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Disruptor:无锁队列设计的背后原理

简介

在高并发场景下,队列的速度和效率是关键。而Disruptor,一种高性能的并发队列,通过独特的设计,解决了传统队列在处理高并发时可能遇到的性能瓶颈。本文将深入分析Disruptor如何通过环形数组结构、元素位置定位以及无锁设计,实现高效的并发控制。

技术细节

1. 环形数组结构


首先,Disruptor使用一个固定长度的环形数组作为底层存储结构。这种数组的一大优点在于,它可以避免使用链表等动态数据结构带来的额外开销,包括内存分配和垃圾回收等。同时,由于数组在内存中的连续性,它更有利于处理器的缓存机制,可以大大提高访问速度。

2. 元素位置定位


在Disruptor中,数组的长度是2的n次方(例如,1024,2048,4096等),这有利于通过位运算快速定位元素位置。具体来说,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索引,索引通过位运算直接对应到数组中的位置。比如,如果索引是10,那么它对应的数组位置就是10 mod 数组长度。由于数组长度是2的幂,所以这种计算可以用位移运算实现,非常高效。

3. 无锁设计


为了避免锁竞争带来的性能开销,Disruptor采用了无锁设计。实现无锁设计的关键在于原子变量CAS(Compare-and-Swap)操作。

CAS操作是一种乐观锁技术,它通过比较并交换实现无锁操作。具体来说,每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线程在操作数据之前,都会先获取当前可用的元素位置,然后在该位置进行数据操作。如果在此期间,其他线程并未修改过该位置的数据(即数据未被改变),那么该线程的操作就会成功。否则,该线程就需要重试直到成功为止。

整个过程中,原子变量CAS确保了操作的线程安全性。即使在高并发环境下,也不会出现数据竞争或者死锁的情况。

4. 伪共享处理


伪共享是一种并发问题,当多个线程访问同一缓存行中的不同数据时会出现。在Disruptor中,伪共享问题通过预分配空间和对齐技术来解决。在初始化队列时,Disruptor会预先分配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通常是缓存行大小的整数倍。同时,队列中的数据对齐排列,使得每个线程在访问队列数据时都只访问自己的缓存行,避免了伪共享问题的发生。这种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并发访问的速度和效率。

示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Java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Disruptor实现无锁队列:

import com.lmax.disrupto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public class LockFreeQueue {private final Disruptor<Long> disruptor;private final RingBuffer<Long> ringBuffer;public LockFreeQueue(int bufferSize) {disruptor = new Disruptor<>(new LongFactory(), bufferSize, Executors.defaultThreadFactory());ringBuffer = disruptor.start();}public void enqueue(long value) {long sequence = ringBuffer.next();ringBuffer.set(sequence, value);}public long dequeue() {long sequence = ringBuffer.next();return ringBuffer.get(sequenc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ockFreeQueue queue = new LockFreeQueue(1024);Executor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6);// Enqueue tasks into the queuefor (int i = 0; i < 1000; i++) {executor.execute(() -> {long valu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queue.enqueue(value);System.out.println("Enqueued: " + value);});}// Dequeue tasks from the queuefor (int i = 0; i < 1000; i++) {executor.execute(() -> {long value = queue.dequeue();System.out.println("Dequeued: " + value);});}executor.shutdown();}
}

总结

Disruptor通过环形数组结构、元素位置定位、无锁设计和伪共享处理等设计,实现了高性能的无锁队列。这些设计思路对于我们设计和优化高并发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http://www.lryc.cn/news/175711.html

相关文章:

  • 网络编程-UDP协议(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 AI绘画普及课【一】绘画入门
  • Selenium和Requests搭配使用
  • 【JDK 8-函数式编程】4.4 Supplier
  • 后端大厂面试-16道面试题
  • 产品经理认证(UCPM)备考心得
  • E : A DS顺序表_删除有序表中的重复元素
  • 前端教程-vite
  • Java笔记三
  • ElementUI之首页导航与左侧菜单
  • java项目之在线教育资源管理系统(ssm源码+文档)
  • C/S架构学习之UDP服务器
  • 磁盘占用率100% 的优化方案
  • vue组件的通信
  • (搞定)排序数据结构(1)插入排序 选择排序+冒泡排序
  • C++ 类访问修饰符 public、private、protected
  • pytorch学习笔记——BCE与CE
  • win使用git(保姆级教程)
  • Python图像处理-----几何变换
  • 如何正确选择研究方向?如何实现论文创新?
  • Postgresql源码(113)表达式JIT计算简单分析
  • CMU15-213 课程笔记 04-Floating Point
  • DockerKubernetes ❀ Service下Port端口区分
  • 【C++】笔试训练(一)
  •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集合: Leetcode 349. 两个数组的交集 (Typescript版)
  • Unity 内存性能分析器 (Memory Profiler)
  • 前端携带Bearer Token
  • leetcode 周赛 364
  • 开机自启动Linux and windows
  • 科技云报道:大模型的阴面:无法忽视的安全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