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防火墙基础

目录

1、 防火墙支持那些NAT技术,主要应用场景是什么?

2、当内网PC通过公网域名解析访问内网服务器时,会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3、防火墙使用VRRP实现双机热备时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4、防火墙支持那些接口模式,一般使用在那些场景?

 5、防火墙旁挂引流方案有哪些?好处是什么?


1、 防火墙支持那些NAT技术,主要应用场景是什么?

静态NAT:将一个公网IP地址映射到一个内部设备的私有IP地址。主要应用场景是在企业环境中,将内部服务器(如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的私有IP地址映射为公网IP地址,以便外部网络可以通过公网IP地址访问这些服务器。

 动态NAT:动态NAT允许将多个内部设备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公网IP地址。该映射关系是临时的,根据内部设备的需求动态分配公网IP地址。主要应用场景是在较小的网络中,提供有限数量的公网IP地址来为多个内部设备提供上网访问。

 端口地址转换:PAT是动态NAT的一种形式,在端口地址转换中,除了将内部设备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公网IP地址外,还将设备的端口号也进行了映射。因此,多个内部设备可以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通过不同的端口号来访问互联网。主要应用场景是在家庭或办公室等网络中,有多个设备需要通过单个公网IP地址进行上网访问。

        NAT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建立安全的连接,允许内部设备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同时隐藏了内部网络的详细拓扑结构和私有IP地址,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此外,NAT也可以用于解决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通过共享公网IP地址,让更多的内部设备可以访问互联网。 

2、当内网PC通过公网域名解析访问内网服务器时,会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由于内网服务器使用私有IP地址,公网无法直接访问它。这导致当内网PC通过公网域名解析时,无法直接连接到内网服务器。

        NAT设备无法正确处理内外网地址转换:当内网PC使用公网域名解析访问内网服务器时,NAT设备通常无法正确处理内部、外部网络地址的转换,导致内网PC无法与内网服务器进行通信。

解决方案:

        1)使用端口映射(Port Forwarding):在NAT设备上进行端口映射配置,将外部端口与内网服务器的私有IP地址和端口进行映射。当内网PC通过公网域名解析访问时,NAT设备会将请求转发到内网服务器上。这样,内网PC就可以通过公网访问内网服务器。

        2)使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配置一个VPN连接,将内网服务器纳入VPN网络中。当内网PC通过VPN连接访问内网服务器时,请求首先会通过VPN隧道传输到内网,然后再由内网服务器响应。这种方式可以绕过NAT设备的限制,实现内网PC的公网访问。

        3)使用反向代理(Reverse Proxy):在公网上架设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将公网域名映射到反向代理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然后,将反向代理服务器配置为转发请求到内网服务器。这样,内网PC通过公网访问时,请求会首先到达反向代理服务器,然后再由反向代理服务器将请求转发到内网服务器。这种方式可以隐藏内网服务器的真实IP地址,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

 3、防火墙使用VRRP实现双机热备时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配置同步问题:当使用VRRP实现防火墙的双机热备时,主备两台防火墙需要进行配置同步,以确保配置的一致性。问题可能出现在配置同步的过程中,因为防火墙上有大量配置项,而不是所有的配置项都需要同步。因此,需要确保只同步必要的配置项,例如网络配置、策略配置和安全配置等,避免同步过程中的冲突。

解决方案:

        1)使用专门的同步工具或脚本来实现配置同步过程。通过筛选和选择需要同步的配置项,并确保将它们从主防火墙同步到备用防火墙,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2)可以使用特定的状态同步机制,如Stateful Failover或Session Synchronization等。这些机制可用于确保主备两台防火墙之间的状态同步,以便无缝切换,并且确保所有连接和会话在主备切换后仍然有效。 

        3)尽可能减少切换时间,以减少可能的中断。可以优化主备切换的过程,并使用快速故障检测机制,以最小化中断时间。

4、防火墙支持那些接口模式,一般使用在那些场景?

        1)网桥模式(Bridge Mode):防火墙的接口将工作在透明网桥模式下,将两个或多个网络段连接在一起,不对流量进行改变或干预。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将不同网络段直接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的场景,如跨网段通信、局域网扩展等。

        2)路由模式(Route Mode):防火墙的接口将工作在路由模式下,作为网络的网关设备,负责进行数据包的转发、路由和安全控制等功能。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对流量进行路由和策略控制的场景,如企业网络中的边界防火墙、互联网接入等。

        3)虚拟转发模式(Virtual Wire Mode):防火墙的接口将工作在虚拟线路模式下,将两个网络段隔离开来,并对流量进行过滤和安全检测,但不对流量进行路由功能。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进行安全隔离和检测的场景,如数据中心的虚拟化环境、内网与DMZ之间的隔离等。

        4)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防火墙的接口将工作在透明模式下,将防火墙插入到原网络中,并对流量进行检测和过滤,同时保持原网络结构和子网设置不变。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在原网络中进行安全检测和保护,但不改变网络配置的场景,如场所防火墙、网关防火墙等。5

 5、防火墙旁挂引流方案有哪些?好处是什么?

方案:

        1)端口镜像(Port Mirroring): 将特定接口上的流量复制到防火墙所连接的另一个接口,通过镜像功能实现流量引流。好处是可以对特定端口或设备的所有流量进行实时分析和检测,无需改变网络拓扑。

        2)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 使用负载均衡器将流量引导至防火墙进行检测和处理。好处是可以实现防火墙设备的负载均衡,提高网络的处理能力和吞吐量,同时保持高可用性。

        3)Tap模式(TAP Mode): 在防火墙和网络设备之间插入TAP设备(透明复制器),将流量复制到防火墙进行检测,并将处理后的流量发送到目标设备。好处是可以实现无损的流量复制,不影响正常数据传输,同时对流量进行检测和分析。

好处:

        1)网络正常运行:由于防火墙不作为主路径中转点,因此即使防火墙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网络数据传输。

        2)无需改变网络拓扑:不需要调整现有的网络架构,可以灵活地将防火墙插入到网络中,方便地实现安全防护和监测。

        3)提高性能和可用性:通过负载均衡和无损复制等技术,可以提高防火墙的性能和可用性,确保数据传输的效率和连续性。

由于我的ensp有安装问题,故实验复现需要后面补。

http://www.lryc.cn/news/176460.html

相关文章:

  • 服务断路器_Resilience4j的断路器
  • 微信小程序学习笔记3.0
  • nginx 反向代理 负载均衡 动静分离
  • Codeanalysis(tca)后端二次开发环境搭建
  • JS前端树形Tree数据结构使用
  • Automation Anywhere推出新的生成式AI自动化平台,加速提高企业生产力
  • 电缆隧道在线监测系统:提升电力设施安全与效率的关键
  • Java BigDecimal 详解
  • 简述信息论与采样定理
  • 网络安全之网站常见的攻击方式
  • iOS Swift 拍照识别数字(Recognizing Text in Images)
  • 数学建模:智能优化算法及其python实现
  • monkeyrunner环境搭建和初步用法
  • 2024华为校招面试真题汇总及其解答(一)
  • css调整字体间距 以及让倾斜字体
  • 工具篇 | Gradle入门与使用指南 - 附Github仓库地址
  • 使用 Python 函数callable和isinstance的意义
  • Netty场景及其原理
  • Java接口和接口继承
  • 2023 年解锁网络安全即服务
  • python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模型GhostNet开发构建养殖场景下生猪行为识别系统
  • Selenium自动化测试 —— 通过cookie绕过验证码的操作!
  • 链表(单链表、双链表)
  • 面试题08.05.递归算法
  • 分布式IT监控系统
  • Redis 是什么?
  • 本地源制作
  • 树莓派(Linux系统通用)交叉编译(环境搭建、简单使用)
  • uniapp - 微信小程序实现腾讯地图位置标点展示,将指定地点进行标记选点并以一个图片图标展示出来(详细示例源码,一键复制开箱即用)
  • 网络安全--IDS--入侵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