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网络 第二节

目录

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覆盖范围分

2.按照所属用途分

二,计算机网络逻辑组成部分

1.核心部分 (通信子网)

1.1电路交换

1.2 分组交换

两种方式的特点     重点

2.边缘部分  (资源子网)

进程通信的方式:

三,计算机网路性能指标

1.速度指标

2.时间指标

3.往返时延RTT

4.时延带宽机

四,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复杂问题分层处理思想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引入体系结构后数据的传输流程

4.体系结构中的概念名词


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覆盖范围分

广域网   城域网   局域网             个人区域网

2.按照所属用途分

专用网  公用网

(专用网络,比如早期的银行,政府,军队,不能专用网络和公用网络混着用,公用网:你在外面就可以连的网,比如你出去玩,外面给你提供的网络)

二,计算机网络逻辑组成部分

1.核心部分 (通信子网)

负责进行数据传输的那些设备归集在一起,称为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的工作方式:即通信子网如何将数据进行远距离快速传输

1.1电路交换

电话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拨号(连接的建立 )  申请本次通信所需要的线路资源,它具有独占性

                   通话(数据传输)       在所申请的线路中进行传输

                  挂断(释放连接)        归还所占用的资源

我们考虑一下,这种电话系统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适不适合计算机产生的数据呢?可以想到电话产生的数据是连续的大量的,你打电话不会好长时间只说一句话,而计算机所产生的数据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有可能是一段一段的而且传输的数据可能比较小,这样你在拨号时建立连接和挂断时释放连接比你传输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还要长,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这样我们就引出来另外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1.2 分组交换

另外一种数据的传输方式:称为分组交换

它利用存储转发的思想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

路由器的用途就是转发分组即存储交换

所谓分组交换就是把你发送端,把较⻓的报⽂划分成较短的、固定⻓度的数据段。 每⼀个数据段前⾯添加上⾸部构成分组(packet)。

每个分组可以随意的选择路径走(也就是路由器存储),那么到终点这些分组肯定有先到的后到达的,我们这就利用了它的特殊的控制信息,也就是前面的首部,将报文恢复为原始数据

分组交换的思想:数据源产生待发送的数据,按照网络要求,会将其切分成若干个小块(分组),然后为每一个分组加上(特殊的)控制信息,投放到网络中,网络通信设备会接收存储起来,之后,它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路径为每个分组再次转发分组,到终点后会按照安装原始的顺序进行组装,恢复原始数据

两种方式的特点     重点

1.电路交换属于资源预留型交换方式,适合于大块数据连续传输

2.分组交换属于存储转发思想,适合离散数据的传输

重点:两种交换方式的特点,场合

传统的电路交换的特点(优点等) 为什么用分组(特点)

2.边缘部分  (资源子网)

边缘部分:由主机(计算机构成)

计算机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产生资源,处理资源(数据)

本质上内容:数据产生的主体----------进程(运动着的软件)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主体是进程之间的通信

进程通信的方式:

1)客户/服务    模式          客户进程/服务器进程

                                            IE/WWW

其中:客户进程是通信的发起者,服务进程是被动接收者

2)点对点  Peer   To   Peer

点(Peer)可以在客户和服务进程角色间进行交换

三,计算机网路性能指标

1.速度指标

1)速率 bit/s   b/s(kb/s  mb/s g/s   10^3)某设备某网络传输数据能力

2)带宽  20M/s   极限工作速率(达不到)

3)  吞吐量 (实际工作速率)b/s

单位时间内实际传输数据的能力=(传输数据大小)/ (实际花费的时间)

2.时间指标

1) 时延  从A点到B点所耗用的时间

A-->B  所经过路径比较复杂,所以消耗的时间也不同,所以进行细致划分

2)发送时延   s  可定量计算

发送时延=(数据块大小bit)/ (宽带b/s)

3)传播时延   s    可定量计算

A->B 有一定的线路传输距离,在这个距离上,数据从A到B所花的时间

传播时延=(线路距离m)/线路传输数据速率(m/s)

4) 排队时延     s   不可定量计算

5)处理时延     s  不可定量计算,与设备有关

3.往返时延RTT

是动态变化的 A到B一个来回所耗费的时间

4.时延带宽机

时延×带宽

四,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复杂问题分层处理思想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引入体系结构后数据的传输流程

4.体系结构中的概念名词

http://www.lryc.cn/news/151835.html

相关文章:

  • 无涯教程-机器学习 - 矩阵图函数
  • Redis 高可用与集群
  • 修改文件名后Git仓上面并没有修改
  • Linux 信号
  • 深入探讨梯度下降:优化机器学习的关键步骤(二)
  • 高频算法面试题
  • Hive-启动与操作(2)
  • css transition 指南
  • LeetCode 面试题 02.05. 链表求和
  • 一米脸书营销软件
  • vue 根据数值判断颜色
  • Hugging Face 实战系列 总目录
  • 国标视频云服务EasyGBS国标视频平台迁移服务器后无法启动的问题解决方法
  • HTML <th> 标签
  • HTTP/1.1协议中的响应报文
  • TDengine函数大全-选择函数
  • 非关系型数据库Redis的安装
  • oracle 创建数据库
  • wxWidgets从空项目开始Hello World
  • 【Apollo学习笔记】——规划模块TASK之SPEED_DECIDER
  • 【操作系统】一文快速入门,很适合JAVA后端看
  • C++ Primer阅读笔记--allocator类的使用
  • 【C++历险记】面向对象|菱形继承及菱形虚拟继承
  • 【Locomotor运动模块】攀爬
  • ELK安装、部署、调试(一)设计规划及准备
  • 【CSS】解决对齐的小问题
  • 【狂神】Spring5(Aop的实现方式)
  • 第2章 Linux多进程开发 2.18 内存映射
  • 【C++深入浅出】类和对象上篇(类的基础、类的模型以及this指针)
  • 气象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