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础算法】之 冒泡排序优化

冒泡排序思想

基本思想: 冒泡排序,类似于水中冒泡,较大的数沉下去,较小的数慢慢冒起来(假设从小到大),即为较大的数慢慢往后排,较小的数慢慢往前排。
直观表达,每一趟遍历,将一个最大的数移到序列末尾

下图演示排序流程:

下面是传统冒泡排序写法 时间复杂度O(n^2):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nums) {int length = nums.length;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System.out.println("i=" + i);for (int j = 0; j + 1 < length -i; j++) {System.out.println("内层循环次数:====================-" + j);if (nums[j] > nums[j + 1]) {int tem = nums[j];nums[j] = nums[j + 1];nums[j + 1] = tem;}}System.out.println("=======第" + i + " 轮外循环执行==============================");for (Integer integer : nums) {System.out.println(integer);}}}

执行下看看效果:

第一轮 5次 ,第二轮 4次,第三轮 3次, 第四轮 2次 ,第五轮 1次 ,第六轮0次

但是当我们遇到下面这种序列

即: 1,2,3,5,4 我们只需要排一趟就可以了 而无需后续的循环。

初次优化: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给出了下面这种优化。

通过增加一个标志位 flag ,若在某轮「内循环」中未执行任何交换操作,则说明数组已经完成排序,直接返回结果即可。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1(int[] nums) {int length = nums.length;//定义标志位标记已经有序或无序boolean flag = false;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System.out.println("i=" + i);flag = true;for (int j = 0; j + 1 < length - i; j++) {System.out.println("内层循环次数:====================-" + j);if (nums[j] > nums[j + 1]) {int tem = nums[j];nums[j] = nums[j + 1];nums[j + 1] = tem;//交换后对flag置false,表示已经处理成有序flag = false;}}// 已经排好序了 无需后续循环了if (flag) {break;}System.out.println("=======第" + i + " 轮外循环执行==============================");for (Integer integer : nums) {System.out.println(integer);}}}

在看下执行效果:

第一轮 5次 ,第二轮 4次,第三轮 3次 ,第四轮 2次

很明显外层减少了循环次数

优化后的冒泡排序的最差和平均时间复杂度仍为 O(N^2) ;在输入数组 已排序 时,达到 最佳时间复杂度 O(N) 。

继续优化:

然而这种优化只能做到某一次已经排好序的时候我们直接跳跳出来,基于第一种优化我们得到一种启发:当一个数组接近有序的时候我们往往只需要在某一个小范围内排序即可,我们可以用一个标记来表示这个范围的下限,例如遇到下面的情况

然而我们发现,每次排序前或排序后数组的后面都有一部分已经有序,这时我们只要记下最后一次排下的数组的下标,下次排序的时候就可以只排序到此下标位置即可

目的就是减少内层循环比较的次数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2(int[] nums) {int length = nums.length;int index = length;//每一次我们找到无序区的上界int maxIndex = 0;//定义标志位标记已经有序或无序boolean flag = false;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System.out.println("i=" + i);flag = true;for (int j = 0; j + 1 < index; j++) {System.out.println("内层循环次数:====================-" + j);if (nums[j] > nums[j + 1]) {int tem = nums[j];nums[j] = nums[j + 1];nums[j + 1] = tem;//交换后对flag置false,表示已经处理成有序flag = false;//注意不要在这里直接将index置为jmaxIndex = j + 1;}}// 已经排好序了 无需后续循环了if (flag) {break;}//若排序过则将index置为最后一次交换的坐标,若没有则表示已经有序index = maxIndex;System.out.println("=======第" + i + " 轮外循环执行==============================");for (Integer integer : nums) {System.out.println(integer);}}}

再次执行看看效果:

第一轮 5次 ,第二轮 3次,第三轮 2次 ,第四轮 1次

很明显内层循环也减少了很多

优化后的冒泡排序的最差和平均时间复杂度仍为 O(N^2) ;在输入数组 已排序 时,达到 最佳时间复杂度 O(1) 。

其实还可以再优化, 一层外循环 执行2个同级的内循环( 正着扫描得到最大值, 反着扫描得到最小值)

总结

主要从以下2方面优化了传统的冒泡排序写法

// 1、减少外层循环次数
// 2、减少内层循环次数

http://www.lryc.cn/news/14178.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 | 线程锁 | 3分钟掌握【同步锁】(Threading.Lock)
  • Linux下安装MySQL8.0的详细步骤(解压tar.xz安装包方式安装)
  • leaflet 绘制多个点的envelope矩形(082)
  • CAJ论文怎么批量免费转换成Word
  • 面试必问: 结构体大小的计算方法
  • Java中super函数的用法
  • 第十一届“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携“十万”大奖火热来袭
  • 分享三个可以在家做的正规兼职工作,看到就是赚到
  • javaFx实现鼠标穿透画布,同时操作画布和桌面,背景透明,类似ppt批注
  • 客户服务知识库的最佳实践7个步骤
  • 多重继承的虚函数表
  • 第11篇:Java开发工具使用和代码规范配置
  • Rust模式匹配
  • GIT:【基础一】必要配置和命令
  • 黑马程序员-Linux系统编程-01
  • Python|每日一练|动态规划|图算法|散列表|数组|双指针|单选记录:不同路径|求两个给定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 Java常用框架(一)
  • 基于 DSP+FPGA 的高清图像跟踪系统研制
  • apisix部署
  • 无聊小知识01.serialVersionUID的作用
  • pytorch搭建手写数字识别LeNet-5网络,并用tensorRT部署
  • 扬帆优配|五千亿巨头一度涨停! 4天3倍,港股又现“狂飙”股!
  • RocketMQ之(一)RocketMQ入门
  • 推荐系统[三]:粗排算法常用模型汇总(集合选择和精准预估),技术发展历史(向量內积,WideDeep等模型)以及前沿技术
  • vue3 + vite 使用 svg 可改变颜色
  • SQL82 返回 2020 年 1 月的所有订单的订单号和订单日期
  • vulnhub zico2
  • 处理窗口的常用API函数及窗口处理经验总结(附源码)
  • @TableId注解详细介绍
  • kubectl常用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