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与算法篇】手撕八大排序算法之交换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容专栏: 《数据结构与算法篇》
🐨本文概括:常见交换排序包括冒泡排序与快速排序,本篇讲述冒泡排序与快速排序的思想及实现、复杂度分析。
🐼本文作者: 花 蝶
🐸发布时间:2023.8.27

一、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两两交换相邻元素的位置,使得较大(或较小)的元素逐步“冒泡”到数组的一端(顶部或底部),重复“冒泡”的过程,直到序列没有要交换的元素为止,从而实现排序。

​算法步骤

1、 从数组的起始位置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相邻元素的顺序错误(前者大于后者,或者前者小于后者,取决于是升序还是降序排序),则交换这两个元素的位置;
2、继续进行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直到遍历到数组的末尾。这样一轮下来,最大(或最小)的元素就会“冒泡”到数组的一端。
3、重复上述步骤,但不再考虑已经排序好的末尾部分。每一轮操作都会将一个最大(或最小)的元素移到正确的位置。
4、 经过多轮的比较和交换,最终整个数组会变得有序。如果在某一轮没有进行任何交换操作时,说明数组已经有序,可以直接跳出循环。

动图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

//冒泡排序
//时间复杂度:O(N^2)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控制冒泡排序的趟数for(int i = 0; i < n - 1; i++){//假设数组有序int flag = 1;//控制每趟的过程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if (a[j] > a[j + 1]){Swap(&a[j], &a[j + 1]);flag = 0;}}//说明没有发生交换,数组已经有序,跳出循环即可if (flag == 1) break;}
}

冒泡排序的特性

冒泡排序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反复比较相邻元素并交换它们的位置,从而逐步将最大(或最小)的元素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尽管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较高(平均和最坏情况下都是 O(N^2),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但它的实现相对简单,适用于小规模的数据集,因此具有较强的教学意义,想必大家在刚开始学习编程时学的一个排序就是冒泡排序吧哈哈。

二、快速排序(递归版本)

快速排序是Hoare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二叉树结构的交换排序方法,其基本思想为:任取待排序元素序列中的某元素作为基准值,按照该排序码将待排序集合分割成两子序列,左子序列中所有元素均小于基准值,右子序列中所有元素均大于基准值,然后最左右子序列重复该过程,直到所有元素都排列在相应位置上为止。

//快排(递归版本)
void QuickSort(int* a, int begin, int end)
{if (begin >= end) return;int keyi = Partition(a, begin, end); //前序遍历//递归基准值左边的区间QuickSort(a, begin, keyi - 1);//递归基准值右边的区间QuickSort(a, keyi + 1, end);
}

上述为快速排序递归实现的主框架,发现与二叉树前序遍历规则非常像,大家在写递归框架时可想想二叉树前序遍历规则即可快速写出来,后续只需分析如何按照基准值来对区间中数据进行划分的方式即可。
下面用三个版本实现:hoare版本、挖坑法、前后指针法

1.hoare版本

1、选择基准元素key,通常是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
2、使用两个指针LR,一个指向数组的开头(较小值的区域),一个指向数组的末尾(较大值的区域)。
3、交换的目标是L找到比基准大的元素,R找到比基准小的元素。不断交换指针所指的元素,直到两个指针相遇。
4、当两个指针相遇时,交换基准元素与当前相遇位置的元素,此时数组被划分为左右两个子数组。
5、对左右两个子数组递归地应用相同的分区步骤,直到所有子数组都有序

算法分析

👇①:原始序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right向前移动,找比key小的位置,left往后移动找比key大的位置,然后交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继续往后寻找,直到两个指针相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交换基准元素与当前相遇位置的元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⑤:这样子我们发现基准值左边的区间里面的元素都比基准值小,右边的区间里面的元素都比基准值大。我们可以按照前序遍历的思想对左边区间进行递归操作,右边区间也进行递归操作。

代码实现

//hoare版本
int Partition1(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int keyi = left;while (left < right){//注意: 要加上left < right 否则会出现越界//若不判断等于基准值,也会出现死循环的情况//右边找小while (left < right && a[right] >= a[keyi]){right--;}//左边找大while (left < right && a[left] <= a[keyi]){left++;}Swap(&a[left], &a[right]);}Swap(&a[left], &a[keyi]);return left;
}//快排(递归版本)
void QuickSort(int* a, int begin, int end)
{//当区间不存在或者只剩一个元素,就回溯if (begin >= end) return;int keyi = Partition1(a, begin, end);//前序遍历//递归基准值左边的区间QuickSort(a, begin, keyi - 1);//递归基准值右边的区间QuickSort(a, keyi + 1, end);
}

2.挖坑法

挖坑法的基本思想是:

  • 1、首先,选择一个基准元素(通常是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作为“坑”(hole)。前提需要将这个基准元素用一个临时变量key存起来。
  • 2、将基准元素挖出,形成一个空位(坑)。
  • 3、从数组的另一端开始,从右向左遍历,找到一个比基准元素小的元素,然后将这个元素填入之前的坑中。
  • 4、继续从左向右遍历,找到一个比基准元素大的元素,然后将这个元素填入上一步的坑中。
  • 5、重复执行步骤 3 和步骤 4,直到左右指针相遇。
  • 6、此时,基准元素的位置就是这个相遇的位置,将基准元素填入这个坑中。

算法分析

👇①:原始序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将基准值存放到临时变量key中,形成一个坑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从右向左遍历,R找到比基准值小的元素,将这个元素填入到之前的坑中,此时当前位置就形成了新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紧接着,从左往右遍历,L寻找比基准值大的元素,将这个元素填入到上一步的坑中,此时当前位置形成了新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⑤:重复以上步骤后,直到左右指针相遇,最后会形成一个坑,将临时变量放入坑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⑥:这样子我们发现基准值左边的区间里面的元素都比基准值小,右边的区间里面的元素都比基准值大。我们可以按照前序遍历的思想对左边区间进行递归操作,右边区间也进行递归操作。

代码实现

//挖坑法
int Partition2(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int key = a[left];//挖坑int hole = left;while (left < right){//右边找小while (left < right && a[right] >= key){right--;}a[hole] = a[right];hole = right;//左边找大while (left < right && a[left] <= key){left++;}a[hole] = a[left];hole = left;}a[hole] = key;return hole;
}
//快排(递归版本)
void QuickSort(int* a, int begin, int end)
{//当区间不存在或者只剩一个元素,就回溯if (begin >= end) return;int keyi = Partition2(a, begin, end);//前序遍历//递归基准值左边的区间QuickSort(a, begin, keyi - 1);//递归基准值右边的区间QuickSort(a, keyi + 1, end);
}

3.前后指针法

基本思想:在快速排序的划分过程中,使用前后指针法来确定基准元素的位置,最后将数组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小于基准元素,另一部分大于基准元素。

  • 1、首先,选择一个基准元素key(通常是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
  • 2、使用两个指针,prev指向数组的开头,cur指向prev的后一个位置。
  • 3、判断cur指向的数据是否小于key。若小于,则prev后移一位,cur指向的内容与prev指向的内容交换,然后cur++
  • 4、若cur指向的数据大于key,则cur++
  • 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到cur指针走完(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 最后,将keyprev指向的元素交换。

动图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后指针法
int Partition3(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int prev = left;int cur = prev + 1;int keyi = left;//cur小于key,交换++prev与cur的位置//将大的位置翻滚时往后挪动,小的位置移动前面while (cur <= right){if (a[cur] < a[keyi] && ++prev != cur){Swap(&a[cur], &a[prev]);}cur++;}//将key与prev指向的元素交换。Swap(&a[prev], &a[keyi]);return prev;
}//快排(递归版本)
void QuickSort(int* a, int begin, int end)
{//当区间不存在或者只剩一个元素,就回溯if (begin >= end) return;int keyi = Partition3(a, begin, end);//前序遍历//递归基准值左边的区间QuickSort(a, begin, keyi - 1);//递归基准值右边的区间QuickSort(a, keyi + 1, end);
}

快速排序(递归版本)的特性

时间复杂度

选择基准元素影响时间复杂度:若基准元素key偏向于所有元素中的中位数,则时间复杂度处于较好的情况,若基准元素key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或者接近最小值,那么时间复杂度就处于较坏的情况。

  • 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 在平均情况下,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log n)。这是因为在每次分区过程中,数组会被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在每次递归中,都会将问题的规模减半,递归的展开图可以看作是一颗满二叉树,所以递归的深度为 O(log n),每层递归的分区操作都需要 O(n) 的时间,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 n)
  • 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 在最坏情况下,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这种情况发生在每次划分后,一个子数组为空,另一个子数组包含所有的元素。这样会导致递归树变得很不平衡,每次递归的问题规模只减少一个元素。虽然快速排序通常能够避免这种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已经有序的数组),最坏情况可能出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方案

  • 随机数选择基准元素: 在每次划分时,随机选择一个基准元素,这可以减少最坏情况的发生概率。
  • 三数取中法: 在选择基准元素时,不仅考虑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还考虑数组中间位置的元素,选择其中值大小居中的元素作为基准。

👇这里提供一种三数取中的方法,以hoare版本为例:

//三数取中,返回下标
int GetMidIndex(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int mid = (left + right) >> 1;if (a[left] < a[mid]){if (a[mid] < a[right]) return mid;else if (a[left] > a[right]) return left;else return mid;}else //a[left] > a[mid]{if (a[mid] > a[right]) return mid;else if (a[right] > a[left]) return left;else return right;}
}
//hoare版本
int Partition1(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将中位数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基准值)进行交换int midi = GetMidIndex(a, left, right);Swap(&a[left], &a[midi]);int keyi = left;while (left < right){//右边找小while (left < right && a[right] >= a[keyi]){right--;}//左边找大while (left < right && a[left] <= a[keyi]){left++;}Swap(&a[left], &a[right]);}Swap(&a[left], &a[keyi]);return left;
}

后面会更新快排的非递归版本……可到数据结构专栏查看🥰
更多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文章👉😉==> 【传送门】

http://www.lryc.cn/news/151644.html

相关文章:

  • ArcGIS Pro实践技术应用、制图、空间分析、影像分析、三维建模、空间统计分析与建模、python融合
  • uniapp 项目实践总结(一)uniapp 框架知识总结
  • Oracle查看与修改隐藏参数
  • 基于MQTT协议的物联网网关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及监控
  • 服务内部错误: stderr: bash: docker-compose: 未找到命令
  • 自然语言处理(六):词的相似性和类比任务
  • 安防监控视频平台EasyCVR视频汇聚平台定制项目增加AI智能算法详细介绍
  • VB个人邮件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一章辩证唯物论,考点七思维导图
  • Python入门教程 - 基本函数(四)
  • [PyTorch][chapter 53][Auto Encoder 实战]
  • Springboot常用方法参数注解及示例
  • 基于java+springboot+vue的交流互动系统-lw
  • 使用candump+grep查看CAN报文
  • Vue中el-table表格的拖拽排序
  • 配置环境变量的作用
  • Mysql的page,索引,Explain Type等基本常识
  • 【业务功能篇95】web中的重定向与转发
  • IP对讲终端SV-6005带一路2×15W或1*30W立体声做广播使用
  • ES6 新特性
  • grafana用lark发告警python3接口
  • Java 中数据结构HashSet的用法
  • vue3下的密码输入框(antdesignvue)
  • 鸿鹄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Spring Cloud+Spring Boot+前后端分离构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源代码
  • 【爬虫】5.5 Selenium 爬取Ajax网页数据
  • thinkphp6 入门(3)--获取GET、POST请求的参数值
  • JSON简介
  • [Java]_[初级]_[以SAX流的方式高效读取XML大文件]
  • Visual Studio中平台和配置的概念
  • 【vue2第八章】工程化开发和使用脚手架和文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