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于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半盲信道估计算法matlab性能仿真

目录

1.算法运行效果图预览

2.算法运行软件版本

3.部分核心程序

4.算法理论概述

5.算法完整程序工程


1.算法运行效果图预览

2.算法运行软件版本

matlab2022a

3.部分核心程序

%EM算法收敛所需的迭代
nIter = 1; 
Yp    = Y(:,1:L_polit,:);     %与导频序列相对应的部分
qmse1  = zeros(1,len); %EM算法的MSE
for k=1:len %计算所有SNR的EM算法的MSEG0   = zeros(Nant,Nuser); %初始状态mIu0 = zeros(Nuser,N);   sgm0 = zeros(Nuser,Nuser);  for i=1:nIterG0 = (Yp(:,:,k)*Polits' + Y(:,L_polit:N-1,k)*mIu0(:,L_polit:N-1)')/ (Polits*Polits' + mIu0(:,L_polit:N-1)*mIu0(:,L_polit:N-1)' + (N-L_polit)*sgm0);for j=1:NmIu0(:,j) = (G0'*G0 + sigmaNu(k)*eye(Nuser))\(G0'*Y(:,j,k));endsgm0 = sigmaNu(k)*eye(Nuser)/(G0'*G0 + sigmaNu(k)*eye(Nuser));endqmse1(k) = trace(abs((G-G0)'*(G-G0)))/mean(beta2);  
endnIter = 5; 
Yp    = Y(:,1:L_polit,:);     %与导频序列相对应的部分
qmse2  = zeros(1,len); %EM算法的MSE
for k=1:len %计算所有SNR的EM算法的MSEG0   = zeros(Nant,Nuser); %初始状态mIu0 = zeros(Nuser,N);   sgm0 = zeros(Nuser,Nuser);  for i=1:nIterG0 = (Yp(:,:,k)*Polits' + Y(:,L_polit:N-1,k)*mIu0(:,L_polit:N-1)')/ (Polits*Polits' + mIu0(:,L_polit:N-1)*mIu0(:,L_polit:N-1)' + (N-L_polit)*sgm0);for j=1:NmIu0(:,j) = (G0'*G0 + sigmaNu(k)*eye(Nuser))\(G0'*Y(:,j,k));endsgm0 = sigmaNu(k)*eye(Nuser)/(G0'*G0 + sigmaNu(k)*eye(Nuser));endqmse2(k) = trace(abs((G-G0)'*(G-G0)))/mean(beta2);  
end
61

4.算法理论概述

       基于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半盲信道估计算法涉及多个步骤,其原理和数学公式概括如下:

        首先,MIMO系统需要发送已知的训练序列,在接收端进行初始的信道估计。当发送有用的信息数据时,接收端会利用初始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判决更新,以完成实时的信道估计。

        在此基础上,半盲信道估计算法结合了盲估计和基于训练序列估计这两种方法的特点。一般来讲,通过设计训练序列或在数据中周期性地插入导频符号来进行估计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半盲信道估计的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

H^S = (1/T) * Σ_t=1^T [y_t * conj(H_t) / (1 + Σ_i=1^L * conj(H_i) * y_t * conj(H_i)^*)] (5)

       其中,H^S是大规模MIMO信道的估计结果,y_t是接收信号向量,conj(H_t)是H_t的共轭转置,L是导频符号的数量,conj(H_i)^*是H_i的共轭转置的复数共轭。

        这个公式基于盲估计的思想,利用了调制信号本身固有的、与具体承载信息比特无关的一些特征,或是采用了判决反馈的方法来进行信道估计。同时,通过在发送的有用数据中插入已知的导频符号,可以得到导频位置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而利用导频位置的信道估计结果,通过内插得到有用数据位置的信道估计结果。

        因此,半盲信道估计算法不仅利用了基于训练序列的初始估计和实时判决更新,也结合了盲估计的方法特点,可以更加准确地估计大规模MIMO信道。

       需要注意的是,半盲信道估计算法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训练序列设计、导频符号的选择和插入、判决反馈机制的实现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算法的性能和实际应用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算法优化和调整。

5.算法完整程序工程

OOOOO

OOO

O

http://www.lryc.cn/news/164498.html

相关文章:

  • 自然语言处理学习笔记(九)———— OVV Recall Rate与 IV Recall Rate
  • 区块链正在开启一场回归商业,融合商业的新发展
  •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三)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③
  • js中如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为空对象?
  • Linux SysRq 简介
  • Mac版本破解Typora,解决Mac安装软件的“已损坏,无法打开。 您应该将它移到废纸篓”问题
  • elementui el-dialog 动态生成多个,点击按钮打开对应的 dialog
  • 自己开发一个接口文档页面html
  • 信息化发展28
  • React 入门实例教程
  • Window安装Node.js npm appium Appium Desktop
  • Pytorch intermediate(三) RNN分类
  • vue2+webpack升级vue3+vite,修改插件兼容性bug
  • 案例实战-Spring boot Web
  • Spring6.1之RestClient分析
  • 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 OpenCV(二十三):中值滤波
  • Prompt Tuning训练过程
  • 装备制造企业是否要转型智能装备后服务型公司?
  • day-49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19) 动态规划 part 10
  • 检查文件名是否含不可打印字符的C++代码源码
  • 学习笔记-正则表达式
  • Wireshark TS | 网络路径不一致传输丢包问题
  • CMake高级用法实例分析(学习paddle官方的CMakeLists)
  • 数据采集: selenium 自动翻页接口调用时的验证码处理
  • IDEA安装翻译插件
  • DBeaver使用
  • Nougat:一种用于科学文档OCR的Transformer 模型
  • redis八股1
  • 人工智能基础-趋势-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