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于共生生物优化的BP神经网络(分类应用) - 附代码

基于共生生物优化的BP神经网络(分类应用) - 附代码

文章目录

  • 基于共生生物优化的BP神经网络(分类应用) - 附代码
    • 1.鸢尾花iris数据介绍
    • 2.数据集整理
    • 3.共生生物优化BP神经网络
      • 3.1 BP神经网络参数设置
      • 3.2 共生生物算法应用
    • 4.测试结果:
    • 5.Matlab代码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如何用共生生物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利用鸢尾花数据,做一个简单的讲解。

1.鸢尾花iris数据介绍

本案例利用matlab公用的iris鸢尾花数据,作为测试数据,iris数据是特征为4维,类别为3个类别。数据格式如下:

特征1特征2特征3类别
单组iris数据5.32.11.21

3种类别用1,2,3表示。

2.数据集整理

iris数据总共包含150组数据,将其分为训练集105组,测试集45组。如下表所示:

训练集(组)测试集(组)总数据(组)
10545150

类别数据处理:原始数据类别用1,2,3表示为了方便神经网络训练,类别1,2,3分别用1,0,0;0,1,0;0,0,1表示。

当进行数据训练对所有输入特征数据均进行归一化处理。

3.共生生物优化BP神经网络

3.1 BP神经网络参数设置

通常而言,利用智能算法一般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来改善BP神经网络的性能。本案例基于iris数据,由于iris数据维度不高,采用简单的BP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参数如下:

神经网络结构

图1.神经网络结构

神经网络参数如下:

%创建神经网络
inputnum = 4;     %inputnum  输入层节点数 4维特征
hiddennum = 10;     %hiddennum  隐含层节点数
outputnum = 3;     %outputnum  隐含层节点数
net = newff( minmax(input) , [hiddennum outputnum] , { 'logsig' 'purelin' } , 'traingdx' ) ;
%设置训练参数
net.trainparam.show = 50 ;
net.trainparam.epochs = 200 ;
net.trainparam.goal = 0.01 ;
net.trainParam.lr = 0.01 ;

3.2 共生生物算法应用

共生生物算法原理请参考:https://blog.csdn.net/u011835903/article/details/113134476

共生生物算法的参数设置为:

popsize = 10;%种群数量Max_iteration = 15;%最大迭代次数
lb = -5;%权值阈值下边界
ub = 5;%权值阈值上边界
%  inputnum * hiddennum + hiddennum*outputnum 为阈值的个数
%  hiddennum + outputnum 为权值的个数
dim =  inputnum * hiddennum + hiddennum*outputnum + hiddennum + outputnum ;%  inputnum * hiddennum + hiddennum*outputnum维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神经网络的阈值数量计算方式如下:

本网络有2层:

第一层的阈值数量为:4*10 = 40; 即inputnum * hiddennum;

第一层的权值数量为:10;即hiddennum;

第二层的阈值数量为:3*10 = 30;即hiddenum * outputnum;

第二层权值数量为:3;即outputnum;

于是可知我们优化的维度为:inputnum * hiddennum + hiddennum*outputnum + hiddennum + outputnum = 83;

适应度函数值设定:

本文设置适应度函数如下:
f i t n e s s = a r g m i n ( T r a i n D a t a E r r o r R a t e + T e s t D a t a E r r o r R a t e ) fitness = argmin(TrainDataErrorRate + TestDataErrorRate) fitness=argmin(TrainDataErrorRate+TestDataErrorRate)
其中TrainDataErrorRate,TestDataErrorRate分别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错误分类率。适应度函数表明我们最终想得到的网络是在测试集和训练集上均可以得到较好结果的网络。

4.测试结果:

从共生生物算法的收敛曲线可以看到,整体误差是不断下降的,说明共生生物算法起到了优化的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Matlab代码

http://www.lryc.cn/news/187341.html

相关文章:

  • GIN框架路由的实现原理
  • Android Studio版本升级后的问题 gradle降级、jdk升级
  • 浏览器插件开发爬虫记录
  • 万万没想到,我用文心一言开发了一个儿童小玩具
  • SQL sever中的视图
  • 如何理解数据序列化
  • 07_项目开发_用户信息列表
  • flutter ios打包
  • 【无公网IP内网穿透】基于NATAPP搭建Web站点
  • 智能AI创作系统ChatGPT详细搭建教程/AI绘画系统/支持GPT联网提问/支持Prompt应用/支持国内AI模型
  • 【技能树笔记】网络篇——练习题解析(五)
  • Java集合(二)--- 集合元素的遍历操作Iterator以及foreach
  • 数据结构:排序- 插入排序(插入排序and希尔排序) , 选择排序(选择排序and堆排序) , 交换排序(冒泡排序and快速排序) , 归并排序
  • IOT 围炉札记
  • 小谈设计模式(24)—命令模式
  • 9.HTML
  • 分层强化学习 综述论文阅读 Hierarchic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 Comprehensive Survey
  • TensorFlow入门(十五、数据读取机制(2))
  • Linux系统中实现便捷运维管理和远程访问的1Panel部署方法
  • Rancher清理节点
  • C++-Mongoose(1)-http-server
  • Linux中openvswitch配置网桥详解
  • Python自动化测试框架pytest的详解安装与运行
  • 23种设计模式详解
  • 微信小程序案例:2-2本地生活
  • 机器学习论文中常用的数学符号以及Latex
  • 【iOS】Fastlane一键打包上传到TestFlight、蒲公英
  • 绝地求生大吃鸡攻略,让你成为顶级战士!
  • [架构之路-235]:目标系统 - 纵向分层 - 数据库 - 数据库系统基础与概述(快速入门、了解核心概念):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 小程序, 多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