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dis 缓存满了怎么办?

引言

Redis 缓存使用内存来保存数据,随着需要缓存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有限的缓存空间不可避免地会被写满。此时,应该怎么办?本篇文章接下来就来聊聊缓存满了之后的数据淘汰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 Redis 中 过期策略内存淘汰策略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Redis 过期策略指的是 Redis 使用哪种策略,来删除已经过期的键值对;而内存淘汰机制指的是当 Redis 运行内存已经超过设置的最大内存之后,将采用什么策略来删除符合条件的键值对,以此来保障 Redis 高效的运行。

Redis 最大运行内存

只有在 Redis 的运行内存达到了某个阀值,才会触发内存淘汰机制,这个阀值就是我们设置的最大运行内存,此值在 Redis 的配置文件中可以找到,配置项为 maxmemory

内存淘汰执行流程,如下图所示:

内存淘汰执行流程图

查询最大运行内存

我们可以使用命令 config get maxmemory 来查看设置的最大运行内存,命令如下:

127.0.0.1:6379> config get maxmemory
1) "maxmemory"
2) "0"

我们发现此值竟然是 0,这是 64 位操作系统默认的值,当 maxmemory 为 0 时,表示没有内存大小限制。

注意:32 位操作系统,默认的最大内存值是 3GB。

内存淘汰策略

查看 Redis 内存淘汰策略

我们可以使用 config get maxmemory-policy 命令,来查看当前 Redis 的内存淘汰策略,命令如下:

127.0.0.1:6379> config get maxmemory-policy
1) "maxmemory-policy"
2) "noeviction"

可以看出此 Redis 使用的是 noeviction 类型的内存淘汰机制,它表示当运行内存超过最大设置内存时,不淘汰任何数据,但新增操作会报错。

内存淘汰策略分类

早期版本的 Redis 有以下 6 种淘汰策略:

  1. noeviction:不淘汰任何数据,当内存不足时,新增操作会报错,Redis 默认内存淘汰策略;
  2. allkeys-lru:淘汰整个键值中最久未使用的键值;
  3. allkeys-random:随机淘汰任意键值;
  4. volatile-lru:淘汰所有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值中最久未使用的键值;
  5. volatile-random:随机淘汰设置了过期时间的任意键值;
  6. volatile-ttl:优先淘汰更早过期的键值。

在 Redis 4.0 版本中又新增了 2 种淘汰策略:

  1. volatile-lfu:淘汰所有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值中,最少使用的键值;
  2. allkeys-lfu:淘汰整个键值中最少使用的键值。

其中 allkeys-xxx 表示从所有的键值中淘汰数据,而 volatile-xxx 表示从设置了过期键的键值中淘汰数据。

修改 Redis 内存淘汰策略

设置内存淘汰策略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需要使用者自己去权衡。

  • 方式一:通过“config set maxmemory-policy 策略”命令设置。它的优点是设置之后立即生效,不需要重启 Redis 服务,缺点是重启 Redis 之后,设置就会失效。
  • 方式二:通过修改 Redis 配置文件修改,设置“maxmemory-policy 策略”,它的优点是重启 Redis 服务后配置不会丢失,缺点是必须重启 Redis 服务,设置才能生效。

内存淘汰算法

从内存淘汰策略分类上,我们可以得知,除了随机删除和不删除之外,主要有两种淘汰算法:LRU 算法LFU 算法

LRU 算法

LRU 全称是 Least Recently Used 译为最近最少使用,是一种常用的页面置换算法,选择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

1. LRU 算法实现

LRU 算法需要基于链表结构,链表中的元素按照操作顺序从前往后排列,最新操作的键会被移动到表头,当需要内存淘汰时,只需要删除链表尾部的元素即可。

2. 近 LRU 算法

Redis 使用的是一种近似 LRU 算法,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节约内存,它的实现方式是给现有的数据结构添加一个额外的字段,用于记录此键值的最后一次访问时间,Redis 内存淘汰时,会使用随机采样的方式来淘汰数据,它是随机取 5 个值(此值可配置),然后淘汰最久没有使用的那个。

3. LRU 算法缺点

LRU 算法有一个缺点,比如说很久没有使用的一个键值,如果最近被访问了一次,那么它就不会被淘汰,即使它是使用次数最少的缓存,那它也不会被淘汰,因此在 Redis 4.0 之后引入了 LFU 算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LFU 算法

LFU 全称是 Least Frequently Used 翻译为最不常用的,最不常用的算法是根据总访问次数来淘汰数据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如果数据过去被访问多次,那么将来被访问的频率也更高”。

LFU 解决了偶尔被访问一次之后,数据就不会被淘汰的问题,相比于 LRU 算法也更合理一些。

在 Redis 中每个对象头中记录着 LFU 的信息,源码如下:

typedef struct redisObject {unsigned type:4;unsigned encoding:4;unsigned lru:LRU_BITS; /* LRU time (relative to global lru_clock) or* LFU data (least significant 8 bits frequency* and most significant 16 bits access time). */int refcount;void *ptr;
} robj;

在 Redis 中 LFU 存储分为两部分,16 bit 的 ldt(last decrement time)和 8 bit 的 logc(logistic counter)。

  1. logc 是用来存储访问频次,8 bit 能表示的最大整数值为 255,它的值越小表示使用频率越低,越容易淘汰;
  2. ldt 是用来存储上一次 logc 的更新时间。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Redis 内存淘汰策略和过期回收策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内存淘汰策略是解决 Redis 运行内存过大的问题的,通过与 maxmemory 比较,决定要不要淘汰数据,根据 maxmemory-policy 参数,决定使用何种淘汰策略,在 Redis 4.0 之后已经有 8 种 淘汰策略了,默认的策略是 noeviction 当内存超出时不淘汰任何键值,只是新增操作会报错。

http://www.lryc.cn/news/137049.html

相关文章:

  • Grafana 安装配置教程
  • 【Linux】临界资源和临界区
  • 拓扑排序Topological sorting/DFS C++应用例题P1113 杂务
  • 基于jenkins构建生成CICD环境
  • 在线图片怎么转换成PDF?在线图片转换成PDF步骤介绍
  • Linux共享库基础及实例
  • java八股文面试[java基础]——final 关键字作用
  • Redis 分布式锁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 ?
  • n5173b是德科技keysight N5173B信号发生器
  • React源码解析18(10)------ 实现多节点的Diff算法
  • Linux指令篇!
  • Vue2学习笔记のVue组件化编程
  • 跨境电商儿童沙画办理EN71测试标准
  • chrome浏览器账号密码输入框自动填充时背景色不变
  • 【ARM】Day9 cortex-A7核I2C实验(采集温湿度)
  • 【Leetcode】移动零
  • 数据结构入门 — 顺序表详解
  • SimpleCG绘图函数(9)--绘制各种线条
  • RISCV 6 RISC-V加载存储指令
  • 木叶飞舞之【机器人ROS2】篇章_第二节、turtlebot3安装
  • 【论文阅读】自动驾驶安全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 标签打印小工具 选择图片打印,按实际尺寸打印。可旋转图片
  • 什么是深拷贝和浅拷贝?
  • 安装docker服务及docker基本操作
  • 【项目经验】:项目中下拉框数据太多造成页面卡顿(二)
  • Prompt本质解密及Evaluation实战(一)
  • linux 在系统已有python2版本下安装python3
  • IO多路转接 ——— select、poll、epoll
  • FPGA原理与结构——FIFO IP核原理学习
  • 【Linux操作系统】Linux中的信号回收:管理子进程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