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ue2向Vue3过度Vue3组合式API

目录

  • 1. Vue2 选项式 API vs Vue3 组合式API
  • 2. Vue3的优势
  • 3 使用create-vue搭建Vue3项目
    • 1. 认识create-vue
    • 2. 使用create-vue创建项目
  • 4 熟悉项目和关键文件
  • 5 组合式API - setup选项
    • 1. setup选项的写法和执行时机
    • 2. setup中写代码的特点
    • 3. <script setup>语法糖
  • 6 组合式API - reactive和ref函数
    • 1. reactive
    • 2. ref
    • 3. reactive 对比 ref
  • 7 组合式API - computed
  • 8 组合式API - watch
    • 1. 侦听单个数据
    • 2. 侦听多个数据
    • 3. immediate
    • 4. deep
  • 9 组合式API - 生命周期函数
    • 1. 选项式对比组合式
    • 2. 生命周期函数基本使用
    • 3. 执行多次
  • 10 组合式API - 父子通信
    • 1. 父传子
    • 2. 子传父
  • 11 组合式API - 模版引用
    • 1. 基本使用
    • 2. defineExpose
  • 12 组合式API - provide和inject
    • 1. 作用和场景
    • 2. 跨层传递普通数据
    • 3. 跨层传递响应式数据
    • 4. 跨层传递方法
  • 13 Vue3.3 新特性-defineOptions
  • 14 Vue3.3新特性-defineModel


1. Vue2 选项式 API vs Vue3 组合式AP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cript>
export default {data(){return {count:0}},methods:{addCount(){this.count++}}
}
</script>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addCount = ()=> count.value++
</script>

特点:

  1. 代码量变少
  2. 分散式维护变成集中式维护

2. Vue3的优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使用create-vue搭建Vue3项目

1. 认识create-vue

create-vue是Vue官方新的脚手架工具,底层切换到了 vite (下一代前端工具链),为开发提供极速响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使用create-vue创建项目

前置条件 - 已安装16.0或更高版本的Node.js

执行如下命令,这一指令将会安装并执行 create-vue

npm init vue@la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熟悉项目和关键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组合式API - setup选项

1. setup选项的写法和执行时机

写法

<script>export default {setup(){},beforeCreate(){}}
</script>

执行时机

在beforeCreate钩子之前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setup中写代码的特点

在setup函数中写的数据和方法需要在末尾以对象的方式return,才能给模版使用

<script>export default {setup(){const message = 'this is message'const logMessage = ()=>{console.log(message)}// 必须return才可以return {message,logMessage}}}
</script>

3.

script标签添加 setup标记,不需要再写导出语句,默认会添加导出语句

<script setup>const message = 'this is message'const logMessage = ()=>{console.log(message)}
</script>

6 组合式API - reactive和ref函数

1. reactive

接受对象类型数据的参数传入并返回一个响应式的对象

<script setup>// 导入import { reactive } from 'vue'// 执行函数 传入参数 变量接收const state = reactive({msg:'this is msg'})const setSate = ()=>{// 修改数据更新视图state.msg = 'this is new msg'}
</script><template>{{ state.msg }}<button @click="setState">change msg</button>
</template>

2. ref

接收简单类型或者对象类型的数据传入并返回一个响应式的对象

<script setup>// 导入import { ref } from 'vue'// 执行函数 传入参数 变量接收const count = ref(0)const setCount = ()=>{// 修改数据更新视图必须加上.valuecount.value++}
</script><template><button @click="setCount">{{count}}</button>
</template>

3. reactive 对比 ref

  1. 都是用来生成响应式数据
  2. 不同点
    1. reactive不能处理简单类型的数据
    2. ref参数类型支持更好,但是必须通过.value做访问修改
    3. ref函数内部的实现依赖于reactive函数
  3. 在实际工作中的推荐
    1. 推荐使用ref函数,减少记忆负担,小兔鲜项目都使用ref

7 组合式API - computed

计算属性基本思想和Vue2保持一致,组合式API下的计算属性只是修改了API写法

<script setup>
// 导入
import {ref, computed } from 'vue'
// 原始数据
const count = ref(0)
// 计算属性
const doubleCount = computed(()=>count.value * 2)// 原始数据
const list = ref([1,2,3,4,5,6,7,8])
// 计算属性list
const filterList = computed(item=>item > 2)
</script>

8 组合式API - watch

侦听一个或者多个数据的变化,数据变化时执行回调函数,俩个额外参数 immediate控制立刻执行,deep开启深度侦听

1. 侦听单个数据

<script setup>// 1. 导入watchimport { ref, watch } from 'vue'const count = ref(0)// 2. 调用watch 侦听变化watch(count, (newValue, oldValue)=>{console.log(`count发生了变化,老值为${oldValue},新值为${newValue}`)})
</script>

2. 侦听多个数据

侦听多个数据,第一个参数可以改写成数组的写法

<script setup>// 1. 导入watchimport { ref, watch } from 'vue'const count = ref(0)const name = ref('cp')// 2. 调用watch 侦听变化watch([count, name], ([newCount, newName],[oldCount,oldName])=>{console.log(`count或者name变化了,[newCount, newName],[oldCount,oldName])})
</script>

3. immediate

在侦听器创建时立即出发回调,响应式数据变化之后继续执行回调

<script setup>// 1. 导入watchimport { ref, watch } from 'vue'const count = ref(0)// 2. 调用watch 侦听变化watch(count, (newValue, oldValue)=>{console.log(`count发生了变化,老值为${oldValue},新值为${newValue}`)},{immediate: true})
</script>

4. deep

通过watch监听的ref对象默认是浅层侦听的,直接修改嵌套的对象属性不会触发回调执行,需要开启deep

<script setup>// 1. 导入watchimport { ref, watch } from 'vue'const state = ref({ count: 0 })// 2. 监听对象statewatch(state, ()=>{console.log('数据变化了')})const changeStateByCount = ()=>{// 直接修改不会引发回调执行state.value.count++}
</script><script setup>// 1. 导入watchimport { ref, watch } from 'vue'const state = ref({ count: 0 })// 2. 监听对象state 并开启deepwatch(state, ()=>{console.log('数据变化了')},{deep:true})const changeStateByCount = ()=>{// 此时修改可以触发回调state.value.count++}
</script>

9 组合式API - 生命周期函数

1. 选项式对比组合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生命周期函数基本使用

  1. 导入生命周期函数
  2. 执行生命周期函数,传入回调
<scirpt setup>
import { onMounted } from 'vue'
onMounted(()=>{// 自定义逻辑
})
</script>

3. 执行多次

生命周期函数执行多次的时候,会按照顺序依次执行

<scirpt setup>
import { onMounted } from 'vue'
onMounted(()=>{// 自定义逻辑
})onMounted(()=>{// 自定义逻辑
})
</script>

10 组合式API - 父子通信

1. 父传子

基本思想

  1. 父组件中给子组件绑定属性
  2. 子组件内部通过props选项接收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子传父

基本思想

  1. 父组件中给子组件标签通过@绑定事件
  2. 子组件内部通过 emit 方法触发事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组合式API - 模版引用

概念:通过 ref标识 获取真实的 dom对象或者组件实例对象

1. 基本使用

实现步骤:

  1. 调用ref函数生成一个ref对象
  2. 通过ref标识绑定ref对象到标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defineExpose

默认情况下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组合式API - provide和inject

1. 作用和场景

顶层组件向任意的底层组件传递数据和方法,实现跨层组件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跨层传递普通数据

实现步骤

  1. 顶层组件通过 provide 函数提供数据
  2. 底层组件通过 inject 函数提供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跨层传递响应式数据

在调用provide函数时,第二个参数设置为ref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跨层传递方法

顶层组件可以向底层组件传递方法,底层组件调用方法修改顶层组件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Vue3.3 新特性-defineOptions

背景说明:

但是用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 defineProps 与 defineEmits 这两个宏。但这只解决了 props 与 emits 这两个属性。

如果我们要定义组件的 name 或其他自定义的属性,还是得回到最原始的用法——再添加一个普通的

这样就会存在两个


所以在 Vue 3.3 中新引入了 defineOptions 宏。顾名思义,主要是用来定义 Options API 的选项。可以用 defineOptions 定义任意的选项, props, emits, expose, slots 除外(因为这些可以使用 defineXXX 来做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Vue3.3新特性-defineModel

在Vue3中,自定义组件上使用v-model, 相当于传递一个modelValue属性,同时触发 update:modelValue 事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需要先定义 props,再定义 emits 。其中有许多重复的代码。如果需要修改此值,还需要手动调用 emit 函数。

于是乎 defineModel 诞生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生效需要配置 vite.config.js

import { fileURLToPath, URL } from 'node:url'import { defineConfig } from 'vite'
import vue from '@vitejs/plugin-vue'// https://vitejs.dev/config/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plugins: [vue({script: {defineModel: true}}),],resolve: {alias: {'@': fileURLToPath(new URL('./src', import.meta.url))}}
})
http://www.lryc.cn/news/142040.html

相关文章:

  • ⛳ Docker 安装 MySQL
  • 4.6 TCP面向字节流
  • uniapp返回上一页并刷新
  • LRU cache的实现细节优化——伪结点的技巧
  • 【C/C++】父类指针指向子类对象 | 隐藏
  • NSSCTF——Web题目2
  • 从零到富:探索CSGO搬砖项目的无限可能
  • Uniapp中vuex的使用
  • SpringBoot案例-配置文件-参数配置化
  • android系统启动流程之zygote(Native)启动分析
  • Win10上ffmpeg出现Invalid report file level
  • Vue3 中引入液晶数字字体(通常用于大屏设计)
  • 从 Future 到 CompletableFuture:简化 Java 中的异步编程
  • 【ARMv8 SIMD和浮点指令编程】NEON 乘法指令——乘法知多少?
  • Nginx详解 第三部分:Nginx高级配置(附配置实例)
  • postman访问ruoyi后台接口
  • 大数据时代的软件开发实践:利用云计算和AI赋能创新
  • 32、启用 HTTP 响应压缩和编程式配置Web应用
  • DiskCatalogMaker for Mac简单智能快速的磁盘管理工具
  • C语言练习5(巩固提升)
  • SSM框架的学习与应用(Spring + Spring MVC + MyBatis)-Java EE企业级应用开发学习记录(第三天)动态SQL
  • Kaggle(3):Predict CO2 Emissions in Rwanda
  • 【技巧分享】如何获取子窗体选择了多少记录数?一招搞定!
  • Kotlin AQ
  • SpringBoot入门篇2 - 配置文件格式、多环境开发、配置文件分类
  • UOS安装6.1.11内核或4.19内核
  • HiveSQL刷题
  • path路径模块
  • 1.文章复现《热电联产系统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定容选址研究》(附matlab程序)
  • 【Terraform学习】使用 Terraform 托管 S3 静态网站(Terraform-AWS最佳实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