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中的yield关键字

基本概念

yield 是 Python 中的一个关键字,主要在定义生成器函数时使用。使用 yield 的函数在调用时返回一个特殊的迭代器,称为生成器。不同于常规的函数返回一个单一的值(如数字、字符串或其他对象),带有 yield 的函数允许返回一个序列的值,并且在每次产生一个值后“暂停”函数的执行。

基本用法

考虑以下简单的生成器函数,它使用 yield 来生成三个整数:

def simple_generator():yield 1yield 2yield 3

当调用这个函数时,它不会像常规函数那样立即执行,而是返回一个生成器对象:

gen = simple_generator()

要从生成器中获取值,可以使用 next() 函数:

print(next(gen))  # 输出: 1
print(next(gen))  # 输出: 2
print(next(gen))  # 输出: 3

函数的“暂停与继续”

当生成器函数执行到 yield 语句时,它会产生一个值,然后暂停函数的执行。函数的状态(包括局部变量、指令指针、内部堆栈等)都被保存下来,以便后续的恢复。当再次调用 next() 时,函数从上次 yield 语句的下一行开始执行,直到再次遇到 yield

这种“暂停与继续”功能使得生成器在处理流式数据或表示无限序列时非常有用。

与 return 的区别

在生成器函数中,return 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当在生成器函数中使用 return(没有或有值),它都表示生成器的终结,并且如果有值,该值会作为 StopIteration 异常的参数返回。

例如:

def generator_with_return():yield 1yield 2return "end of generator"yield 3  # 这一行永远不会被执行

当迭代到 yield 2 之后,下一次迭代会触发一个 StopIteration 异常,并携带消息 “end of generator”。

在循环中使用 yield

yield 常常与循环结构结合使用,以生成一个序列的值【1】。例如:

def count_up_to(n):count = 1while count <= n:yield countcount += 1

使用 yield from

Python 3.3 引入了 yield from 语法,它允许在一个生成器中委托部分操作到另一个生成器。这使得生成器的组合和重用变得更加简单。

def generator_one():yield 1yield 2def generator_two():yield 3yield 4def combined_generator():yield from generator_one()yield from generator_two()

调用 combined_generator() 将按顺序产生 1, 2, 3 和 4。

总之,yield 是 Python 中创建生成器的关键工具,它为流式数据处理、协程以及其他高级用法提供了基础。

示例:斐波那契数列生成器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无限序列,在这个序列中,前两个数字是 1 和 1,随后的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数列的前几个数字是:1, 1, 2, 3, 5, 8, 13, …。

以下是一个使用 yield 生成斐波那契数列的生成器:

def fibonacci_generator(n):"""生成前n个斐波那契数。"""a, b = 0, 1count = 0while count < n:a, b = b, a + byield acount += 1

使用这个生成器,可以生成任何长度的斐波那契数列。例如,生成前10个斐波那契数:

for num in fibonacci_generator(10):print(num)

输出: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这个生成器的好处是可以按需生成斐波那契数,而不必预先计算整个序列。这种按需生成的特性使得处理大数据或无限序列变得可能,因为在任何时候都不需要在内存中存储整个序列。


注【1】:count_up_to 函数是一个生成器函数,当调用它时,它会返回一个生成器对象。要从这个生成器中获取值,可以使用 next() 函数进行迭代,或者将生成器放入循环中以便连续地获取所有值。

以下是如何使用 count_up_to 函数的一些示例:

使用 next()

gen = count_up_to(3)print(next(gen))  # 输出: 1
print(next(gen))  # 输出: 2
print(next(gen))  # 输出: 3

当再次调用 next(gen) 时,因为已经迭代完所有的值,所以会触发一个 StopIteration 异常。

使用 for 循环

for number in count_up_to(5):print(number)

输出:

1
2
3
4
5

这是最常见的使用生成器的方式,因为 for 循环会自动处理 StopIteration 异常并终止循环。

使用 list()

如果想直接获取生成器的所有值并将它们放入一个列表中,可以使用 list()

numbers = list(count_up_to(4))
print(numbers)  # 输出: [1, 2, 3, 4]

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地将生成器的输出转换为一个列表,但请注意,对于产生大量数据的生成器,这种方法可能会消耗大量的内存。

http://www.lryc.cn/news/187145.html

相关文章:

  • 怎么压缩pdf文件?分享缩小pdf文件的简单方法
  • 51单片机可调幅度频率波形信号发生器( proteus仿真+程序+原理图+报告+讲解视频)
  • Vuex的介绍
  • mysql基础语法速成版
  • Docker镜像 配置ssh
  • 12.2 实现键盘模拟按键
  • 《DevOps 精要:业务视角》- 读书笔记(七)
  • 【随想】每日两题Day.12(实则一题)
  • 基于复旦微JFM7K325T FPGA的高性能PCIe总线数据预处理载板(100%国产化)
  • 什么是原型链(prototype chain)?如何实现继承?
  • RabbitMQ 5种工作模式介绍和Springboot具体实现
  • C++ - 可变模版参数 - emplace相关接口函数 - 移动构造函数 和 移动赋值运算符重载 的 默认成员函数
  • 总结三:计算机网络面经
  • 服务器数据恢复-VMWARE ESX SERVER虚拟机数据恢复案例
  • COCI 2021-2022 #1 - Set 题解
  • 分享40个极具商业价值的chatGPT提问prompt
  • 一文搞懂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 【重拾C语言】六、批量数据组织(四)线性表—栈和队列
  • 力扣刷题-哈希表-一个字符串是否能够由另一个字符串中的字符组成
  • Android使用AOP切面编程
  • Flutter学习笔记
  • 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 大数据学习(2)Hadoop-分布式资源计算hive(1)
  • 深入探究HTML表单与JavaScript的关系
  • 关于Jupyter notebook 创建python3 时进去不能重命名问题及不能编程问题
  • 一些可以用代码绘制流程图的工具
  • Centos中清除因程序异常终止,导致的残留的Cache/buff_drop_caches命令---linux工作笔记063
  • Element-UI的使用——表格el-table组件去除边框、滚动条设置、隔行变色、去除鼠标悬停变色效果(基于less)
  • python的一些知识点
  • QML 带框最大化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