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浅尝OpenResty

文章目录

  • 1. 写在前面
  • 2. 下载安装openresty
    • 2.1 下载Openresty
    • 2.2 设置nginx启动
  • 3. 嵌入lua脚本
  • 4. 实践
  • 5. 小结

1. 写在前面

当一个域名中衍生出多个服务的时候,如果想要保持对外服务始终是一个域名,则需要通过nginx反向代理来实现。如果在转发的时候需要对具体的规则进行一些逻辑运算的话,则需要通过嵌入lua脚本来实现,而nginx本身是不支持lua功能的,目前可以通过:

  1. nginx + lua module来实现
  2. Openresty来实现

我这里尝试使用Openresty来实现lua脚本嵌入逻辑实现nginx的请求转发。

2. 下载安装openresty

2.1 下载Openresty

下载可以按照官方文档的步骤进行具体的下载:Openresty下载 - 使用虚拟机Centos的话可以直接参照:Openresty-Centos

# add the yum repo:
wget https://openresty.org/package/centos/openresty.repo
sudo mv openresty.repo /etc/yum.repos.d/openresty.repo# update the yum index:
sudo yum check-update# install openresty
sudo yum install -y openresty

完成上面三步就完成了openresty的安装了,此时进入到默认安装路径/usr/local/openresty/bin/可以直接使用./openresty直接启动。

2.2 设置nginx启动

使用openresty启动多少了我们平常使用的nginx有点差异,所以可以通过导入nginx启动的程序到PATH中实现nginx启动。

PATH=/usr/local/openresty/nginx/sbin:$PATH
export PATH

完成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nginx启动了。此时访问localhost可以直接看到openresty的页面。

3. 嵌入lua脚本

我们需要修改/usr/local/openresty/nginx/conf路径下的nginx.conf文件来实现。

server {listen       8088;server_name  localhost;location / {access_by_lua_block {percent = 50if math.random(0,100) > percent thenreturn ngx.exec("@8080")elsereturn ngx.exec("@9090")end}}location @8080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0;add_header Redirect true;}location @9090 {proxy_pass http://127.0.0.1:9090;add_header Redirect true;}
}

上面的lua命令是openresty的lua-nginx-module所支持的,这个命令的含义如下:

Acts as an access phase handler and executes Lua code string specified in { <lua-script } for every request. The Lua code may make API calls and is executed as a new spawned coroutine in an independent global environment (i.e. a sandbox).
充当访问阶段处理器并为每个请求执行{<Lua-script}中指定的Lua代码字符串。Lua代码可以进行API调用,并在独立的全局环境(即沙箱)中作为新的派生协程执行。
简单来说:这个命令就是在请求转发的维护执行,会解析lua,并执行lua中的命令。

lua-nginx-module还支持很多lua的命令,具体可以参照:https://github.com/openresty/lua-nginx-module

上面的lua脚本的含义随机将请求转发到8080和9090,并在response的响应头加上Redirect:true

ngx.exec()这个命令相当于执行API的调用**syntax:** *ngx.exec(uri, args?)*,这里的API可以是具体的路径,也可以是我们配置的location路径,第二个参数为请求的参数。

4. 实践

编写了两个gin的程序,分别监听8080和9090端口。

func main() {engine := gin.Default()engine.GET("/", func(c *gin.Context) {c.JSON(http.StatusOK, gin.H{"code": 0,"msg":  "success","data": "hello world from 8080 port",})})engine.Run(":8080")
}func main() {engine := gin.Default()engine.GET("/", func(c *gin.Context) {c.JSON(http.StatusOK, gin.H{"code": 0,"msg":  "success","data": "hello world from 9090 port",})})engine.Run(":9090")
}

按照脚本的逻辑,请求8088的时候,我们的请求会按照50%的概率分别被转发到8080和9090的服务。
转发到8080
转发到9090

5. 小结

通过对Openresty的简单尝试,发现nginx+lua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多特定的转发逻辑,本次只是针对概率对不同的API进行转发,通过在请求访问nginx的最尾端实现了lua脚本的按概率转发。除了这一个脚本,Openresty的nginx-lua-module还支持很多诸如init_worker_by_lua、content_by_lua_block、set_by_lua_block等一些十分有用的可以嵌入lua脚本的命令。后续如果再遇到一些更复杂的转发特定逻辑,不妨考虑使用一下其他的命令来帮助我们实现。

http://www.lryc.cn/news/136416.html

相关文章:

  • MySQL分页查询慢怎么办
  • mongodb集群
  • 回归预测 | MATLAB实现WOA-BP鲸鱼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多输入单输出回归预测(多指标,多图)
  • 【前端从0开始】JavaSript——循环控制语句
  • 【Elasticsearch】spring-boot-starter-data-elasticsearch的使用以及Elasticsearch集群的连接
  • Python学习笔记_进阶篇(四)_django知识(三)
  • 指针(初阶)
  • Flink内核源码解析--Flink中重要的工作组件和机制
  • Linux 压缩解压(归档管理):tar命令
  • spring boot集成mqtt协议发送和订阅数据
  • 【数据库】详解数据库架构优化思路(两主架构、主从复制、冷热分离)
  • el-table 实现动态表头 静态内容 根据数据显示动态输入框
  • Reids 的整合 Spring Data Redis使用
  • 3D数据转换工具HOOPS Exchange概览
  • 【从零开始的rust web开发之路 一】axum学习使用
  • oracle警告日志\跟踪日志磁盘空间清理
  • 【vue】el-table 数据更新后,刷新表格数据
  • AVL——平衡搜索树
  • TCP通信流程以及一些TCP的相关概念
  • PyTorch学习笔记(十七)——完整的模型验证(测试,demo)套路
  • WPF开篇
  • linux 压缩解压缩
  • centos9 mysql8修改数据库的存储路径
  • 【C++】<Windows编程中消息即事件的处理>
  • 数据库SQL语句使用
  • 从零开始 Spring Cloud 12:Sentinel
  • @Resurce和@Autowired的区别
  • ResNet简介
  • 了解单例模式,工厂模式(简单易懂)
  • 【中危】 Apache NiFi 连接 URL 验证绕过漏洞 (CVE-2023-4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