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为什么5G 要分离 CU 和DU?(4G分离RRU 和BBU)

在 Blog 一文中,5G--BBU RRU 如何演化到 CU DU?_5g rru_qq_38480311的博客-CSDN博客

解释了4G的RRU BBU 以及 5G CU DU AAU,主要是讲了它们分别是什么。但是没有讲清楚 为什么,此篇主要回答why。

4G 为什么分离基站为 RRU 和 BBU?

2 3 4 5G的主力频段:

5G--BBU RRU 如何演化到 CU DU?_5g rru_qq_38480311的博客-CSDN博客

2G 900 MHz    3/4G 在2GHz  5G在 3.4~ 4.9GHz (先忽略毫米波段)

随着每一代无线通信的演进,使用的主力的频率也在上升。通信频率上升意味着信号衰减变大,即一个基站(实际是射频部分)的覆盖范围会越来越小,即同样的区域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

如果建设更多的基站必然会导致建立基站成本的上升,这时候如何降低成本?

将RRU 与BBU 分离,即 射频部分和 数据处理部分分开, BBU可以连接多个RRU。只要RRU 足够多就可以实现通信面积的覆盖,而BBU的集中部署和数据处理则可以 降低成本。

那为什么到了5G阶段要分为 AAU DU和 CU呢?

AAU集合了原本RRU的功能和一部分 BBU 底层的功能,这样可以降低DU-RRU之间的传输带宽。

(这部分是不能理解的,从AAU 到DU CU的数据量不一样吗? 为什么BBU部分功能的上移就可以减小对传输带宽的 需求了?)

5G为什么CU 和DU分离?

为什么CU和DU要分离?_cu分离-CSDN博客

4G基站之间是一个全Mesh网络,即每个基站都要与附近基站交互,干扰非常难处理。一个中心式的管理架构更有利于管理频谱减少干扰。

CU和DU的切分可以带来的好处:

(这点引用的Blog中写得很清楚)

1.实现基带资源的共享

2.有利于实现无线接入的切片和云化

3. 满足5G复杂组网情况下的站点协同问题

CU DU分离带来的缺点:

网络复杂度的提高和时延的增加,网元的增加会带来相应的处理时延,再加上增加的的传输接口带来的时延,增加的虽然不算太多,但也足以对超低时延业务带来很大的影响。

那么如何处理uRRLC业务呢? 就是CU 和DU需要合设。可以参照下面这个Blog中给出的信息。

5G NR系统架构之CU /DU部署方案_nr cu du-CSDN博客

从上表可以看出,即对于uRRLC业务来说,要么CU和DU合设,要么使用双CU方案。

当进行合设的时候,时延的具体要求如需下:

双CU的时延承载要求:

可是双CU情况

  《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标准详解》 王映民 孙韶辉 等 编著  一书第三章 3.2.1章节里 说的  3GPP协议规定gNB-DU只能和一个gNB-CU-CP连接, 难道双CU 的情况对于下层CU(即和DU一起部署的那个CU)只部署 用户面(即只部署gNB-CU-UP)吗?

问题总结:

1. 从AAU 到DU CU的数据量不一样吗? 为什么BBU部分功能的上移就可以减小对传输带宽的 需求了?

2. 3GPP协议规定gNB-DU只能和一个gNB-CU-CP连接, 难道双CU 的情况对于下层CU(即和DU一起部署的那个CU)只部署 用户面(即只部署gNB-CU-UP)吗?

http://www.lryc.cn/news/158107.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中的数据输入
  • cms系统稳定性压力测试出现TPS抖动和毛刺的性能bug【杭州多测师_王sir】
  • 【UE】材质描边、外发光、轮廓线
  • 百模大战,打响AI应用生态的新赛点
  • 【C++二叉树】进阶OJ题
  • C++——vector:resize与reserve的区别,验证写入4GB大数据时相比原生操作的效率提升
  • 基础配置xml
  • win环境安装SuperMap iserver和配置许可
  • 【Apollo学习笔记】——规划模块TASK之PIECEWISE_JERK_NONLINEAR_SPEED_OPTIMIZER(一)
  • pytest parametrize多参数接口请求及展示中文响应数据
  • 电视连续剧 ffmpeg 批量去掉片头片尾
  • 二进制搭建kubernetes
  • TDengine函数大全-系统函数
  • 北京互联网营销服务商浩希数字科技申请1350万美元纳斯达克IPO上市
  • ElementUI浅尝辄止22:Alert 警告
  • HCIP的mgre实验
  • redis cluster集群搭建
  • 小红书笔记爬虫
  • 国密GmSSL v2版本命令行方式生成国密sm2私钥、公钥、签名和验证签名
  • 2023年9月惠州/深圳CPDA数据分析师认证找弘博创新
  • it运维监控管理平台,统一运维监控管理平台
  • TDengine 官网换了新“皮肤”,来看看这个风格是不是你的菜
  • MFC:自绘CListBox,GetText返回一个乱码
  • shell 脚本发布前后端代码
  • 我的私人笔记(Linux中安装mysql)
  • IDEA版SSM入门到实战(Maven+MyBatis+Spring+SpringMVC) -Maven目录结构和idea的整合
  • Android Automotive概述
  • iOS 16.4更新指南:问题解答与新功能一览
  • Vue + Element UI 前端篇(八):管理应用状态
  • 开发常用代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