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小白学go基础04-命名惯例对标识符进行命名

计算机科学中只有两件难事:缓存失效和命名。

命名是编程语言的要求,但是好的命名却是为了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好的命名是什么样子的呢?Go语言的贡献者和布道师Dave Cheney给出了一个说法:“一个好笑话,如果你必须解释它,那就不好笑了。好的命名也类似。”无论哪门编程语言,良好的命名都应该遵循一些通用的原则,但就像之前提到的“语言影响思维”的假说那样,不同的编程语言会有一些个性化的命名惯例。

在gofmt的帮助下,Go语言统一了代码风格标准,Gopher再也无须为括号摆放位置、使用制表符还是空格、是否对齐赋值操作等而争论了。在这种情况下,命名成了广大Gopher为数不多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过关于命名,Go语言也有自己期望大家共同遵循的原则。

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两个原则以及在这两个原则下的一些命名惯例。

简单且一致

对于简单,我们最直观的理解就是“短小”,但这里的简单还包含着清晰明确这一前提。

下面是Go语言中一些常见类别标识符的命名惯例。

1. 包

对于Go中的包(package),一般建议以小写形式的单个单词命名。Go标准库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在给包命名时不要有是否与其他包重名的顾虑,因为在Go中,包名可以不唯一。

比如:foo项目有名为log的包,bar项目也可以有自己的名为log的包。

示例如下。

import "github.com/bigwhite/foo/log" // log.XX中的log指代github.com/ bigwhite/foo/log下的包
import barlog "github.com/bigwhite/bar/log" // barlog这个显式包名指代git

Go语言建议,包名应尽量与包导入路径(import path)的最后一个路径分段保持一致。

比如:包导入路径golang.org/x/text/encoding的最后路径分段是encoding,该路径下包名就应该为encoding。

但在实际情况中,包名与导入路径最后分段不同的也有很多。
比如:实时分布式消息队列NSQ的官方客户端包的导入路径为github.com/nsqio/go-nsq,但是该路径下面的包名却是nsq。笔者分析这主要是为了用仓库名称强调该实现是针对Go语言的,比如go-nsq的意义是这是一份Go语言实现的NSQ客户端API库,为的是与nsq-java、pynsq、rust-nsq等其他语言的客户端API进行显式区分。

此外,我们在给包命名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包自身的名字,还要兼顾该包导出的标识符(如变量、常量、类型、函数等)的命名。

2. 变量、类型、函数和方法

一个Go工程中包的数量是有限的,变量、类型、函数和方法的命名占据了命名工作的较大比重。

Go语言官方要求标识符命名采用驼峰命名法(CamelCase),以变量名为例,如果变量名由一个以上的词组合构成,那么这些词之间紧密相连,不使用任何连接符(如下划线)。

驼峰命名法有两种形式:

1)一种是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小写,后面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叫作“小骆峰拼写法”(lowerCamelCase),这也是在Go中最常见的标识符命名法;

2)而 第 一 个 词 的 首 字 母 以 及 后 面 每 个 词 的 首 字 母 都 大 写, 叫 作“大 驼 峰 拼 写法”(UpperCamelCase),又称“帕斯卡拼写法”(PascalCase)。

3)由于首字母大写的标识符在Go语言中被视作包导出标识符,因此只有在涉及包导出的情况下才会用到大驼峰拼写法。不过如果缩略词的首字母是大写的,那么其他字母也要保持全部大写,比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CBC(Cipher Block Chaining)等

为变量、类型、函数和方法命名时依然要以简单、短小为首要原则。

感受一下Go命名惯例带来的效果:

// 不好的命名
func RuneCount(buffer []byte) int {
runeCount := 0
for index := 0; index < len(buffer); {
if buffer[index] < RuneSelf {
index++
} else {
_, size := DecodeRune(buffer[index:])
index += size
}
runeCount++
}
return runeCount
}
// 好的命名
func RuneCount(b []byte) int {
count := 0
for i := 0; i < len(b); {
if b[i] < RuneSelf {i++
} else {
_, n := DecodeRune(b[i:])
i += n
}
count++
}
return count
}

Go语言命名惯例深受C语言的影响,这与Go语言之父有着深厚的C语言背景不无关系。

http://www.lryc.cn/news/155987.html

相关文章:

  • 使用iCloud和Shortcuts实现跨设备同步与自动化数据采集
  • Spring框架-基于STOMP使用Websocket
  • kafka-- 安装kafka manager及简单使用
  • 深圳-海岸城购物中心数据分析
  • vue3 + elementplus Cannot read properties of null (reading ‘isCE‘)
  • 易云维®医院后勤管理系统软件利用物联网智能网关帮助实现医院设备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 c# 定期重启程序操作
  • ps beta 2.5的妙用
  • IDEA无效发行版本17
  • Ubuntu22.04安装ROS
  • Linux 学习笔记(2)—— 关于文件和目录
  • [重要] 如何在桌面上生成一个指定网址的快捷方式
  • PyQt和Qt的其他绑定(如PySide)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 4K三路虚拟情景实训教学系统VR4300:实现“微课录制+课堂实训”双教学需求
  • python逆向还原dnspy反编译的C#算法
  • 数学建模--最短路径算法的Python实现
  • webpack学习(一)基本配置
  • Oracle 遍历变量游标
  • C++11新特性① | C++11 常用关键字实战详解
  • VUE3学习小记(2)- ref 与 reactive
  • 基于单片机的万年历温度无线传输控制系统系统
  • ElementUI浅尝辄止19:Badge 标记
  • nginx两台负载均衡服务器之间使用keepalived实现高可用
  • 如何将Express项目部署到Vercel
  • Java作业3
  • ARM编程模型-寄存器组
  • C++ string
  • 百亿级访问量,如何做缓存架构设计
  • (数字图像处理MATLAB+Python)第十一章图像描述与分析-第三、四节:几何表述和形状描述
  • 20230901工作心得:IDEA列操作lambda表达式加强版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