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注入和XSS攻击
1、SQL注入
所谓SQL注入,就是通过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递交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
我们永远不要信任用户的输入,我们必须认定用户输入的数据都是不安全的,我们都需要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过滤处理。
寻找sql注入
测试注入点:
1.在参数后面添加单引号或双引号,查看返回包,如果报错或者长度变化,可能存在Sql注入
注入点判断:id=1'(常见)
id=1" id=1') id=1')) id=1") id=1"))
2.通过构造get、post、cookie请求再相应的http头信息等查找敏感喜喜
3.通过构造一些语句,检测服务器中响应的异常
防止SQL注入,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1.永远不要信任用户的输入。对用户的输入进行校验,可以通过正则表达式,或限制长度;对单引号和 双"-"进行转换等。
- 2.永远不要使用动态拼装sql,可以使用参数化的sql或者直接使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查询存取。
- 3.永远不要使用管理员权限的数据库连接,为每个应用使用单独的权限有限的数据库连接。
- 4.不要把机密信息直接存放,加密或者hash掉密码和敏感的信息。
- 5.应用的异常信息应该给出尽可能少的提示,最好使用自定义的错误信息对原始错误信息进行包装
- 6.sql注入的检测方法一般采取辅助软件或网站平台来检测,软件一般采用sql注入检测工具jsky,网站平台就有亿思网站安全平台检测工具。MDCSOFT SCAN等。采用MDCSOFT-IPS可以有效的防御SQL注入,XSS攻击等。
2、XSS攻击
Cross-Site Scripting(跨站脚本攻击)简称 XSS,是一种代码注入攻击。攻击者通过在目标网站上注入恶意脚本,使之在用户的浏览器上运行。利用这些恶意脚本,攻击者可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 Cookie、SessionID 等,进而危害数据安全。
XSS 的本质是:恶意代码未经过滤,与网站正常的代码混在一起;浏览器无法分辨哪些脚本是可信的,导致恶意脚本被执行。
XSS 漏洞的发生和修复
XSS 攻击是页面被注入了恶意的代码,为了更形象的介绍,我们用发生在小明同学身边的事例来进行说明。
一个案例
某天,公司需要一个搜索页面,根据 URL 参数决定关键词的内容。小明很快把页面写好并且上线。代码如下:
<input type="text" value="<%= getParameter("keyword") %>">
<button>搜索</button>
<div>您搜索的关键词是:<%= getParameter("keyword") %>
</div>
然而,在上线后不久,小明就接到了安全组发来的一个神秘链接:
http://xxx/search?keyword="><script>alert('XSS');</script>
小明带着一种不祥的预感点开了这个链接[请勿模仿,确认安全的链接才能点开]。果然,页面中弹出了写着”XSS”的对话框。
可恶,中招了!小明眉头一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当浏览器请求 http://xxx/search?keyword="><script>alert('XSS');</script>
时,服务端会解析出请求参数 keyword
,得到 "><script>alert('XSS');</script>
,拼接到 HTML 中返回给浏览器。形成了如下的 HTML:
<input type="text" value=""><script>alert('XSS');</script>">
<button>搜索</button>
<div>您搜索的关键词是:"><script>alert('XSS');</script>
</div>
浏览器无法分辨出 <script>alert('XSS');</script>
是恶意代码,因而将其执行。
这里不仅仅 div 的内容被注入了,而且 input 的 value 属性也被注入, alert 会弹出两次。
附:
浅谈Sql注入总结笔记整理(超详细) - FreeBuf网络安全行业门户
前端安全系列(一):如何防止XSS攻击? - 美团技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