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pache Doris 2.0.0 特性分析

1、存算分离 所谓存算分离是指查询外表时,使用一种专门做计算的BE节点,但对于存储在BE上的内部表,目前还不能做到存储分离。 doris可以查询外部表,包括: Hive、Iceberg、Hudi、Elasticsearch、JDBC、Paimon 早期版本中,FE通过BE节点查询外部表,并且在BE节点内执行join、sort、agg等计算, 这些BE节点同时也负责doris的内部表的存储和计算, 新版本改造了BE节点,通过修改配置,它可以仅用于查询外表时的计算,内部表数据不会存到它上面, 这种BE称为“计算节点”,而既存储内部表数据又执行计算的BE节点称为“混合节点”。 两者的代码和二进制安装文件是一样的,只是配置不同,在集群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配置方法如下: 修改FE的配置文件: prefer_compute_node_for_external_table=true min_backend_num_for_external_table=3 修改BE配置: be_node_role=computation 然后将这个BE加入集群: ALTER SYSTEM ADD BACKEND "be_ip:be_port"; 可以如此加入多个“计算节点”。

当集群中有充足的计算节点时,当FE查询外表时,执行计划优先下发给“计算节点”,而不发给“混合节点”。

以上就是2.0.0存算分离特性的原理和状态,以下是这一特性的限制和理解上的澄清: 目前访问外部表(无论是否使用存算分离)只支持读取,不能写入。 存算分离的计算节点,只能用于外表的访问和计算,对内部表算子(例如JOIN、AGG、SORT)还不能调度到计算节点执行, 可能以后版本会支持,这个称为“计算外溢”。 SelectDB在apache doris官网上说,2023年10月会上传更成熟的存算分离架构给社区,估计目前的存算分离还不够完善。 查看了一下StarRocks的官网,没有存算分离的文档,只有3.1的release note提了一下。

2、多源数据目录(Multi-Catalog) 这是一种管理外部数据源更好的模型,数据库层级的模型: Catalog -- 可以理解为一个种类型的数据库集群,里面包含多个同一类型的数据库。 Database -- 用于数据管理的隔离,有独立的元数据存储,字符编码、数据存储格式等属性,内部包含schema和table。 Doris的Multi-Catalog可以将外部数据源,映射到一个新的Catalog,并自动读取外部数据源的所有元数据,在本地创建对应的database和表。 例如,hive里有如下数据库: default random ssb100 tpch1 tpch100 tpch1_orc 其中tpch100中有表: customer lineitem nation orders part partsupp region supplier 使用Multi-Catalog特性,不需要为每个hive数据库在Doris创建对应数据库,也不需要为每个hive表创建映射表。 对于Doris支持的数据源(如hive,Elasticsearch),只要创建Catalog并指定连接信息: CREATE CATALOG hive PROPERTIES ( 'type'='hms', 'hive.metastore.uris' = 'thrift://172.21.0.1:7004' ); Doris会自动读取外部数据源的元数据信息,并为每个数据库和表创建映射。 这个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外部数据源的访问,在1.20版本已经具备了这一功能,2.0.0支持更多数据源,并与存算分离结合。

3、冷热分层 冷热分层是指,将表中较早时间导入的数据,保存到对象存储或其它廉价的存储中去,并在doris本地删除, 当需要这些旧数据时,再从对象存储读进来,这个过程对于用户是透明的。 具体的操作是,在创建表时设置一个日期,在这个日期到达时,之前导入的数据,会上传到对象存储,并在本地删除。 也可以建表时设置数据的生命期,从数据导入时开始计算,超过这个生命期的数据会上传到对象存储,并在本地删除。 上面冷热分层的逻辑,也可以只作用于分区数据。

每次数据导入(如执行一个insert、一次stream load),虽然最终存储在segment文件中, 但是也会创建一个对应的Rowset对象,记录了这批数据的导入时间。 冷热分层粒度就是基于Rowset,当到达冷却时间时,会将当前满足条件的Rowset 全部上传到对象存储,并删除本地数据,之后新导入的数据,生成的新Rowset,会在到达冷却时间后也上传到对象存储。

查询时,如果查询的数据是热数据,这些数据仍然存储在BE节点,可以直接返回结果, 如果查询的数据是冷数据,BE会读取对象存储里的数据,在本地恢复,再返回结果。

这一功能非常适用于交易记录、日志的存储和查询。

注意,冷热分层是以导入时间作为数据冷热标准,自动上传冷数据的,对用户是透明的, 不是以用户定义的某个类型为日期的列,用户对于冷热分层的控制是非常有限的。

4、默认使用新的优化器 nereids

5、默认使用新执行器 这种称为pipeline的执行器,将执行计划的执行分为更小的粒度,最大程度的异步化和并行化。

http://www.lryc.cn/news/132207.html

相关文章:

  • 如何做H5性能测试?
  • 【Docker】Docker Desktop配置资源:cpu、内存等(windows环境下)
  • 8.2.tensorRT高级(3)封装系列-内存管理的封装,内存的复用
  • Keepalived入门指南:实现故障转移和负载均衡
  • cuOSD(CUDA On-Screen Display Library)库的学习
  • c++函数指针基本用法
  • Java创建对象的几种方式
  • Docker实战专栏简介
  • 解放数据库,实时数据同步利器:Alibaba Canal
  • 机器学习基础之《分类算法(3)—模型选择与调优》
  • Datawhale Django后端开发入门 TASK03 QuerySet和Instance、APIVIew
  • Python 网页解析中级篇:深入理解BeautifulSoup库
  • IDEA 如何制作代码补丁?IDEA 生成 patch 和使用 patch
  • Redis专题-秒杀
  • C++笔记之std::move和右值引用的关系、以及移动语义
  • ES6自用笔记
  • 【BASH】回顾与知识点梳理(二十九)
  • Docker的Cgroup资源限制
  • AI智能语音机器人的基本业务流程
  • uniapp 上传比较大的视频文件就超时
  • CSS简介
  • 卡方分箱(chi-square)
  • 深入理解 Flutter 图片加载原理
  • 【电子通识】什么是异常分析中的A-B-A方法
  • [Linux] C获取键盘输入值
  • 探索Python编程世界:开启你的代码之旅
  • 金融术语总结
  • Linux驱动开发(Day5)
  • [机器学习]特征工程:主成分分析
  • Python爬虫实战案例——第一例