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abbitMQ+springboot用延迟插件实现延迟消息的发送

延迟队列:其实就是死信队列中消息过期的特殊情况

延迟队列应用场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用死信队列来实现,不过死信队列要等上一个消息消费成功,才会进行下一个消息的消费,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延迟插件了,不过要线在docker上装一个插件

安装过程(Linux【Docker】)

前置条件是在Docker中部署过RabbitMq。

1、打开你的远程工具,首先查看docker中已有的容器,主要是为了查看rabbitmq的容器ID

2、将本地下载好的压缩包传到服务器某文件夹下,然后将其复制到Docker中的RabbitMq容器中的plugins文件夹下。

docker cp /home/rabbitmq_delayed_message_exchange-3.8.0.ez a687ef46141b:/plugins

3、进入容器查看该目录下是否有该压缩包。

进入容器命令:(通过容器号或者容器名)

docker exec -it a687ef46141b bash

4、同样在容器中的命令行执行一下命令添加插件。

rabbitmq-plugins enable rabbitmq_delayed_message_exchange

5、退出容器,重启该容器。

6、在管理端即同样可以看到新增了一种交换机模式。

总结:以上就是RabbitMQ的延迟插件的安装过程!

基于插件的延迟队列DEMO

成功安装RabbitMQ的延迟插件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写一个延迟队列来验证一下是否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我们的测试环境是在一个Springboot的框架下完成!

1、最先写配置类

/*** 定义延迟交换机*/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RabbitMQDelayedConfig {//队列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ELAYQUEUE = "delayedqueue";//交换机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ELAYEXCHANGE = "delayedExchange";@Beanpublic Queue delayqueue(){return new Queue(DELAYQUEUE);}//自定义延迟交换机@Beanpublic CustomExchange delayedExchange(){Map<String, Object> arguments = new HashMap<>();arguments.put("x-delayed-type","direct");/*** 1、交换机名称* 2、交换机类型* 3、是否需要持久化* 4、是否需要自动删除* 5、其他参数*/return new CustomExchange(DELAYEXCHANGE,"x-delayed-message",true,false,arguments);}//绑定队列和延迟交换机@Beanpublic Binding delaybinding(){return BindingBuilder.bind(delayqueue()).to(delayedExchange()).with("sectest").noargs();}
}

2、先写生产者

/*** 基于插件的延迟队列* 消息生产者*/
@Service
@Slf4j
public class DelayMQSender {@Autowiredprivate RabbitTemplate rabbitTemplate;public void sendmsg(String message,Integer delaytime){log.info("当前时间:{},发送时长{}信息给延迟队列:{}",new Date().toString(),delaytime,message);rabbitTemplate.convertAndSend("delayedExchange","sectest",message,msg->{//设置发送消息的延长时间 单位:msmsg.getMessageProperties().setDelay(delaytime);return msg;});}
}

3、再写消费者

/*** 基于插件的延迟队列* 消息的消费者*/
@Service
@Slf4j
public class DelayMQReceiver {@RabbitListener(queues = "delayedqueue")public void receivemsg(Message messages){String msg = new String(messages.getBody());log.info("当前时间:{},接收时长信息给延迟队列:{}",new Date().toString(),msg);}
}

4、进行测试

将模拟请求放在了一个简易的网页上,点击后输出如下结果,证明当先发送了20s延时的消息,再发送2s延时的消息,在2s后消息正常被消费,基于插件的延迟队列完美解决了问题。

**【思考】:**如果在实际业务场景中使用延迟队列的话,那就需要服务端在消息被消费之后主动告诉前端消费的结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Ajxs的通信方式是单双工通信,只能前端主动访问后端并返回结果,后端无法主动发送消息,应该使用Websocket来进行通信才可,websocket是长连接,不同于http的短连接,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前后端都可以主动发送消息。

http://www.lryc.cn/news/142272.html

相关文章:

  • 多线程和并发(1)—等待/通知模型
  • 浏览器的事件循环
  • 跳跃游戏 II【贪心算法】
  • promise
  • 前端面试:【网络协议与性能优化】HTTP/HTTPS、TCP/IP和WebSocket
  • 设计模式之工厂模式(万字长文)
  • CNN 02(CNN原理)
  • Android View动画整理
  • 阿里云架构
  • 【C语言】操作符大全(保姆级介绍)
  • ruoyi-cloud部署
  • Vue3(开发h5适配)
  • 图的存储:邻接矩阵法
  • 如何优雅的使用Git?
  • 【【STM32分析IO该设置什么模式的问题】】
  • 飞天使-k8s基础组件分析-服务与ingress
  • Unity——拖尾特效
  • java开发之fastjson
  • 第一个C语言程序:HelloWorld
  • golang 使用 viper 加载配置文件 自动反序列化到结构
  • C#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之--接口隔离原则
  • 【面试题】:axios二次封装都进行了哪些配置以及如果项目里面有两个baseURL你怎么解决?
  • 谈谈对 GMP 的简单认识
  • Java正则表达式系列--从字符串中提取字符串或数字
  • 机器学习实战之模型的解释性:Scikit-Learn的SHAP和LIME库
  • Go 语言进阶与依赖管理 | 青训营
  • hyperf 十三 视图
  • 请你说说前端图形图像的框架
  • C++数据结构学习——栈
  • 【C++笔记】C++之类与对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