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8实战-总结34

Java8实战-总结34

  • 重构、测试和调试
    • 使用 Lambda 重构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责任链模式

重构、测试和调试

使用 Lambda 重构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案,某些事件发生时(比如状态转变),如果一个对象(通常称之为主题)需要自动地通知其他多个对象(称为观察者),就会采用该方案。创建图形用户界面(GUI)程序时,经常会使用该设计模式。这种情况下,在图形用户界面组件(比如按钮)上注册一系列的观察者。如果点击按钮,观察者就会收到通知,并随即执行某个特定的行为。 但是观察者模式并不局限于图形用户界面。比如,观察者设计模式也适用于股票交易的情形,多个券商可能都希望对某一支股票价格(主题)的变动做出响应。下图通过UML图解释了观察者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witter这样的应用设计并实现一个定制化的通知系统。想法很简单:好几家报纸机构,比如《纽约时报》《卫报》以及《世界报》都订阅了新闻,他们希望当接收的新闻中包含他们感兴趣的关键字时,能得到特别通知。首先,需要一个观察者接口,它将不同的观察者聚合在一起。它仅有一个名为notify的方法,一旦接收到一条新的新闻,该方法就会被调用:

interface Observer { void notify(String tweet); 
} 

现在,可以声明不同的观察者(比如,这里是三家不同的报纸机构),依据新闻中不同的关键字分别定义不同的行为:

class NYTimes implements Observer { public void notify(String tweet) { if(tweet != null && tweet.contains("money")) { System.out.println("Breaking news in NY! " + tweet); } } 
} class Guardian implements Observer { public void notify(String tweet) { if(tweet != null && tweet.contains("queen")) { System.out.println("Yet another news in London... " + tweet); } } 
} class LeMonde implements Observer { public void notify(String tweet) { if(tweet != null && tweet.contains("wine")) { System.out.println("Today cheese, wine and news! " + tweet); } } 
} 

最重要的部分是Subject,为它定义一个接口: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 void notifyObservers(String tweet); 
} 

Subject使用registerObserver方法可以注册一个新的观察者,使用notifyObservers方法通知它的观察者一个新闻的到来。更进一步,实现Feed类:

class Feed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final List<Observer>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 { this.observers.add(o);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String tweet) { observers.forEach(o -> o.notify(tweet)); } 
}

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实现:Feed类在内部维护了一个观察者列表,一条新闻到达时,它就进行通知。

	Feed f = new Feed(); f.registerObserver(new NYTimes()); f.registerObserver(new Guardian()); f.registerObserver(new LeMonde()); f.notifyObservers("The queen said her favourite book is Java 8 in Action!"); 

上面示例中,《卫报》会特别关注这条新闻。
使用Lambda表达式
Observer接口的所有实现类都提供了一个方法:notify。新闻到达时,它们都只是对同一段代码封装执行。Lambda表达式的设计初衷就是要消除这样的僵化代码。使用Lambda表达式后,无需显式地实例化三个观察者对象,直接传递Lambda表达式表示需要执行的行为即可:

f.registerObserver((String tweet) -> { if(tweet != null && tweet.contains("money")) { System.out.println("Breaking news in NY! " + tweet); } 
}); f.registerObserver((String tweet) -> { if(tweet != null && tweet.contains("queen")) { System.out.println("Yet another news in London... " + tweet); } 
}); 

是否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Lambda表达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前文介绍的例子中,Lambda适配得很好,那是因为需要执行的动作都很简单,因此才能很方便地消除僵化代码。但是,观察者的逻辑有可能十分复杂,它们可能还持有状态,抑或定义了多个方法,诸如此类。在这些情形下,还是应该继续使用类的方式。

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创建处理对象序列(比如操作序列)的通用方案。一个处理对象可能需要在完成一些工作之后,将结果传递给另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接着做一些工作,再转交给下一个处理对象,以此类推。

通常,这种模式是通过定义一个代表处理对象的抽象类来实现的,在抽象类中会定义一个字段来记录后续对象。一旦对象完成它的工作,处理对象就会将它的工作转交给它的后继。代码中,这段逻辑看起来是下面这样:

public abstract class ProcessingObject<T> { protected ProcessingObject<T> successor; public void setSuccessor(ProcessingObject<T> successor) {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public T handle(T input) { T r = handleWork(input); if(successor != null) { return successor.handle(r); } return r; } abstract protected T handleWork(T input); 
} 

下图以UML的方式阐释了责任链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andle方法提供了如何进行工作处理的框架。不同的处理对象可以通过继承ProcessingObject类,提供handleWork方法来进行创建。

下面看看如何使用该设计模式。可以创建两个处理对象,它们的功能是进行一些文本处理工作。

public class HeaderTextProcessing extends ProcessingObject<String> { public String handleWork(String text) { return "From Raoul, Mario and Alan: " + text; } 
} public class SpellCheckerProcessing extends ProcessingObject<String> { public String handleWork(String text) { return text.replaceAll("labda", "lambda"); } 
} 

现在你就可以将这两个处理对象结合起来,构造一个操作序列:

	ProcessingObject<String> p1 = new HeaderTextProcessing(); ProcessingObject<String> p2 = new SpellCheckerProcessing(); p1.setSuccessor(p2);//将两个处理对象链接起来String result = p1.handle("Aren't labdas really sexy?!!"); System.out.println(result); //打印输出“From Raoul, Mario and Alan: Aren't lambdas really sexy?!!

使用Lambda表达式
可以将处理对象作为函数的一个实例,为了链接这些函数,需要使用andThen方法对其进行构造。

	UnaryOperator<String> headerProcessing = (String text) -> "From Raoul, Mario and Alan: " + text; //第一个处理对象UnaryOperator<String> spellCheckerProcessing = (String text) -> text.replaceAll("labda", "lambda");  //第二个处理对象Function<String, String> pipeline = headerProcessing.andThen(spellCheckerProcessing); //将两个方法结合起来,结果就是一个操作链String result = pipeline.apply("Aren't labdas really sexy?!!");
http://www.lryc.cn/news/176054.html

相关文章:

  • uniapp项目实践总结(二十四)安卓平台 APP 打包教程
  • GeoServer地图服务器权限控制
  • Python+requests+unittest+excel实现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
  • 25807-2020 间脲基苯胺盐酸盐 课堂随笔
  • 苹果手机通讯录联系人如何一键删除? 1个方法轻松解决!
  • 【Linux成长史】Linux编辑器-gcc/g++使用
  • 【CNN-FPGA开源项目解析】卷积层03--单格乘加运算单元PE 单窗口卷积块CU 模块
  • 一文教你学会ArcGIS Pro地图设计与制图系列全流程(2)
  • ICML 2017: 基于卷积的Seq2Seq解决方案
  • 探索GmSSL+Nginx实践及原理
  • Mybatis框架学习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电影院订票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lw+部署文档+讲解等)
  • LeetCode-热题100-笔记-day32
  • STP生成树协议基本配置示例---STP逻辑树产生和修改
  • Java版企业电子招标采购系统源码—企业战略布局下的采购寻源
  • 华纳云:SQLserver配置远程连接的方法是什么
  • CryptoCTF easy
  •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革新:医疗领域的应用
  • python找出文件夹里文件名以特定字符结尾的文件并移动到另一个目录
  • 面试官问:大量的 TIME_WAIT 状态 TCP 连接,对业务有什么影响?怎么处理?
  • 前端就业宝典---目录
  • Uniboot 系列光纤跳线简介
  • 【面试题】Promise只会概念远远不够,还需这17道题目巩固!
  • 互联网医院牌照|互联网医院牌照审批流程和材料
  • 第五章:C语言的数组
  • Spring面试题3:说一说MVC框架的底层实现
  • 云原生周刊:K8s 的 13 个最佳开源监控工具
  • 怎么克服一篇论文写作前的恐惧感?
  • Linux 安全 - Credentials
  • 网站服务器怎么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