个属性,但是如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方式是无效的。为什么会这样?实际这个是 js 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通过上述讲解都知道 exports , module 和 require 作为形参的方式传入到 js 模块中。我们直接 exports = {} 修改 exports ,等于重新赋值了形参,那么会重新赋值一份,但是不会在引用原来的形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function wrap (myExports){myExports={name:'我不是外星人'}
}let myExports = {name:'alien'
}
wrap(myExports)
console.log(myExports)//{name:"alien"}

当我们把 myExports 对象传进去,但是直接赋值 myExports = { name:'我不是外星人' } 没有任何作用,相等于内部重新声明一份 myExports 而和外界的 myExports 断绝了关系。所以解释了为什么不能 exports={...} 直接赋值。

module.exports 使用

module.exports 本质上就是 exports ,我们用 module.exports 来实现如上的导出。

module.exports ={name:'《React进阶实践指南》',author:'我不是外星人',say(){console.log(666)}
}

module.exports 也可以单独导出一个函数或者一个类。比如如下: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
}

从上述 require 原理实现中,我们知道了 exports 和 module.exports 持有相同引用,因为最后导出的是 module.exports 。那么这就说明在一个文件中,我们最好选择 exportsmodule.exports 两者之一,如果两者同时存在,很可能会造成覆盖的情况发生。比如如下情况:

exports.name = 'alien' // 此时 exports.name 是无效的
module.exports ={name:'《React进阶实践指南》',author:'我不是外星人',say(){console.log(666)}
}

Es Module

导出 export 和导入 import

所有通过 export 导出的属性,在 import 中可以通过结构的方式,解构出来。

export 正常导出,import 导入

导出模块:a.js

const name = '《React进阶实践指南》' 
const author = '我不是外星人'
export { name, author }
export const say = function (){console.log('hello , world')
}

导入模块:main.js

// name , author , say 对应 a.js 中的  name , author , say
import { name , author , say } from './a.js'

默认导出 export default

导出模块:a.js

const name = '《React进阶实践指南》'
const author = '我不是外星人'
const say = function (){console.log('hello , world')
}
export default {name,author,say
} 

导入模块:main.js

import mes from './a.js'
console.log(mes) //{ name: '《React进阶实践指南》',author:'我不是外星人', say:Function }

ES6 module 特性

1 静态语法

ES6 module 的引入和导出是静态的,import 会自动提升到代码的顶层 ,import , export 不能放在块级作用域或条件语句中。

错误写法一:

function say(){import name from './a.js'  export const author = '我不是外星人'
}

错误写法二:

isexport &&  export const  name = '《React进阶实践指南》'

import 的导入名不能为字符串或在判断语句,下面代码是错误的

错误写法三:

import 'defaultExport' from 'module'let name = 'Export'
import 'default' + name from 'module'

2 执行特性

ES6 module 和 Common.js 一样,对于相同的 js 文件,会保存静态属性。

但是与 Common.js 不同的是 ,CommonJS 模块同步加载并执行模块文件,ES6 模块提前加载并执行模块文件,ES6 模块在预处理阶段分析模块依赖,在执行阶段执行模块,两个阶段都采用深度优先遍历,执行顺序是子 -> 父。

main.js

console.log('main.js开始执行')
import say from './a'
import say1 from './b'
console.log('main.js执行完毕')

a.js

import b from './b'
console.log('a模块加载')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say (){console.log('hello , world')
}

b.js

console.log('b模块加载')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sayhello(){console.log('hello,world')
}

3 导出绑定

export let num = 1
export const addNumber = ()=>{num++
}
import {  num , addNumber } from './a'
num = 2

想要修改导入的变量只能这么修改:

import {  num , addNumber } from './a'console.log(num) // num = 1
addNumber()
console.log(num) // num = 2

接下来对 import 属性作出总结:

  • 使用 import 被导入的模块运行在严格模式下。
  • 使用 import 被导入的变量是只读的,可以理解默认为 const 装饰,无法被赋值
  • 使用 import 被导入的变量是与原变量绑定/引用的,可以理解为 import 导入的变量无论是否为基本类型都是引用传递。

import() 可以做一些什么

动态加载

  • 首先 import() 动态加载一些内容,可以放在条件语句或者函数执行上下文中。
if(isRequire){const result  = import('./b')
}

懒加载

  • import() 可以实现懒加载,举个例子 vue 中的路由懒加载;
[{path: 'home',name: '首页',component: ()=> import('./home') ,},
]

tree shaking 

Tree Shaking 在 Webpack 中的实现,是用来尽可能的删除没有被使用过的代码,一些被 import 了但其实没有被使用的代码。

如果引入的文件中有的方法没有被引用,那么构建打包的时候,是不会被打包进来的,

Commonjs 和 Es Module 总结

commonjs的特性如下

  • CommonJS 模块由 JS 运行时实现。
  • CommonJs 是单个值导出,本质上导出的就是 exports 属性。
  • CommonJS 是可以动态加载的,对每一个加载都存在缓存,可以有效的解决循环引用问题。
  • CommonJS 模块同步加载并执行模块文件。

Es module 的特性如下:

  • ES6 Module 静态的,不能放在块级作用域内,代码发生在编译时。
  • ES6 Module 的值是动态绑定的,可以通过导出方法修改,可以直接访问修改结果。
  • ES6 Module 可以导出多个属性和方法,可以单个导入导出,混合导入导出。
  • ES6 模块提前加载并执行模块文件,
  • ES6 Module 导入模块在严格模式下。
  • ES6 Module 的特性可以很容易实现 Tree Shaking 和 Code Splitting。

http://www.lryc.cn/news/191010.html

相关文章:

  • 分布式对象存储
  • 跨境独立站代购中国电商平台商品PHP多语言多货币
  • Python接口自动化 —— Json 数据处理实战(详解)
  • 微信页面公众号页面 安全键盘收起后页面空白
  • 数据结构 - 二叉树
  • 【Overload游戏引擎细节分析】从视图投影矩阵提取视锥体及overload对视锥体的封装
  • Linux 安全 - LSM hook点
  • 【iOS逆向与安全】越狱检测与过检测附ida伪代码
  • Android Studio gradle手动下载配置
  • ChatGPT Prompting开发实战(十三)
  • 银河麒麟 ARM 架构 离线安装Docker
  • 虹科科技 | 探索CAN通信世界:PCAN-Explorer 6软件的功能与应用
  • SELECT COUNT(*)会不会导致全表扫描引起慢查询
  • 英国物联网初创公司【FourJaw】完成180万英镑融资
  • 许战海战略文库|无增长则衰亡:中小型制造企业增长困境
  • 广州华锐互动:候车室智能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交通信息可视化
  • 智慧工地:助力数字建造、智慧建造、安全建造、绿色建造
  • 增强基于Cortex-M3的MCU以处理480 Mbps高速USB
  • 山海鲸汽车需求调研系统:智慧决策的关键一步
  • 视频缩放的概念整理-步长数组
  • TensorFlow入门(二十一、softmax算法与损失函数)
  • UDP通信:快速入门
  • 修炼k8s+flink+hdfs+dlink(四:k8s(一)概念)
  • redis与 缓存击穿、缓存穿透、缓存雪崩
  • 印度网络安全:威胁与应对
  • AR动态贴纸SDK,让创作更加生动有趣
  • MySQL常用命令01
  • Java synchronized 关键字
  • 滑动窗口算法(C语言描述)
  • 【已修复】vcruntime140.dll有什么用,vcruntime140.dll缺失如何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